【摘要】为了解决现代建筑发展中的问题,设计师需要将传统建筑设计应用到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从传统的建筑设计的特点开始,简单介绍了传统设计中的主要设计元素,重点介绍了传统的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具体的应用,为设计者提供现代建筑设计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必要性;现代住宅设计;应用
1、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现代建筑生机被激发。在这种情况下,高新技术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过去老胡同、老街的人流量特别多,这种情怀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对我们思维的影响。随着经济文明、科技文明不断演化融合,传统设计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也在进一步共生,这种现象逐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如若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不再与传统设计元素融合,而是千城一面,这会让原本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城市没有它该有的可识别性,也就让人更为惋惜。换言之,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凝聚了深厚文化的史书,将历代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科学、以书纳入其中。因此,分析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元素特征,探讨将其纳入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具体演绎思路,可为更多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也更具有现实应用意义。
2、传统建筑设计元素中的文化特征
传统设计元素与人文地理、宗教信仰、风俗礼仪息息相关。同时,不同区域环境下,不同种类文化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传统设计元素是建筑行业涉及的重要设计指标,设计师在将其引入现代城市建筑中,主要目的是要表达其自身特征。一般来说,传统设计元素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文化主题性、差异性、体验性三方面内容。
2.1文化差异性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经营理念等方面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建筑群的非凡形象。这种形象很难为其他竞争者所模仿。从已有研究中可以发现,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吸取了不同文化,这种文化有着不同差异特征。从中外建筑文化對比来看,中国主要体现“中庸”、“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思想,而西方主要体现“个人主义”、“崇尚理想”等思想。同理,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下,传统建筑设计元素中的文化差异性比较大。比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南方文化、北方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主题体现了不一样的时代背景、不同地区的文化属性。从这种差异性可以看出,传统建筑设计的差异性造就了鲜明文化主题,形成独具风格的建筑内容。对于个性鲜明的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它能够满足人们不同消费体验和精神享受,避免了大众审美疲劳,带来更多显著性的特征。
2.2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题特性是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本,也是建筑必须选取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值得人们记忆的一种文化属性。目前来看,我国民族众多、地大物博,拥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可为建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资源。设计师只有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别具一格、匠心独运,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从而形成持久吸引力。一般来说,文化主题性主要围绕外观、室内设计、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等内容,为人们提供更加吸引力的内容。其中,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的新旧、中西文化、虚实结合,对主题吸引力影响不大,关键是要有其标志性的品牌调性。另外,传统建筑设计元素中,如果缺乏显著的主题特性,那就谈不上强有力的竞争力,也会让现有建筑设计没有突出优势。因此,建筑必须要有明显的文化主题特性,且这种特性已经渗透到多个方面,从中吸引顾客关注。
2.3文化体验性
一般来说,传统设计元素追求差异,但并不能意味着建筑之间必须形成差异。事实上,建筑设计元素的存在,更多的是给人好的体验。只有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带给顾客良好体验,才是建筑设计元素的本质。不同建筑带给人以不同文化体验、感受。例如,历史文化元素可以让人体会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自然文化属性可以让人体会历史沧桑感;民俗文化建筑能够让人感受区域文化风俗。
3、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住宅设计当中的运用
3.1对传统建筑布局的运用
一般来说,在中国古代的建筑群体当中,人们的住宅特色通常是以户、院、巷、街这一个层次构成。其基本单元就是以堂屋、天井的形式来组合,进而成为人们居住的住宅。在小型的一家一户居住环境当中,其比较常见的就是“梳式”布局系统。在一个寨子或村子当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都具有相似的外观,并且用一条巷子来隔开每一列的距离。而在同一列建筑当中,其建筑则是依次排列好。这样的建筑方式一般在我国寨子或村子里比较常见。因此,在一些城中旧城改造的底层中式住宅项目中,例如泰禾南京院子设计多沿用原村落的肌理,引入更符合现代居住要求的建筑单体,如合院式别墅,形成新的坊、巷关系,打造既集约土地,又满足独门独院的大宅居住体验。
3.2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建筑风格
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因木材的支撑的强度和难度伴随着建筑的高度的增加而成倍增加,而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技术能够达到100m以下建筑物的需求,但是有的地标性的建筑物高度超过了600m。尽管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但最基本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概念是非常接近的。一些传统的建筑甚至比现代建筑的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所以说,现代的建筑设计不只是要和传统的建筑技术互相结合,还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使其更能够满足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
3.3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在中国主要讲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现在的都市人越来越提倡田园般悠闲的生活。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首先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然后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现代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和微调自然环境。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要使用原始的绿色植物或附近的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并避免花费巨资购买不适合当地生态的植物品种,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3.4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增加传统符号的应用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概念中,设计师更多考虑了建筑物本身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前提下,对建筑物的细致设计反映了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因此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出传统建筑的文化观念。
4、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理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虽然整体发展形势比较良好,但是对各种不同类型能源、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环境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与我国当前的节能减排号召背道而驰,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结合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应用到现代建筑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推动现代建筑的稳定发展,而且还可以真正实现节能降耗的根本发展理念。那么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到底是什么?总的概括来说就以下几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虚实相生”。所以接下来本人简单阐明以下几点理念:
4.1以人为本
建造建筑的目的都是为人提供需求,从人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尺度、不同比例的建筑空间。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建筑都是大多数以等级制度为前提的条件下进行从建筑的整体规划布局到单体建筑布局再到空间节点布局,它们每一个节点都会利用空间的大小、高矮等来体现地位的尊卑和主次,所以也因为如此,古人在各种类型建筑的每个空间处理上都做得淋漓尽致。
4.2天人合一
在《考工记》上有这么一句话:“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它说的是建筑不仅仅需选对材料,做工精巧,还必须合乎天时、地气,与自然谐调才称得上是佳作。因天时、就地利,肯定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寻找自己恰当的位置和形态。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风水”研究。用今天的科学来解释,也就是研究建筑布局、朝向等等。
4.3虚实相生
是传统建筑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建筑设计理念,我们都知道建筑设计是一门研究空间如何展现和利用的学科,所以计虚以实就是一种手法。中国自古就有阴阳之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用在建筑上是建筑实体与室外的结合,是墙壁实体部分与虚空间处的对比,是人造与自然的共生。
结语:
现代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步地提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国人民逐渐意识到传统建筑文化当中所独有的魅力以及特色,并且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感到自豪。进而将各种传统建筑设计运用到现代住宅设计当中。以最直接的方式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彰显我国华夏民族的文化魅力。而作者也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與研究,能够促使相关建筑人员能够更好将传统建筑设计融入到现代住宅设计当中。以加深现代人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并有效促进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淑梅,童志文,张洋.传统人居环境中的生态策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三峡文化科研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11):57-60.
[2]许婷.文化背景下的精致与和谐: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校园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2019,26(10):49-50.
[3]刘莉,黄剑霞.岭南建筑元素在现代餐饮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广州大鸽饭(岭南家院)为例[J].工业设计,2019(10):116-117.
[4]赵鹏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20):207.
[5]王韧.论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地产,2019(14):35.
作者简介:
黄琦(1987.01-)男,汉,湖南株洲,工程师,本科,从事工作: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