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稳 袁富贵 郭保生
【摘要】笔者长期对《BIM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发现该课程系统复杂,学生容易把前面所学遗忘,对后续教学造成较大影响。通过多方面对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得出一套有效的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可以应用于教学中,在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在有效的课时中得到更高效益。
【关键词】BIM;族;快捷键;三维控件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BIM为建筑全过程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下集合多种软件协调运作,其中revit软件在该平台下起到主引作用。《BIM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一般以revit软件教学为主。该课程教学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系统庞大,在有限课时中难于完成教学任务。
(2)软件操作复杂,学生难学易忘。
(3)软件操作前后有序,各功能相互衔接紧密,容易造成前面某些步骤不会而影响整体学习进度。
2、問题应对及解决
为应对以上三个问题,拟定三个应对方法:
(1)找出教学主线,找出重点训练内容。
(2)找出最简单操作方法,然后进行补充教学。
(3)找出独立教学训练项目,训练项目有序结合。
2.1 教学主线设计
一般该课程是3学分,48学时,该课程一般教学主线设计如表2-1。
该课程如果每项4学时,共48学时,基本能把软件主要内容学完。
通过对该课程多年教学经验,此课程设计存在弊端是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学生对某环节掌握不好或者因为节假日影响教学进度,会引起后面环节进行。
经过我校该课程教学团队对教学主线设计和研究,制定教学主线,如表2-2。
通过3年教学总结,按教学主线B进行教学,学生接受度高,学生操作速度提高,同时各环节相对独立,对后续学习内容产生影响较少。
2.2 重点训练内容和操作方法训练
按教学主线B进行教学,虽然学生接受度高,但对教师教学素质要求也很高,教师必须找出重点训练内容和掌握revit操作技巧与训练方法。
(1)族建模模块中重点训练内容是门族和窗族。这两个族较常用且有代表性,为以后课程中项目建模开路。
训练内容为参考平面尺寸定位。
(2)项目建模模块中重点训练内容为墙体建模。因为墙体,柱,楼板建模有相似特点,而墙体一般先柱和楼板绘制。
训练方法为快捷键应用。
2.3 操作优化
根据对revit软件操作优化研究,并用于教学:
(1)对快捷键进行优化设置,提高操作效率,通过提高操作速度来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对快捷键组合,减少操作步骤。例如:绘制墙体步骤是点击建筑-墙-编辑类型-复制墙-墙命名。将编辑类型设置为LX,那么键盘输入WALX 和组合键ALT+D即可完成前面4个步骤。学生易学易懂。
(3)通过设置快捷键隐藏图元为HH和重设隐藏图元快捷键为HR控制视图。
2.4 教学训练项目
在命令和练习模块中侧重点在与讲解和设置独立项目练习模块。该练习模块要求练习简单快捷,学生容易记住通过练习快速养成操作习惯。例如:
(1)墙体练习项目中主要练习任务是快速进入墙设置面板。
(2)门窗练习主要练习临时尺寸标注控制定位。
(3)楼梯练习主要是练习参考平面定位楼梯。
通过命令与练习,提高学生项目建模能力。
(4)空调板及空调板护栏练习。主要是提高学生三维控件应用能力。
3、不同教学设计教学结果对比
本次教学分析采用广东白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18级4个班作对比分析,其中用教学主线A和教学主线B各两个班进行教学。并从知识点掌握程度、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和操作衔接程度进行分析。知识点掌握程度是以布置小任务对软件功能掌握程度进行考查;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主要从规定时间对项目完成程度进行考查;操作衔接程度主要是对项目完成过程中无法完成点进行考查。
分析数据如表3-1。
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教学主线B教学设计在软件驾驭能力方面远远高于教学主线A。但在知识点掌握程度上低于教学主线A。从操作衔接程度来看,知识点掌握熟练程度并没有带来更好操作效果。
因此,本课程教学主线B教学设计更侧重于实际应用,更适合该门课教学。
4、 结论和认识
(1)设置出合理教学主线有利于教学进度把控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找出课程重点训练项目有利于学生对软件把控能力提高。
(3)知识点掌握多少并不能左右软件操作流畅性。
(4)设置教学项目可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天工在线等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2018从入门到精通BIM教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5
[2]卫涛等.基于BIM的Revit建筑与结构设计案例教程[M].2017.
[3]刘云平.BIM软件之Revit2018基础操作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5
作者简介:
朱浩稳(1979.10-),男,汉族,广东台山人,硕士研究生,广东白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BIM技术的应用、土的力学性能。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厅2016创新强校项目: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2016KTSCX156) 袁富贵,广东白云学院.
(本文作者单位为广东白云学院,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