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提问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提问尤其能提高课堂效率。当然如何提问,怎么提问也是有讲究的。老师如何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顺利进行。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掌控,偶尔加入一些提问适当的调控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文章就对如何用好的提问来帮助小学生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效率进行深刻探讨。
关键词:高校课堂;提问;数学;学习积极性
用好的提问方才可以助力小学生高效的学习,但是好的提问是需要提问技巧的。老师的提问是要能够和同学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可以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始终如一的听讲。一堂课有几十分钟,学生在听讲时很难一直全神贯注,所以老师需要一些小手段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打开他们的思维模式,开启学生智慧之路的阶梯。好的问题也是一剂好的润滑剂,可以使整个课堂从开始到结束都能够顺利的进行下来,学生也可以在一个轻松欢快的氛围下学习。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 问题设置要精良,抓住关键点
老师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抓住关键点,围绕题材紧贴书本内容。问题设置时教师首先要明确你设置问题时想要考察学生什么,又要让同学们从这个问题中学到什么知识,而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一下就能清晰明了老师设置问题的意图,这样他们在寻求答案时才有跡可循,明确目标方向。老师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的提问题,否则学生会很难理解问题设置的意图,自然也很难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他们无从找起,没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所以说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花些心思,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切合点,切中重点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到“圆的周长”这一章节时,在课堂的一开始可以先引入问题,“小明和小胡两人比赛跑步,小明沿着正方形跑道,跑直道,而小胡选择跑弯道,沿着圆形跑道。那么两人若以同样的速度跑,谁会先跑到终点呢?”借此一问,让学生主动思考,探讨这一章节的内容“圆的周长”这一问题切中了中心,围绕课堂主题计算圆的周长。通过提问的形式,他们一定会开始思考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应该如何运算,通过小问题的形式开启课堂主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思考探索。
二、 反复推敲问题,设置要清楚具体
问题设置前老师要反复推敲,这个问题是否可行,是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问题表达的是否清楚具体,他们是否可以读懂接受。老师需要反复推敲,一一地考虑这些问题,毕竟只有让学生读懂,而且有学习价值,那么这个问题的设置才有存在的意义。否则问题超纲了,同学们肯定回答不上来,那么这个问题也就没有回答的意义了。教师在设置时可以注意几点。第一,切记不要长篇大论,可以做简单的铺垫,但是篇幅不要太长,直抒胸臆简单明确。第二,切忌模棱两可,既然是让学生回答问题,那么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理解问题表达的含义,知道要回答问题的方向,否则同学们连问题的目标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那还谈什么回答问题,找到答案呢!第三,对于较难的问题老师可以分层设疑,把问题一点一点的简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慢慢来,化难为易。
例如,一个计算题它包含了加减乘除以及运算定律,同学们刚接触这样的计算题可能一下答不上来,这时老师可以帮他们化简一下。先带领他们回顾运算定律的内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计算题中运用了哪一种运算定律。然后在运算时遇到加减乘除在一起的计算题,同学们要先运算哪一部分。如此把问题拆分开来,帮助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出问题答案。
三、 注意提问的方式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也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在以往的教学提问方式中,教师们就是直奔主题,直接明了的问学生,不加一点的铺垫和点缀。学生在面对这样的学习方式可想而知,尤其还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一定会对这样刻板严肃的教学方式产生厌烦。小学生都还是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而且过于单板的内容他们丝毫不会产生兴趣,只会越来越厌烦。所以老师在面对小学生时要考虑到他们的感受,根据他们的喜好进行提问。
例如,老师在教学生加与减时,可以引用有趣生动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点燃学习兴趣。好比如,让他们计算十六加十九等于多少时,老师可以这样转述“王奶奶的后院养了许多鸭子和公鸡,一天王奶奶想要卖掉所养的公鸡和鸭子,但是要先计算它们的总数,那么你们可以帮王奶奶计算吗?”通过聊天问答的形式,再加上生动的画面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便可以投入到学习当中了。小学生都喜欢有趣生动的画面,如果过于直板,他们反而不会专心于学习,老师可以利用他们天性,多引用一些有趣的话题,再结合我们所讲内容,如此一来必定会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四、 问题的设置
(一)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问题的设置要彰显一定的水平,对学生来说既要具有挑战性,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要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老师设置问题是想要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所以设置问题时要紧贴教材内容,也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试着让学生突破一下自我。不仅如此,问题的设置还要具有存在价值,能够帮助到学生具有启发性。
在提问时老师要避免随心所欲,胡乱的提问,打破课堂节奏,切忌不要急功近利,追求一时效果而不注重质量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是否符合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否对于同学们有所帮助,它是否有存在提问的价值等等。不要浪费每一个问题,也不要浪费课堂时间,要充分发挥好每一个问题的价值,也不要虚度课堂上的一分一秒。
(二)问题的设置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老师一味的秉承传统的教育观念,用单板的问题,严肃的提问方式,那么会使得课堂氛围变得生硬无趣,学生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的教育模式下,很快便会失去学习兴趣。求其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本就偏向思维和逻辑化,学生在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如果老师的教育模式还是那么传统无趣,学生就更加不愿意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不上去。所以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应用先进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点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到“年、月、日”这一章节时,在课堂的一开始可以先通过有趣的话题引入这一章节的内容。比如老师可以采用打谜语的方式说道:有一物生来很稀奇,它穿着三百件衣服,但是每天都会有人为他脱去一件衣服,而且到了年底就剩下一张皮了。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通过有趣的提问引入这一章节的主题。
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很重的年纪,而且也有很强的求知欲,所以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主动思考探索,这也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在课堂中,老师也可以时不时的进行一些提问,当然这些提问要讲究技巧性,不要盲目机械性的提问,老师的提问方式可以是充满趣味性,或是和同学们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比如说,“我们国家举办的奥运会是哪一年,那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同学们是哪一年出生的,你们是出生在闰年还是平年?”诸如这一类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不要那么拘束,一拘束了便容易局限學生的思考,大大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问题的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它比较偏于抽象化和逻辑化,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如何才能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一样,所以老师也要注意有层次性的提问。学生的成绩有高有低,理解能力也有强弱之分,老师要根据各班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对于问题的设置可以由易到难,务必要考虑到每一位同学。这就需要考验老师的教学水平了,是否能够合理的划分问题层次,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区别对待。
好比如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老师可以简单明了地直接提问,少一些弯弯绕绕。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则可以稍微转化一下提问的方式。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加深所提问题的深度。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老师要学会区别对待,不要为了减少麻烦就一概而论,那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成绩差的学生因为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不是自暴自弃,就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成绩提升不上去。成绩好的学生,一直以来就是平稳的学习,没有任何突破和挑战,虽然不会退步但也很难取得更高的突破。
五、 课堂提问要以贴近学生为原则
老师的提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若是能够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那么老师的教学当会事半功倍。俗话说,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将学习当作兴趣来做的话,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有不小的进步。所以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思考。学习若是能够充满了乐趣,相信学生会有很大的突破。
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好的提问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老师的问题设置要精良,能够精确的抓住重点内容,言简意赅却能抓住中心。若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老师就需要对每个问题进行反复推敲,问题的设置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帮助到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到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设置。提问时老师要知道你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他们沟通交流,这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问题的设置有三点,第一是要具有挑战性,能够启发到学生。第二是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去学习探究。第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三点必不可缺。
参考文献:
[1]马春燕.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29).
[2]吴从威.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
作者简介:
汪慰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