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平 庞毅
(一)中国现代建设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的演化
1.中国现代化建设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求强求富、民主革命的自然延续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自然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从封建专制社会的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而国家则濒临灭亡的边缘。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性任务,首先是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然后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维护皇权专制统治,由晚清政府的洋务派所主导的时间跨度达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先后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在“师夷制夷”和“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引进了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
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导致北洋水师(海军)全军覆没、中国战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了,所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中华民族遭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使得中国的近代化建设进程停滞甚至倒退。
孙中山先生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其在1911年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中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人民并没有获得解放、中华民族也没有取得独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非常缓慢。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以武装斗争形式为主的斗争以后,终于取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步入新的轨道。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生产显著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探索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各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作出了将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安排,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使國民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GDP,下同)(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同时,也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初步设想。
党的十五大报告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对中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指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为了实现“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布局,并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通过实施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与艰苦奋斗,21世纪以来,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实质,是社会文明基础从传统农业文化向现代工商业文化的转型
从人类历史的时间长河来看,根据人类生产技术形态划分,人类文明可分为渔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商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大约公元前5000年开始进入农耕文明,欧洲的古希腊则在公元前800年就进入古典工商文明。
(1)传统农业文化。
农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文化是指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所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具体内容可进一步划分为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更为重要的是,与上述农业文化基石密不可分而形成的一整套社会文明体系。无论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军事、教育、思想、艺术、习俗、科技、语言等文化的各个维度与层面,无不浸润着自然的律动、泥土的气息、一亩三分地的情怀、田园的乐趣和春华秋实的喜悦。而狭义的农业文化则是指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科学认识等。
本书所称的农业文化是指广义的农业文化,按照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划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时期。人们常将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
(2)现代工商业文化。
工商业文化是指在工业和商业的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与工业和商业相关的所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工商业文明是从欧洲古代希腊时期开始的一种文明类型,是商人在长期贸易积累中产生的一种适应商业贸易、手工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制度、思想观念等的文化集合。工商业文明以工商业为主业,专司转运、贸易等经济活动,换取生活必需品。工商业文明从希腊时期起,经历了爱琴文明、罗马文明、中世纪文明以及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四个时期。工商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水平最重要的阶梯。
近现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广泛兴起后,经过商业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的、半停滯的、地方性的、非营利的经济体制。彼时所谓的工业,其实首先就是商业化、市场化的,所以往往工商并称,工商不分。虽然狭义的商业或许并不包含加工工业,但凡是工业必然自身的前提就是商业,因为它生产加工的产品专门就是用来卖的。
现代工商业文化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天翻地覆的,无论是产业、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是公司、跨国集团、非政府组织,抑或是政府监管、国际组织,以及交易投资规则、管理方式方法、技术革命支撑等。以此为现代工商业文明基础并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艺术表现、科学技术、新闻传播制度、民族宗教制度、军事外交制度等,也完全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中国现代化的转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大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商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从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中国全体人民进入小康社会水平;从全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很不平衡状态,发展到逐步缩小差距、达到基本平衡状态;从封闭、半封闭转变为全面开放;从人治、专制、特权社会逐步转变为法治、民主、开放社会;并逐步缩小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而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实质,则是社会文明基础从传统农业文化向现代工商业文化的转型。因为现代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现代工商业组织,是依赖商业规则和市场规则来运行的,否定或者忽视这个规则,便无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收益和延续。现代工商业活动是现代人类维持生存和谋求发展的文明基础,是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基石和支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