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仅用40个字,便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秀美风光和山间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在诗歌之美中,最重要也最难欣赏的是意境美。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因此,对诗歌意境的欣赏应当是我们诗歌教学的重点。
《山居秋暝》中的景物描写主要在颔联和颈联中。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尽管也有景物描写,但它重在介绍时间、地点和人物。其中“空山”一词点明了全诗景物的特点,也是全诗意境的点睛之笔,在诗歌欣赏中却极容易被忽视。颈联、颔联的景物都是围绕“空”字展开的。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十个字就描写了四种景物,即:“明月”“松”“清泉”“石”。这四种景物也是诗的四个意象,它们的排列是很有深意的。我们可以把这四个意象重新排列组合,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如“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或“松间照明月,石上流清泉”,这样一来,看起来好像也很通顺,意境也没有什么变化,但原诗中强调的是“照”和“流”,此时却变为强调“松间”和“石上”,那原诗中一静一动的对比就没有了。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十个字也描写了四种景物,即:“竹”“浣女”“莲”“渔舟”。它也可以有另外三种不同的排列:第一種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第二种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第三种是“浣女竹喧归,渔舟莲动下”。与原诗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第二、三种把浣女和渔舟放在前面,似乎也未尝不可,但却缺少了那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此外,看到了“浣女”,给人以“空山”不“空”之感,先“莲动”,再见到“渔舟”,则体现了“渔舟”移动的无声,达到了以动衬静的效果。
总之,这八种景物不仅排列有序,而且紧紧扣住了“空”和“静”两个字:“明月”“松间”空空如也,“竹喧”才知有“浣女”,而“浣女”始终不出现,起到了有人也“空”的效果。“清泉”流淌,以有声衬无声,先看到“莲动”才见到“渔舟”,才知静到了极处。
把握诗歌意境,最困难之处在于不同的人对景物有不同的爱好。而意境是诗人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作为欣赏者,应当抛开自己的主观情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诗中的情感,也就是把意境上升到情境。
王维个人喜爱佛教,佛学修为很深,政治上屡遭挫折,一生几度隐居,他通过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尤其是中后期写过许多佛教意味很浓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佛”。“空”和“静”二字,正符合佛教所推崇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的境界,也与作者隐居时的心境相合。因此,王维在最后写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