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多主体协同机制

2020-01-11 01:10周红志郝文清董阜平
文教资料 2020年25期
关键词:应用型协同主体

周红志 郝文清 董阜平

摘   要: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多主体协同模式,通过分析当前地方高校教育体制缺陷,从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科研工作、创新创业等维度,构建地方高校多主体协同的综合性、探索性、创新性教育体系框架,提出以基础实验、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理念,为促进地方高校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性依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多主体协同机制

一、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涉及的内容包含课程设置、政策导向、主体协调等,人才培养的多主体协同进行全局性的产业化变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协同理论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工作中,尤其是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从系统学角度来说,多主体协同机制仍然存在一些发展弊端。因此,人才培养应切实围绕综合型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下,集地方高校、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于一体的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

二、协同理论相关概述

协同理论也被称为协同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科研究中后形成的一种新学科,是系统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协同理论的提出者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物理学家哈肯,从协同概念逐渐发展为协同理论。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协同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指在复杂的、开放性、数量较多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产生的集体或整体效应。在不同自然系统或者社会系统中,都会产生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的内驱力是系统内有序结构之间的矛盾力,协同效应反映的是系统自组织现象。二是伺服原理。伺服原理简单概括是快变量对慢变量的服从,从全局角度掌握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三是自组织原理。相对于他组织而言,自组织在没有外部系统指令的前提下,子系统之间依然能够按照某种既定的规则完成结构或某种功能。

现阶段,协同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改革的实验教育中,有些已取得成功经验,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教育领域已经证实学生协同、教师协同、产教协同、师生协同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但是存在一个明显的教学弊端,即从系统学角度来说,高校人才教育模式较为单一,课程设置不能切实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人才培养途径层次来讲,不能将社会经济发展与高校课程体系及相关学科内容进行结合,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程度不突出等。从社会参与性角度来说,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实习基地等相互协调,突出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在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必要对教育协同和教学体制进行深度研究。

三、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教育意义

(一)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含义

协同人才培养建立在不同主体之间的生产要素和创新创业资源,有效调动和整合各主体之间的优势资源和信息共享,展开深层次的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多主体的知识与技术创新,避免单一主体产生的教学弊端,多主体协同实现某一既定目标,主体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牵制。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主体多为教育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等,不同主体之间通过信息和资源共享,在高校课程设置、教育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上各取主体所长,不同主体的资源融合依据现代化教育理念,探索改革多主体协同教育机制。

(二)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进高校外部资源,优化配置校内学科建设,让企业实际生产内容走进校园课程建设中,并逐渐融入实验操作和实训教学,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教学任务、教学方式和课程计划改革,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就能接触企业实际工作技能,自主解决问题。这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协同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多主体协同教学模式的开展,力求培养符合市场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企业与高校开展协同合作,高校教育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现状和企业人才需求,以市场行业发展方向为导向,并与科研或实验机构建立协同关系,培养学术和专业领域的科技研发人才。

(三)多主体协同育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校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指导方針和人才发展战略,是推动社会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各地区响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号召,立足于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改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让市场、企业和研究结构等主体的高技能与高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有效对接,为全面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是国家开展战略化发展的人才基础保障,也是促进文化、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切实满足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需求。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是符合国家发展要求、战略部署、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进一步加强多主体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应用型教学的需求保障

应用型高校教育立足于市场发展需求和人才培育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社会产业的发展变革,并与时俱进地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社会实践评价,构建以“协同育人”为主线的高质量教学培养体系,是应对市场人才供需矛盾的关键。高校应用教学实践切实加强协同精神的教育启发,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包括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产教学基地及人才培养环境等必备因素。应用型高校教育应切实增加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水平。由于各地区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充,师资力量在专业结构建设、学历结构、社会从业经验和能力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发展滞缓现象,有些地区高校师生比例失衡。在“双师型”应用实践中,教师发展情况愈加严重,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应用型教育需求。对此,培养教师的协同育人精神,将“讲师型”和“工程师型”创新协同管理,可以有效弥补单一模式发展的不足。

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多主体协同机制的发展矛盾

(一)利益协同的矛盾

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需要借助外部主体的利益共享,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形成协同育人格局,达到“1+1>2”的效果。对此,地方高校创立的多主体协同育人中心,以及产生的利益分享机制在理论上应满足不同主体间的利益需求,调动各主体的能动性。就地方高校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性质而言,创立的协同育人中心主体分别为个体和组织。组织主体的主要参与者是高校、二级学院、校外企业、实验中心、科研机构等,个体组织的主要参与者是参与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的个人。但是,地方高校人才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创立的协同创新中心过于关注利益分享,造成多主体之间存在利益诉求差异,利益分配的局限性多体现在项目研究经费的用途分配上,多主体的“第一利益”无法实现公平满足。利益分配中未体现不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与此同时,从组织协同组织的主体来看,协同机制常出现“各自为营”的问题,参与主体缺少必要的协作交流和信息交互,未充分建立或使用信息共享平台。

(二)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传统高校人才管理过于强调权威控制力,相比较而言,理性分权、主体协调发展的治理模式如何使主体间自觉行动已成为协同机制顺利展开的重要环节。国家将“治理”定位在高校开展多主体创新协同管理的行动原则。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多主体协同育人管理明显存在集权现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主体高校在进行最高执行和决策时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其次,多主体协同创新管理中心的高层管理牵制次级高校管理,对协同创新的其他管理者或发言者有最高控制权力。最后,协同主体的其他参与方的管理或执行权力存在虚化现象,例如存在“挂名单位”,缺少设计参与力度等。

(三)协同创新产品的单一化

根据《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多主体协同创建创新中心的目标集中体现在聚集多高校的学科和教学功能优势,联合校园外部力量,有效配置各要素资源,共同发挥多主体的协同优势,进而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和创新技能型人才,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但是,在此项目标的落实过程中,避免不了多方主体协同开展创新中的单一“输出”现象,具体表现在技术创新创造、人才咨询服务、技术成果转移等理论应用成果,而非纯理论成果,例如课题奖项、高级发表论文等。另外,人才培养效能较低。有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弊端,应用型的创新创造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方向。与实际结果相反的是,在多主体协同机制中,多数教师将本科或专科学生视为“劳动力”,并非智力上的“助手”。因此,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效能与预期目标有差异性。

五、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多主体协同机制的构建

(一)确定目标边界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多主体协同机制应切实围绕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按照市场人才不同的层次需求,围绕协同创新创业为教育导向,注重教育格局的协同性、开放性和耦合性,深入贯彻国家人才战略目标。人才培养的开放机制是指整合人才培养发展要素,建立多主体协同的,“互利共赢,多项合作”的协同育人平台;开放性是指在协同育人机制的架构上,主体力量不局限于某单一主体,逐渐融合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耦合性是指利用资源和主体之间的创新互动,以共享教育资源为依托,构建新教育机制,丰富多主体协同的教育途径。在各主体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过程中,应重点剖析各主体、各部门、各元素之间的系统协调性,并通过内在机制切实实现新功能和新结构的转化,确定和划分目标层次。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多主体协调机制的总体目标应围绕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多方互利共赢、创新协同的人才培养动力机制,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多主体目标的协同匹配

多主体协同机制的参与主体多以地方高校为轴心,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教育机构等参与方为辅助协同。在多主体参与过程中,主体之间首先要确定统一的合作目标,在合作主体之间寻找契合的培养点,建立完整的协同机制,通过灵活的育人方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但是多主体协同机制不能自发实现,需要借助地方政府推行的制度,从各层次宏观调控和引导,促进协同机制与政策导向之间的良性循环。在多主体协同机制中应注意三方面制约因素:一是主体目标的一致性,确保多主体协同作用产生的效益大于单独主体的行动效益;二是协同主体对社会环境变化有较强的主动适应性和反应性;三是协同主体的创新创造能力与社会发展同步。

(三)多主体协同育人的目标化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多主体协同机制目标定位在为社会、国家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涵盖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多主体协同共同实现育人教学目标,重点突出主体间的层次性、互动性和广泛性,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协同主体的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受教育主体的知识创新能力,既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站在企业主体角度,企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將所学理论知识创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的产教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化的技术操作和岗位技能发展空间,完善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强化专业业务能力。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支持高校进行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引进新课程资源,调整实践性强的课程,将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突破传统教育格局,将高校课程内容综合调整为开放性、共享性的课程框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结语

为适应社会发展而采取的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通过多主体协同创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地域文化、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云朋,于光许,张富宇.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6,33(06):101-104.

[2]常玉苗.地方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多主体协同创新——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32(06):115-118.

[3]曹如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多重矛盾及其化解[J].高教探索,2017(04):11-15.

[4]史友进,张英健,洪林.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协同互动机制构建[J].高教论坛,2018(06):114-117.

[5]顾云海,刘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09):63-6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重大项目(2018jyxm1380、2016jyxm0774);校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8FXJT 02);校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8FXJY03);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7jyxm0923)。

猜你喜欢
应用型协同主体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协同进化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