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747300)
双腔吸虫病是牛羊寄生虫病之一,兽医人员要重点关注对双腔吸虫病,对双腔吸虫病的特征及症状做明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解决策略,以此推进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得知,就当前阶段来看,双腔吸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东方双腔吸虫,另一种是矛形双腔吸虫,以下简要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双腔吸虫的病原进行分析。
1.1 矛形双腔吸虫
矛形双腔吸虫也可以称其为或称矛形复腔吸虫,它的虫体呈现一种扁平透明状,像一个刚刚提取出的新鲜标本,虫体内部的器官能够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虫体的表面皮肤较为光滑,前端较为尖细,后端较钝,一般情况下,虫体长度在5-15mm 之间,虫体宽度在1.5-2.5mm,一般情况下,虫体的腹吸盘要大于口吸盘,有两个近似圆形的睾丸,从不同位置列于腹吸盘之后,由于双腔吸虫的虫体较窄,最大宽度一般位于虫体中部位置,矛形双腔吸虫与东方双腔吸虫区别较大地方在于其雄茎囊较长,其其后端能够达到腹吸盘中部的水平处,虫卵一般呈现椭圆形,卵壳较厚,两侧呈现不对称,此外在胚胎内的蝴呈瓜籽形、具三角形神经团、体后半部有两个圆形状颗粒细匀的排泄囊泡。
1.2 东方双腔吸虫
东方双腔吸虫的新鲜虫体一般呈现棕色,其固定的标本以灰白色出现,能够分辨出明显的头锥和肩,东方双腔吸虫的外形较小,与肝片吸虫差不多大小,其虫体的最大宽度位于虫体中央的前端,体长在6-7mm,东方双腔吸虫的口吸盘小于腹吸盘,其睾丸紧靠在腹吸盘后缘,近似长圆形,左右列,外观不规则,此外,东方双腔吸虫的雄茎囊较短,其后端一般不达到腹吸盘前缘,卵黄腺起始于攀丸中部的水平处[1]。
矛形双腔吸虫的分布范围较广,在甘肃省的各省各县区均有分布,其感染的群体也较多,像绵羊、山羊、黄牛耗牛以及骆驼等,而家畜的感染情况大致呈现西多东少的趋向,河西地区的感染率较低,河东地区的感染率较高,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得知,双腔吸虫在甘肃省不仅分布广泛,而且感染范围与强度略高于其他地区,此外,受到侵害的家畜种类较多,综合看来,双腔吸虫的存在对甘肃省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感染双腔吸虫初期其症状不显,感染严重后期,肉眼可见的症状主要有消瘦、水肿以及消化紊乱等明显的症状,此外,双腔吸虫并的多发季节主要是冬季和春季,由于该季节的气候不稳定,加之缺乏饲料等不良条件,致使牛羊感染双腔吸虫使得机率大大增加,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牛羊出现大面积死亡。 另外,专业人员在对其进行剖检时发现,牛羊的胆管内有大量虫体的存在,进而引发胆管壁增厚,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变以及输胆管扩张等情况。
通过多次的治疗实践得出结论,治疗双腔吸虫病症的有效方法是采用中药配方,一般是苏木20g、贯众 15g、厚朴 15g、槟榔 30g、木通 18g、泽泻12g、豆蔻12g、龙胆草 30g,其基本的药材配备齐全后,用水煎服取其中的汁,但要注意牛羊的用量不同,一般情况下,将煎好的药液让牛一次性服下,而羊只需要1/3 或1/6 的用量。 亦或是鸦胆子30g、大茶药100g、生姜60g,采用同样的方法,让羊一次性服下。
由于牛羊双腔吸虫病发生的成因多样,比较复杂,有针对性的诊疗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兽医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性的诊疗控制,及时采用中药配方治愈牛羊双腔吸虫病,避免向更糟的情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