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熠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畜牧兽医站,7430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感染后对养猪业危害严重,人感染后发生类丹毒,威胁人体的健康。 虽然随着抗生素、疫苗的广泛应用,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降低,但是由于养猪场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猪丹毒的发生。
2019 年3月以来,在我市一些养猪场出现了妊娠母猪和3-6月龄的生长猪发病的现象,体温升高,有的甚至高达42 ℃左右。大多数的病猪没有食欲,精神不佳。 在我市某猪场母猪发病率为4%,肉猪发病率为43%;还有的养猪场肉猪发病率为51%,死亡率达到29%。 发病最严重的是一个养猪场出现母猪陆续死亡的情况,其中连续4晚,每晚突然死亡十几头,非常让人痛心。
猪丹毒杆菌是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一种革兰氏阳性小杆菌,该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在干燥、阳光照射、火熏等条件下都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该菌耐酸性,猪胃内的酸度不会将其杀死。 来苏水、福尔马林、火碱溶液等消毒药对该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猪丹毒杆菌最易感染2-6月龄的仔猪,主要的传染源就是发病猪和带菌猪,它们通过粪尿、呕吐物等排出病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健康猪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发病。 还可以通过蚊蝇、吸血昆虫、皮肤的伤口等感染。 随着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加强,现在很少发生此病,但是在条件差的养猪场,尤以是散养、小规模的养殖场,由于不注重生物安全措施,生猪饲养环境差,发病率还很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猪丹毒多散发,疫情严重的时候呈地方性流行。 炎热季节发病率高,冬春寒冷的季节发病率要低一些[1]。
猪丹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 有的可能会短则1天,有的可长达7天。 发病猪表现的病状也有很大的差异,根据病情程度可以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四种。
最急性型:多发生在流行的初期,常没有出现任何的症状,就于第二天的早晨发现死在猪舍内,病死猪全身的皮肤发绀。 紧接着,会有数头猪相继感染死亡。
急性败血型:这种类型最为常见,发病的初期,体温升高达42-43℃,稽留不退,离群独卧。眼结膜充血,食欲降低,粪便干结附有粘液,后期常出现腹泻症状。 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增速。 有的病猪的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者紫红色的斑块,尤其耳部、颈、背部多见。 病程可以持续3-4天,病死率高达80%。
亚急性型:此类型症状较轻,皮肤上有典型的疹块,俗称“大火印”。 疹块的形状多为方形、菱形、圆形,多出现在胸、腹、背、肩和四肢部位。 疹块初期充血,用手指按压褪色,后期就出现淤血,呈蓝紫色,用手指按压不会褪色。 病猪出现疹块以后,体温开始下降,病情逐渐好转,有的可以自行康复。 病程较长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坏死,呈革样痂皮。 妊娠母猪感染后,多出现流产。
慢性型:此类型多由急性转变而来,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
结合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在诊断过程中还要和急性猪瘟、急性猪肺疫等相区别,以免混淆,贻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确诊还需要做病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查等。
5.1 青霉素治疗 青霉素治疗猪丹毒有特效,土霉素、四环素对治疗猪丹毒也有显著的疗效。 对于急性猪丹毒,可以采用大剂量的青霉素进行肌肉注射,如可以用1 万IU/kg·bw,每天注射两次,中间间隔12h,症状缓解、有可食欲以后,在持续治疗2-3天,可以恢复健康。
5.2 皂浴疗法 先用温水清洗病猪身上的污秽,然后用新鲜的肥皂涂擦,然后再用软刷子用力刷洗皮肤,直到病猪的全身发红,体表形成肥皂泡沫为止,等到泡沫干燥后,再刷洗两遍,每天治疗3 次。体温下降后,可以不再皂浴。治疗期间,猪舍要清洁、干燥,保持安静。 治疗3-5天内,病猪不能淋雨,并且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护理。 这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和亚急性猪丹毒有较好的疗效。
5.3 中药治疗 可以用黄连 10g、 黄芩6g、 大黄20g、栀子 16g、连翘 16g、银花 20g、黄柏 15g、牛蒡子 25g、大青叶 30g、丹皮 16g、野菊花 15g、胆草16g、豆蔻 13g、甘草 10g,水煎,分两次服用,每天1 剂,连用 2天[2]。
近些年,由于当地对于猪丹毒的防控不够重视,没有严格进行免疫接种,还有的小型养猪场卫生条件差,甚至用饭店的泔水饲喂生猪,这都成为猪丹毒流行的诱因。 预防此病的关键就是做好疫苗免疫,加强卫生消毒措施,规范引种程序,严禁从发病的猪场引进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