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祥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100)
牛关节扭伤是关节韧带、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组织等受到外力作用,或体位突然改变而引起的非开放性损伤。 其主要特征是受伤关节肿胀、发热疼痛,受伤牛只关节活动受限或姿态异常。 本病多发生于球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等处。 在农村该病较为常见,尤其使役牛活运动量大,极易发生此病,文中就该病的中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印发该病主要因为运动场泥泞或路滑不平,导致牛发生失足滑跌、摔倒或是闪扭而致。 也有因误踏深坑、蹦跳闪扭而致病的。
一般共同症状是受伤后出现一定程度的跛行,患病关节运动异常,疼痛怕动。 触诊患处有发热、肿胀以及疼痛表现,牛只在运动时疼痛更明显。
2.1 球节扭伤
轻者,患处肿、痛较轻,出现轻度肢跛,患肢不敢着地;重者则出现球节屈曲,运步时跛行较为明显,触摸局部,疼痛剧烈,肿胀较为明显。
2.2 肩关节扭伤
可见患部肿胀,严重的可见肩关节轮廓出现改变,触诊患处有热痛反应。
2.3 膝关节扭挫
患牛后肢悬垂或以蹄尖着地,触诊膝关节侧韧带、股胫关节内侧韧带有显著肿痛。 重者可发生关节腔积液,有明显肿胀及波动感。
2.4 髋关节扭伤
站立时,患肢膝、趾关节屈曲,运动迟缓,患肢外展,摆臂,卧下后起立困难,站立不稳,触压惠处有疼痛反应。 若荐骨下降,髋骨突出,则表明镜关节脱位。
依据症状,结合局部触诊,可确定患病部位,依特征找出病变即可确诊。
4.1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药物:5%~10%当归注射液,40%延胡索注射液,按封闭疗法进行。 转为慢性时,可涂擦刺激剂413 合剂,也可进行烧烙或涂敷扭伤散:桃仁、杏仁、红花、栀子各等份,共研细末,白酒或醋调敷,1~2天 1 次。
4.2 内服验方
4.2.1 乳香、自然铜、生姜、川断、红花、土鳖虫各50g,延胡索、桂枝各75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内服。
4.2.2 当归、乳香、没药、土鳖虫、自然铜、地龙、大黄、血曷、南星各 25g,红花、骨碎补各 20g,甘草30g,共研细末,加黄酒250ml 为引,开水冲调,内服。
加减:前肢痛,加桂枝、桔梗、川断各25g,后肢痛,加杜仲、巴戟天、牛膝各25g。
4.2.3 红花 35g,茜草根 40g,土鳖虫 15g,煎汁适量,加酒40ml,一次内服。 治关节扭伤日久,肿胀疼痛。
4.2.4 青嫩松球 20 个,秦艽 50g,辣蓼 150g,共同切细捣烂,煎汁适量,大牛每天1 次内服。 药渣醋炒熨患部,每次熨20.分钟。 治关节扭伤日久。
4.2.5 生卷柏 40g,土鳖虫 20g,松香 35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大牛每天1 剂,连服10天。 治关节扭伤日久。
4.2.6 当归、川芎、乳香、没药、骨碎朴、延胡索、杜仲、牛膝、川断、土鳖虫各 25~30g,赤药、红花、血曷、伸筋草各 30~40g,共研细末。 开水冲,加黄酒250ml 为引,内服。 适用于腰胯部扭伤。
4.3 外敷验方
4.3.1 旋覆花根3 份,鲜车前草 2 份,鲜骨碎补1分,共捣烂如泥加白酒适量,贴患处,每天换药2次。
4.3.2 松叶尾尖 5 份,凤仙花叶 3 份,茜草 1 份,加酒适量捣烂,敷患部,每天1~2 次。
4.3.3 韭菜250g,冰片适量。 先将韭菜捣烂,边捣边加冰片,使成泥状,然后敷于扭伤的球关节部,再用绷带缠紧,每天或隔天换药1 次。
4.3.4 栀子 50g,大黄 50g,生姜 100g。将栀子、大黄研末,生姜捣烂,混合调成糊状,涂肿胀处。 再用纱布包扎,每天用白酒淋在纱布上,防止药物干燥,亦可加鸡蛋清或面粉作黏胶剂涂患处。 适于四肢下部关节扭伤、肿痛。
4.3.5 生蒜头1 份,蓖麻子2 份,共捣烂敷患处,每天早、晚各1 次,敷药前先用生姜适量煎汁,洗净患部。 治关节扭伤日久,局部坚硬疼痛,活动不灵。
4.3.6 黄土 16 份,食盐 1 份,醋 4 份,净凉水适量,捣烂涂患部。 治关节扭伤肿疼。
4.3.7 酒糟 10 份,食盐 1 份,混合晒干研末,童便调服患处,每天1 次。 治球关节或筋骨扭伤,慢性疼痛。
4.3.8 癞蛤蟆、生石灰各适量,共同捣烂后晒干研末,童便调敷患部,每天换药1 次,绷带包扎。 治关节扭伤日久,发生软肿(浆液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