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甘肃省临泽县倪家营镇畜牧兽医站,734201)
牛前胃病主要包括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病牛常见的症状表现有摄食量减少,严重时废食,反刍减少或停止、胃蠕动音减缩或消失等[1]。 笔者近些年采用当归苁蓉汤治疗125 头前胃病病牛,治愈115 例,治愈率达到了92.0%。 这提示本中药汤剂治疗前胃病,疗效确切,有一定推广价值。
1.1 慢性瘤胃积食 经常是因为进食大量难消化的饲草,或过度食用麦类与面类等精料,造成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胃体蠕动能力降低,同时诱发幽门肌挛缩,以致草料停滞于胃中,发病。 精神萎靡、被毛蓬乱、形体消瘦,反刍过程力量不足或暂停、食欲减退或废食;触诊胃体内容物有面团感,积压后留有印痕;口周颜色呈淡红或淡白色,舌体与嘴唇偏红,唾液粘稠润滑;接受鼻镜检查后无汗或汗不成珠,粪便干燥且量少。
1.2 虚弱型前胃弛缓 长期饲喂柔软饲料或提供营养不足但刺激性偏强的饲料,饲料类型单一,诱发中枢与植物神经紊乱,进而导致前胃机能异常,最终造成其收缩能力降低,蠕动频次减少,以致饲料于前胃中无法正常进行混合、分解、消化及移位活动。 精神萎靡、行动无力、反刍减弱或暂停、摄食量减少或废食、胃内空虚、舌体虚软、粪便干燥显黑等始病牛主要症状体征。
当归 150g,肉苁蓉 80g,番泻叶 45g,木香、厚朴各30g,枳壳、醋香附各45g,瞿麦、通草各25g,麻仁、神曲、生二丑各50g。 混合水煎,加入450g麻油调和,灌服,1 剂 /d,早晚分顿服,2 剂为 1 个疗程,一般 2~3 个疗程。
2019 年5月7日,一头黄母牛前来我兽医站就诊。饲养者主诉症状有:2 周前该牛曾因高热不退前往兽医站治疗2 次,后续饲喂中摄食量偏少,昼见反刍频次减少,夜间反刍较短,排便量减少且有干结,表层附着黏液。 检查发现口唇颜色浅淡,舌体质阮且无力,蛇刺清晰可见,舌尖泛黄,触诊瘤胃时空虚感明显,听诊发现蠕动音减弱,心跳稍快且微弱。 综合诊断为虚弱型前胃弛缓。 治疗方法如下:油当归110g,肉苁蓉、麻仁各55g,二丑 85g,番泻叶 40g,香附、枳壳、神曲、通草各 30g,黄芩、茯苓各 50g,瞿麦、石斛各 35g。 5月8日复诊,病情明显改善,昼夜反刍均较好,摄食量显著增加,粪便质软度提高,继续使用以上中药方 1 剂,痊愈。
4.1 方剂中当归、肉苁蓉一定要历经油炸处理,油炸过程中最好选用麻油等植物油。 并且油炸过程中药加强火力控制,不要过于猛烈,以减少或规避药物炭化情况,从根本上保证药物治疗效果。
4.2 针对一些病程相对漫长、病情较为严重的病牛,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心脏机能障碍、脱水以及酸中毒等多种不良表象[2]。 这就要求在治疗实践中,结合病牛病况,实施联合输液疗法,联合使用强心剂和碳酸氢钠注射液,有益于减缩病程,促进药效的有效发挥过程,优化治疗效果。
4.3 当归苁蓉汤这一中药方剂药效相对平稳,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形成毒副作用。 但是因为牛前胃病列属于慢性疾病,故而治疗过程中切忌盲目增加药物剂量,应注意适当减量与持续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