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琪
(甘肃省陇西县福星镇畜牧兽医站,748100)
歪嘴风现代兽医学称面神经麻痹。 是多因外感风邪或外伤引起的一种口眼歪斜之证。 本病多发于体质瘦弱的老马或幼驹。
多因外感风邪,乘虚侵入头面肌肤,继传经络,遂成其患。 或因马骡肾阴素亏,水不涵木,阴不潜阳,阳亢化风,风盛而灼液为痰,肝风挟痰上窜头面经络而致。 或因马骡年老体弱,正气亏虚,血行不畅,瘀阻经络,经脉肌肉失养所致。 此外,外伤损及颊部,影响经脉运行,亦可引起本病。
口眼歪斜,患侧耳、眼脸、下唇松弛下垂,上唇歪向健侧。 鼻翼塌陷,鼻孔变小。 口内积存草料、垂涎,采食困难。 重者出现双侧性麻痹,两耳及上下唇下耷,不能采食,逐渐消瘦。 针刺患部肌肉反应迟钝或消失。
在上述主证基础上,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如下3 种证型。
2.1 风痰型 多有寒风侵袭或淋雨的病史,发病急,多为单侧性麻痹。 头面部发凉(患部肌肉尤甚),口腔湿润,苔厚腻,脉滑。
2.2 阴虚阳亢型 患畜消瘦,体表温热,个别病例体温升至39.5℃。 烦躁不安,大便偏干。 口干、舌红、苔少,脉弦数。
2.3 气虚血瘀型 见于老弱体虚患畜,多为双侧性面神经麻痹,病程久长。 毛焦肷吊,倦怠乏力,口色淡白或挟青,脉细弱乏力。
3.1 风痰型:宜祛风除痰,活血通络,方用牵正散加味:白附子、僵蚕、当归各20g,全蝎10g,川芎、防风各40g,羌活30g。 共为末,加黄酒250ml,开水冲服,每日1 剂。
3.2 阴虚阳亢型: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60g,山药、山茱萸各30g,丹皮、泽泻、茯苓、钩藤、川芎、僵蚕各20g,石决明40g。 为末,开水冲服,隔日1 剂。
3.3 气虚血瘀型:宜补气、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70g,当归、红花、赤芍、地龙各20g,桃仁40g,川芎30g,蜈蚣2 条。 为末,开水冲服,隔日1 剂。
3.4 针治:针刺锁口、开关穴。
3.5 用新方扶正散和热针、穴位注射激素和透热疗法治疗马颜面神经麻痹。
3.5.1 扶正散:独活30g、黄芪50g、钩藤40g、天麻30g、旋复花25g、羌活25g、乌蛇30g、蝉蜕20g、全虫20g、川芎30g、木通30g、地龙25g、续断3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黄酒250ml 为引,1 次灌服。药量根据病畜体质、年龄、体重而增减。 对老羸马骡或患病日久者,方中加熟地、党参、当归、白术。
3.5.2 热针:以上关、下关为主穴,每次针1 穴,连续针至痊愈。 方法:穴位处剪毛、消毒,周围用醋或凉茶刷湿,以防烧焦被毛。 将针刺入该穴2~3cm,针柄缠上95%酒精棉球,燃着,每次时间以10~15 分钟为宜。 由于酒精火焰温度比植物油高,热针时间过长,会使家畜出汗过多发生虚脱,故应留心操作。
3.5.3 穴位注射肾上腺素:以锁口、开关2 穴为配穴,每次1 穴,连续注射至痊愈。 方法:穴位处消毒,注入0.1%盐酸肾上腺素5~8ml,深度2~3cm,每天1 次。
3.5.4 透热疗法:在热针穴位注射之后进行。 将5层纱布用醋浸湿,置于患侧口角至开关穴的皮肤上,再将烧至微红的刀形烙铁放在湿纱布上透热,时间以5 分钟为宜。 透热烧烙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易损伤深部组织,温度过低则收不到疗效。
3.6 用蝉治疗马唇麻痹。 线缚鸣蝉,吊于日光下晒干,置瓦上焙黄,研细。 每次30~60g(视马体重而定),另加黄酒1000ml、温开水500ml,胃管1次投入。药后汗出即效。如不发汗再投1 剂可愈。3.7 根据病程不同阶段中医施治
3.7.1 初期:患畜精神不振,被毛无光,吃草缓慢,饮水稍有困难,耳耷头低,患侧眼歪,唇歪向健侧,呼吸喘粗,口角流涎,口色红黄,脉象弦浮。 方选牵正散加减:白附子30g、僵蚕50g、全蝎50g、天麻40g、当归50g、白术40g、羌活50g、独活50g、荆芥40g、防风40g、甘草20g。 水煎候温加黄酒250ml 灌服。
3.7.2 中期:患畜精神萎顿,耳耷头低,被毛粗乱,上下唇轻度下垂,口腔粘膜青黄,两颊有小草团,两鼻孔轻度下陷,针刺面部反应迟钝,采食困难,咀嚼无力,饮水时从嘴角外流,体温正常,呼吸困难,脉象浮数。方选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50g、独活40g、防风40g、藁本40g、川芎50g、蔓荆子50g、僵蚕50g、全蝎50g、天麻40g、当归50g、白芷40g、细辛15g、蝉蜕80g、党参60g、茯苓50g。 水煎候温,加黄酒250ml 灌服。
3.7.3 后期:患畜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身体消瘦,耳耷头低,右耳下垂,鼻孔下陷,上唇松弛,斜于左侧,下唇下垂,难以包齿,口角张裂,饮水困难,右面肌松弛,口色红黄,脉象浮数。 方选五虫散加减:僵蚕50g、全蝎50g、蝉蜕80g、蜈蚣10 条、乌蛇50g、蔓荆子50g、细辛10g、白芷50g、南星30g、天麻40g、羌活50g、党参60g、白芍50g、川芎50g、防风50g、甘草20g。 水煎,加黄酒250ml 灌服。
本病多见于一侧神经麻痹。 所以患畜的咀唇尚歪向健侧,如双侧颜面神经麻痹,嘴唇不歪斜,但唇松弛下垂,呼吸困难,严重影响采食饮水。 针灸、中药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以上治法可选用。 此外,也可在患侧涂擦刺激剂,或电针治疗等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