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文
(甘肃省灵台县西屯镇畜牧兽医工作站,744400)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
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干燥痂皮內的病毒于夏季日光下经30?-60天开始丧失其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至来春仍具有感染性。病料在低温冷冻条件下保存,可保持毒力达数年之久。本病毒对高温较为敏感,60℃30分钟即可被灭活。常用的消毒药为2%氢氧化钠溶液、10%石灰乳、20%热草木灰溶液。
本病由病毒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部位的渗出液和痂块中。健康羊只因同病羊直接接触而感染,或由污染的羊舍、饲料、饮水等而感染。本病无季节性,常表现为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多散发,幼羔羊多群发。
病变主要在口腔、口唇和鼻部等部位,初期出现稍突起的红色斑点,以后变为红疹、水疱、脓疱,最后形成痂皮。痂皮开始呈红棕色,以后变为红褐色,非常坚硬。病羊口中流出混浊发臭的口水,疼痛难忍,不能采食。有的病羊蹄部也出现脓疱和溃疡。另外由于病羔吃乳,也可使母羊的乳房、乳头及大腿内侧出现脓疱和溃疡。若无其它并发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过10天后,痂块脱落,皮肤新生,并不留任何斑痕。
本病只危害绵羊和山羊,且以3-6月龄的羔羊发病为多,常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也可感染发病,但呈散发性流行。人也可感染羊口疮病毒。病羊和带毒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自然感染是由于引入病羊或带毒羊,或者利用被病羊污染的厩舍或牧场而引起。由于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本病在羊群内可连续危害多年。潜伏期4-8天。
在临床上一般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3种病型,也见混合型感染病例。
3.1 唇型:病羊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或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如为良性经过,则经1-2周痂皮干燥、脱落而康复。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痂垢,并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眼睑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有些病例口腔粘膜也发生水疱、脓疱和糜烂,使病羊采食、咀嚼和吞咽困难。个别病羊可因继发肺炎而死亡。继发感染的病害可能蔓延至喉、肺以及真胃。
3.2 蹄型:病羊多见一肢患病,但也可能同时或相继侵害多数甚至全部蹄端。通常于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形成水疱、脓疱,破裂后则成为由脓液覆盖的溃疡。如继发感染则发生化脓、坏死,常波及基部、蹄骨,甚至肌腱或关节。病羊跛行,长期卧地,病期缠绵。也可能在肺脏、肝脏以及乳房中发生转移性病灶,严重者衰竭而死或因败血症死亡。
3.3 外阴型:外阴型病例较为少见。病羊表现为粘性或脓性阴道分泌物,在肿胀的阴唇及附近皮肤上发生溃疡;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发生脓疱烂斑和痂垢;公羊则表现为阴囊鞘肿胀,出现脓疱和溃疡。
4.1 局部疗法:出现脓疱部位时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除去坏死组织,涂擦碘甘油溶液,亦可撒布冰硼散。
处方:冰片15g、硼砂150g、芒硝20g,碾为细末。
4.2 阴部及乳房可用0.1%高锰酸钾水洗涤后涂碘甘油。
4.3 中药疗法 1:青黛 9g、黄柏 9g、黄连 6g、桔梗6g、儿茶6g、薄荷3g,研为末,涂敷或喷入口腔,每天涂敷1-2次。
4.4 中药疗法 2:儿茶 15g、枯盐 12g、人中白 9g、川连9g、飞矾9g、青黛6g,研为细末,涂敷或喷入口腔,每天涂敷1-2次。
5.1 平时防止发生创伤,如有创伤,如有创伤及时进行外科处理。
5.2 经常检查草料和垫草中有无芒刺等坚锐异物,发现坚锐异物及时取出。牧草地应干燥平整,防止刺伤而继发本病。
5.3 外地引进羊只隔离观察,无病才能混群。
5.4 加强羊圈舍和用具的定期消毒,出现病羊要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