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成
(甘肃省民乐县民联畜牧兽医站,734500)
猪丹毒在各国都有发生,它是一种急性的人畜共患疾病,通常可以被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病原是丹毒丝菌,属红斑丹毒丝菌,习惯上称为猪丹毒杆菌,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小杆菌,没有运动性[1]。
猪丹毒一般发生在猪和各种禽类的身上,特别是两到六个月的病猪更容易感染,因此养猪场人员需要格外注意,传播主要是通过带菌猪和感染病的猪传播,另外也可以通过消化道以及损伤的皮肤等传播。这种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几乎全国各个地区都有病例出现,至今没有被彻底消灭。
3.1 药物预防 可以用浓度为70%的阿莫西林粉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四到五天。
3.2 疫苗预防 饲养人员可以定期给猪进行免疫接种,注射猪丹毒疫苗。母猪的话要在春季和秋季各免疫一次,如果是猪丹毒高发的季节,则需要在仔猪断奶之后再免疫一次,然后隔一个月再次免疫;商品猪的话要在40到70日龄的时候免疫一次。常见的猪丹毒疫苗有猪丹毒动感弱度疫苗和丹肺二联苗。
3.3 日常管理
3.3.1 饲养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当注意饲料的卫生和猪圈的清洁,在投喂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减少湿料的投放,保证饲料中没有猪丹毒杆菌污染的途径,防止病从口入[2]。
3.3.2 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和清洁,尤其是猪日常饮用的自然水和浅表水,同时栏舍用水也要做好清洁工作,确保其不会受到污染。
3.3.3 饲养人员要尽可能地减少冲栏的次数,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不能让猪长期处在高温且高湿度的环境中,这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
3.3.4 如果在猪场发现有病死猪的情况就要做好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避免出现病原扩散的情况。
3.3.5 饲养人员要定期地对猪舍周围的杂物进行清理,做好驱虫避暑的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猪遭受猪舍的感染,同时也可以减少吸血昆虫所带来的危害。
3.3.6 如果是病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应当加强巡查的力度,适当地增加一些阿莫西林类似的药物来增强辅助作用,如果在巡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也要及时地处理;如果母猪出现发烧或者食欲不振的情况就要立即注射青霉素来进行治疗性诊断。
抗生素疗法是西兽医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方式,而中兽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在对猪丹毒进行治疗时候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具体的可以在治疗时采用青霉素肌肉注射,临床上证明这样确实有较好的疗效.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应当考虑猪的实际重量来进行剂量的选择,对20kg以下的猪用40--60万IU;20到50kg之间的猪就用80-160万IU;如果猪的重量在50kg以上的大猪就要继续增加,每天早晚各1次,一般治疗2--3天。如果治疗一段时间发现青霉素并没有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这个时候就可以采取氨苄青霉素静脉滴配合清热解毒注射液来进行治疗, 治的时候应当把握好剂量 大概每头猪5到30ml之间,另外也可以用黄连解毒汤来进行辅助治疗,处方如下:黄连6g,黄芩10g,大黄、连翘、银花、黄柏、丹皮、胆草、淡豆豉、野菊花各15g,大青叶30g,甘草6g。用水来煎熬分二次服用[3]。另外饲养人员要定期使用10%到20%石灰乳对猪舍进行消毒,并且每日都要对猪舍进行清洁。如果发现病猪就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如果病猪不幸死亡就要立即将其尸体进行深埋或烧毁。比如在2012年的时候,周至县翠峰镇上宝玉村赵某饲养的22头3月龄育肥猪发病情况,在第一天猪有慢食情况,槽内剩食较多。经过检查发现,其中4头病猪约50kg,其中1头出现站立不稳、结膜潮红的症状。并且四肢内侧出现红斑,另外3头出现精神不振的情况,皮肤较薄处出现大小不同的暗红色肿块,4头猪的体温大概都在42.5℃到43℃之间,初步诊断为疹块型猪丹毒。具体的治疗采取注射用青霉240万IU,1头1次肌肉注射,每天早晚各一次;同时配合清热解毒注射液30ml,1头猪进行1次肌肉注射,同样的也是每天2次,早晚各1次。治疗发现第二天猪的体温达到39.5℃,食欲明显增强,坚持服用2天,病症有所缓解。
总而言之,发病猪只和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等情况表现出不同,所以饲养人员应当注意对猪舍的观察,如果发现异常就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中西医综合疗法坚持几个疗程之后停止,防止出现复发的情况,特别是在每年的夏秋两季更要采取措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