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宝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730600)
鸡传染性滑液囊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鸡与病菌,可经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卵垂直传播,一般在同鸡舍传播较快,但是不同鸡舍间通常不易传播,同时通过车辆、养殖用具以及养殖人员等也可传播,本病潜伏期因传播方式不同,有明显差异,水平传播的潜伏期一般在10~20d,最长可达80d,垂直传播的潜伏期相对较短,一般在7~14d。发病率在5%~15%,病鸡死亡率大致在1%~10%。
某鸡养殖场在2019年6月份引进1万只蛋鸡,初期鸡群健康,生长发育正常,在饲养到30日龄时,部分鸡出现生长缓慢、食欲不佳等症状,陆续又出现头部苍白、跛行、腿软、久卧不起。病情出现15d时,整个鸡群已经出现超过500只病鸡,随着病情发展,病鸡逐渐消瘦,精神萎靡,趾关节、爪垫明显肿胀,同时可见胸部囊肿,病鸡无法正常饮水、采食,最终导致100余只鸡死亡。据养殖户所述,此前鸡群也曾出现过此类情况,但是由于死亡数较少,未给予过多关注,此次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必须要进行治疗。
本病主要的感染对象是禽类,鸡在25~40日龄最容易感染本病,成年鸡感染的情况比较少见。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也可经直接接触或者呼吸道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发生,中兽医学认为环境变化、季节交替以及长时间处于湿热环境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
滑膜支原体主要是侵害鸡的关节部位、气囊以及腱鞘膜,发病初期病鸡表现为跛行、卧地、趾关节变形肿胀、生长减缓或者停滞、鸡冠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逐渐出现鸡冠萎缩、消瘦、羽毛蓬乱、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排泄物可见青绿色粪便,尿酸盐含量较高,部分病鸡可见轻度呼吸道症状。若成年鸡感染,除上述症状外,产蛋率也明显下降。
剖检死亡病鸡,可见其关节部位以及足垫明显肿胀,腱鞘膜、滑膜囊以及滑膜处可见大量的渗出物。初时渗出的物质呈黄色或者灰白色粘稠状;慢性传染性滑液囊病鸡渗出物呈干酪样。病鸡脾脏、肾脏以及肝脏明显肿大,肾脏呈斑驳装,呼吸系统无明显症状。
病鸡出现跛行、关节变形肿大、卧地等症状是由于风寒所侵导致血气凝涩,无法流通;出现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或停滞、消瘦以及鸡冠苍白、萎缩等症状是由于脾阳气虚衰,导致鸡腐熟耐受功能以及消化功能减弱;出现发绀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气血不通、寒凝血瘀所导致的。
6.1 治疗原则 关于鸡传染性滑液囊病的中医治疗,主要以祛风除湿、清热利水、通阳散寒、止痛消肿、活血化虚为主。
6.2 中药方剂 赤芍、麻黄、白术、茯苓、桂枝、甘草、附子、泽兰、生姜、猪苓、知母、防风、泽泻。
6.3 方剂治疗原理 中医病因学将本病归为外感风寒湿邪并留驻于关节,进而导致关节郁而化热,出现发热、疼痛、肿胀以及屈伸不利等症状。故以甘草、白术、赤芍以及桂枝调和营卫,补充五脏元气;湿、寒、风三气合而为痹,以生姜、麻黄以及防风开腠行痹,祛风外出,以附子燥湿除寒;以防风、桂枝、麻黄散湿于表;以知母保肺清金以使治节;以甘草、赤芍、知母除热于中;以附子、茯苓以及白术祛湿去下。本方剂以桂枝为主药,以达到调和营卫、温通经脉的目的;甘草、赤芍、知母利湿消肿、和血通脉;白术、泽泻以及猪苓利湿除痹、健脾;附子、麻黄止痛、温阳、散寒。本方剂寒热辛苦合用,药性温和,可以达到祛湿驱风、活血补虚、清热散寒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兽医学认为鸡传染性滑液囊病是由水湿内侵、肝肾亏虚、风邪入体、风湿侵袭、阳气虚衰、阴血不足所致,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应饲料当中蛋白含量过高所致的肝肾损伤,痛风症。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驱除病源,改善病鸡的症状,控制病情蔓延,可有效降低病鸡死亡率,避免养殖户遭受重大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