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论治中风病思想探略

2020-01-11 08:30陈亮马岱朝唐勇张展峰潘平康
环球中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风病王氏素问

陈亮 马岱朝 唐勇 张展峰 潘平康

王肯堂,字宇泰,又字损庵,江苏金坛人,为明代著名医学家。中风病是一类以突然昏仆、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王氏论治中风思想见于个人所撰《证治准绳》及个人所撰或他人编撰的《医镜》《医论》《灵兰要览》等著作。这些著作详辨中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笔者对王氏论治中风病的论述加以归纳总结,略作探讨。

1 对中风的病因强调正虚邪中、真气不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篇》)。《诸病源候论·风病诸侯上》中也指出:“偏风者,风邪偏客于身一边也。人体有偏虚者,风邪乘虚而伤之,故为偏风也。”人体起防御作用的卫气虚弱,不能正常卫外而易为外邪所中。足太阳膀胱经为人体之藩篱,上额,交巅,络脑,下项,若为外邪侵袭,则太阳经气不利,营卫不通,脑络郁阻,易发中风[1]。“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刺节真邪》)。意指若机体卫气不固,营卫两虚,肢体失于温养,风邪可乘虚而入,侵袭机体,客于脉络,阻滞营气血濡养肢体,发为偏枯[2]。人体正气先虚,即王氏所谓“内气之虚”和“真气不周”是导致中风的根本内在原因;“真气者,经气也”(《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王氏所谓的“内气”指脏腑之气,“真气”可以理解为经络中流动的经气。遭受以风为主导的外邪侵袭,则是中风的发病的外在原因。王氏继承了前贤对中风病“正虚邪中”的病因认识,认为卒然中风,并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虽由外风之中,实因内气之虚”[3]。并指出“身之表里上下积虚之处,气不灌流,一为风中,肢体便废”[3]。可见王氏认为“内气之虚”是中风发病的主导原因。流行于经络中的真气是“内气”的外延,经络是“内气”营养、防御功能的发挥通道,真气虚因此成为外邪入中的直接原因。若平素饮食起居、情志、嗜好等原因消耗脏腑阴精气血,内气不足,使经络中真气虚衰并腠理疏松,一旦为贼风所袭,真气不但失于防御,更不能灌流发挥营养躯体作用,便会病势如破竹,致“卒然颠扑”之症。

2 对中风的病机重视心、胃、肾与冲任的功用

2.1 心藏神、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是中风病的体现

王氏谓心乃“天真神机开发之本”,“心者元阳君主宅之,生血主脉[4]”。“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心主神明,与中风病发病的机理及症状密切相关。中风病主要对应现代医学脑血管疾病,常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肢体不遂、言语不利、感觉麻木、失语、精神症状等,古人对通过对这些症状的观察,提出了诸如《千金方》记载的“偏枯”“风痱”“风癔”“风痹”等症状的描述。因此,“心主神明”是神经系统功能的高度概括,中风病必然会见到心主神功能失常的症状。

心藏之神有广、狭两义。就广义而言,心主神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其一,心通过广义之“神”调控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中枢。“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这些指出了心藏神的功能对五脏六腑、肢体官窍,甚至全部生命活动的总体调控作用。其二,作为“神”下一层次的魂魄、志意从不同层次构成人体的调控与感知系统。“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灵枢·本神》)指“魂”与神一同发生,对神的调节功能具有辅助作用。“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指魄的是在父母之精结合时产生的。“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知也”(《类经·藏象类》)。可见“魄”是心所藏之神中主管并调制肢体、官窍固有活动,感知人体痛温觉,触压觉的功能。《灵枢·本脏》又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指“志意”对心理活动中的精神情绪、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机体对外界的感知的调适等方面的能力。其三,“志意”“专直”则“五脏不受邪”的卫外作用。“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灵枢·本脏》)。此处再次说明了“志意”对感知、精神、情绪的调控作用,还补充了“志意”能调动人体的防御能力,使人体免于感邪。就狭义神而言,心司意识、精神、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正如《灵枢·本神》所说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谋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可见,心为狭义神的运行器官,通过感知周遭信息的“任物”的形式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

通过以上心神的功用推断,中风病的病程中,可见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第一,可见“十二官危”的脏腑功能失常,如中风后应激性溃疡导致的便血等。第二,可见肢体活动、痛温等感知异常,另外可见神识不清、精神涣散、喜笑不休、癫狂等症状。如王氏认同刘河间“心火暴盛”之说,“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郁瞀,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5]。即王氏所谓“中风将发之前,未有不热者,热极生风”[6]。第三,外邪侵袭为外风致病的公认原因,心神不藏,“志意”欠“专直”,可使防御低下,五脏更易受邪。《素问·刺禁论篇》言:“心部于表。”其中“部”字体现心与表的关系。日本学者森立之注曰:“心火阳气充足于皮肤,故心部于表也,部是分配部别之意。”表明了心与表的密切关系。外风侵袭人体,首先袭表,若心气虚弱,邪气可直接伤心[7]。可见通过这条途径,外邪直犯于心,促使中风发病。第四,心开窍于舌,舌是心的功能的重要体现部位,舌为心之苗,舌主发音,是人的思维体现于外的直接器官。中风后的言语謇涩、舌歪,是心神失常的直观体现。

除心藏神的功能外,“心生血”。心与血液的化生密切有关,即脾胃转化的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经心火的温煦变化而赤为血液,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心生血”之说。张景岳《类经》指出:“肾之精液入心化赤而为血。”心通过加工转化肾精而参与血的生成。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于全身。四肢百骸受气血的濡养,正如“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中风入经络,邪气独留,血失于濡养肌肉筋骨,则见肢体不遂,皮肤血充养,则麻木不仁。

2.2 胃气的作用与中风发病有关

王氏又认为胃乃“谷气充大真气之标”[4]。《灵枢·刺节真邪》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指出胃能使谷气填补真气充养周身。“胃者,五脏之本”(《素问·玉机真脏论篇》)。“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然胃不能独立行使其转化谷气的功能,必须与脾相互配合,完成五谷的收纳腐熟、受气取汁、化生精微的过程。《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曰:“脾者,土也,治中央……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四肢肌肉皆为其运化水谷精气以滋养之。”并曰“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王氏在论治四肢不举时,认为此证“有虚有实,实者脾土太过,泻令湿退土平而愈,虚者脾土不足,十全散加减,祛邪留正”[4]12。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充足,反之,脾胃虚弱致气血不足,进而影响肢体官窍的濡养。脾胃不足可致痰湿内生,引起朱丹溪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的病机转化。阳明属胃,“治痿独取阳明”是《内经》对痿病制定的基本方法,阳明受纳水谷精微,化生气血,阳明经脉总会于宗筋,宗筋具有约束关节而滑利关节的作用。因中风与痿症都具有肌肉无力、关节活动不灵的表现,从阳明胃入手,对中风的论治同样具有借鉴意义。脾胃腐熟食物为谷气功能正常,则真气能周流四脏三焦、上下内外,且邪不易侵袭。反之,真气不充,外邪侵袭,进而不能周流于经脉濡养肢体则发偏枯不遂,不能分布于五脏则发不能言语等症。

2.3 肾虚及肾络与冲任的经络联系循行参与中风发病

《素问·脉解篇》记载:“内夺而厥,则为暗痱,此肾虚也。”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诸证门》有“肾水虚衰”之说,“内夺而厥,舌喑不能言。二足废而不能用,肾脉虚衰……地黄饮子主之”。王氏注重肾虚与冲脉在中风病机中的作用,通过冲任之脉与肾的联系,来认识肾虚和口不能语、足不能行之喑痱的关系。如其所言“夫肾者藏精,主下焦地道之生育,故冲任二脉系焉。冲任二脉与少阴肾之大络,同出肾下起于胞中,冲任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上行者,渗诸阳,灌诸精,下行者,渗三阴,灌诸络而温肌肉,别络结于跗。肾虚而肾络与胞脉内绝,不能上通于喉咙则喑,肾脉不上循喉咙挟舌本,则不能言,二络不通于下则痱厥矣”[4]12。此处肾络指足少阴肾经,胞脉包含冲任二脉。任、冲二脉皆起于胞中,经肾的大络也起于胞中,因此任、冲、肾经通过胞中相联系。

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的气血。“任脉者……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素问·骨空论篇》)。从循行路线来看,咽喉、头面等局部的言语障碍、面瘫病症与任脉有关。冲脉为“血海”。“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伏于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灵枢·逆顺肥瘦》)。冲脉“其上行者,渗三阳,灌诸精。其下行者,渗三阴,灌诸络而温肌肉,与阳明宗筋会于气冲。因言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证治准绳·杂病·痿》)。冲脉与阳明相会,故可间接影响宗筋束利关节的作用。冲脉分布于软腭、咽喉、膝踝、趾等部位,与发音、下肢、足的正常活动相关。肾藏精,内寄元阴、元阳,对全身起滋养与温煦作用。足少阴肾经循行于下肢,“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灵枢·经脉》)。冲任之本在肾,肾虚之精水亏耗为本,肾气不足,冲任空虚失于灌输濡养为标,构成了王氏中风病之肾虚——冲任失调学说。赵献可创立的命门学说,认为命门处左右两肾之间,乃肾间动气,命门右旁的小窍为相火,命门左侧的小窍为真水,肾间动气、真水、相火为荣养肢体的气血之根。故赵献可对肾虚致中风有以下论述:“人之有是四肢也,如木之有枝干也。人之气血荣养乎四肢也,犹木之浆水灌溉乎枝叶也。木有枝叶,必有根本,人之气血,岂无根本乎?然所谓气血之根本者何?盖火为阳气之根,水为阴气之根,而火与水之总根,两肾间动气是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源……今人纵情嗜欲,以致肾气虚衰,根先绝矣,一或内伤、劳役,或六淫、七情,少有所触,皆能卒中。”以此理解肾虚中风的病机颇为允当。

3 对中风的分类突出中经络

张仲景首次将中风以症状分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言:“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他将“不识人”和“舌难言”归入中脏腑,以此分别中经络与中脏腑。李东垣将中风分为中血脉、中腑、中脏,故王氏谓:“中风当如东垣法。”[4]9同时又受龚廷贤“中腑者为在表,中脏者为在里,中血脉、中经络俱为在中”的影响,王氏沿用龚廷贤“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中经之分焉”的分类[9]。但王氏对中风分类的鉴别,更为精细,提供了详尽的鉴别诊断症状,并突出中经络在各类中风病中的地位。

经络是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因此中经络的波及范围远较仅累及面部的中血脉为广,因此见肢不能举,口不能言等症。经络是脏腑联系全身的纽带,同时经络与血脉相互联系,邪气在经络、血脉、脏腑三者间相互传递。同时内脏疾病信号可以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经络中流注真气,真气不周是风邪侵袭人体的直接原因,因此经络是风邪袭击人体致中风发病的门户,也是邪气在脏腑、血脉、上下内外传递的中介,因此王氏尤为重视中经络。如人体感受风邪后,可以通过血脉→经络→腑→脏的次序由浅入深逐渐加重,表现出中血脉→中经络→中腑→中脏的症状。王氏倡导的中血脉、中经络、中腑、中脏的疾病严重程度的层次分类,提纲挈领,对于把握中风的病程仍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有利于领会中经络在中风病的地位。

4 治疗上讲求解表、攻里、行中道

龚廷贤曰:“在表者宜微汗,在里者宜微下,在中者宜调荣。中腑者,多着四肢,手足拘急不仁,恶风寒,为在表也。”[9]中风病的治则,王氏总结为“解表、攻里、行中道”[4]10三法,即中脏可下之,中腑可汗之,中经可补血养筋,中血脉可养血以通气。王氏同时常配合调气顺气、攻痰清热、培补真气等方法。

4.1 发汗祛风

中风病“内虚邪中”之说,自金元之后逐渐淡化,鉴于医界对中风病机认识的转变,“外风”学说已逐渐减少甚至不再为目前的中医学者所认同,前人有关“外风”的理论及治风方药也渐渐被忽略[10]。黄元御《四圣心源·中风解》曰:“中风证,时医知有外邪……张景岳愚而妄作,创非风之论,是敢与岐黄仲景为敌也。”中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多有气血两虚的体质特点,且该病多发于冬春交替的季节,正值风邪当令之时,这符合正虚风中的致病特点[11]。由于从外风立论对中风病有确凿的临床疗效,迄今仍然有医家在临床应用。治疗上,对于中脏,王氏常以防风、荆芥祛风。对于大便秘结者,三化汤中的羌活,也体现了疏散外风的目的。中腑者兼有表证者,常用麻黄发汗,羌活、防风、荆芥祛风。中腑外可见六经之症者,以河间之法,宜祛风发表为功用的加减小续命汤分经论治;中经络治以羌活、独活、防风、细辛疏风;中血脉以秦艽升麻汤中的升麻、干葛、秦艽、白芷、防风、桂枝祛风散邪,外用方以酒煎桂枝取汁外敷患侧面部以温通经脉。

4.2 通腑泻下

《中藏经》在中风病的治疗中采用通腑泻下,如《中藏经·论治中风偏枯之法第三十九》曰:“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言语謇涩,治之奈何……在中则泻之……泻,谓通其塞也。”[12]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第十》中用三化汤治疗中风病中脏者。泻法自古作为祛邪的有效方式之一,王氏采用下法论治中脏与中腑,如《证治准绳》中提到:“有热盛生风而为卒仆偏枯者,当以河间法治之……或大便闭塞者,三化汤下之。”[4]三一承气汤主治“中风僵仆,风痫发作”。《医镜》记载中脏者宜大黄、枳实、厚朴泻下;中腑,内有便溺之阻隔,根据病情选择峻猛的三化汤、三一承气汤,或滋润柔和的麻仁丸;若兼有便秘,先解表后攻里。泻下之法用于中风病,源于《内经》时代,兴盛于金元,繁荣于明清,在当代得到了规范化推广及广泛临床应用[13]。

4.3 调血顺气

气与血密切相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充足,经络通畅,气血荣养四肢。血虚不荣,气虚推动无力,继而血行瘀滞,形成瘀血。另外,脏腑功能紊乱,气机逆乱,输布运行津液失调,津停为水湿化痰,痰浊等病理产物由此产生,与瘀血一起,构成中风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14]。李东垣曰:“中风为百病之长,乃气血闭而不行。”明代楼英认为:“中风皆因脉道不利,气血闭塞也。”王氏引用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其久也,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理。久患风疾,四物汤吞活络丹愈者,正是此议。”[15]因气滞血瘀是导致中风发病的关键致病因素,王氏赞成以顺气活血之法治疗中风病。王氏在治疗上,中腑以陈皮、枳实、苏梗顺气;中经络为在中,按照“在中者宜调荣”[9]的思想,中经络外无六经表证之见症,内无二便之阻隔,为血不能养筋所致,治以四物汤养血荣筋;中血脉以清阳汤中的红花、苏木活血,或以四物汤佐以红花养血活血,同时以枳壳、乌药、香附、陈皮通气。

4.4 攻痰清热

《杂病广要》曰:“中风证,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喎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昏乱晕倒,皆痰为之。”[16]《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风》谓中风:“多痰多热,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法当清热、顺气、开痰以救其标,次当治本。”[17]历代医家常用清热涤痰开窍治疗中风之挟痰挟火,内闭经络的“阳闭”证。对于卒然昏倒、昏不知人、痰涎蕴盛者,王氏主张以麻油、姜汁、竹沥调服苏合香丸,或服至宝丹,或服活命金丹。中脏者宜服瓜蒌仁、杏仁、苏子姜汁、竹沥祛痰。痰涎蕴盛者,宜吐痰治法,主张以皂角、白矾所制的急救稀涎散或石绿、冰片所制的碧霞散催吐其痰。中脏热极生风、心火暴盛者,治法以清心降火,“心火既降,肝木自平,此实则泻其子之法也”[6]。予以大剂清心汤或泻心汤。朱丹溪指出“半身不遂,大率多痰”[18],因此祛痰通络可治疗中风肢体不遂。王氏主张中腑者以竹沥祛痰;中经者以南星,半夏、茯苓、黄芩、姜汁、竹沥治其痰;中经络以胆南星、半夏、茯苓、黄芩、姜汁、竹沥治其痰;中血脉加姜汁、竹沥祛痰。

4.5 培正填虚

因“真气不周”是中风发病的内因,故培补真气为中风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王氏提倡以“黄芪助真气者也,防风载黄芪助真气以周于身者也”[4]10,且推崇人参的使用,谓人参“能补五脏之正气,正气复则邪气除”[6]2417,又曰“通血脉,助真阳,非大剂人参不可”[6]2441。对于中风病见口开、手撒、遗尿的脱证,病情危殆,王氏认为治疗当以“速用大料参芪接补之,及脐下大艾灸之”[4]9,以回阳益气,固脱救阴。肾虚所致的痱喑之症,调养宜地黄饮子以填补肾气之虚。偏枯、音喑,总由“真气不周而病者也”[4]10。故又一法,以黄芪为君药,人参、白芍、当归为臣以益真气而养血。

4.6 中风之预防及预后调摄

王氏在《证治准绳》中引用薛己的预防论述:“预防之理,当养气血,节饮食,戒七情,远帷幕可也。”[4]12即遵守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形劳而不倦”,戒“七损”的经旨,方可“持满”肾精,固气血之根,有助于真气的保养,预防中风病发生。《灵兰要览》记载中风将发之预防,以黄芪、人参、防风补五脏正气,助真气周于全身,辅以橘红、木通顺气,当归、红花养血理血,山栀清热。若外邪或内邪已去,则以“行中道”之法予以羌活愈风汤,此方养心神、补肝肾、清湿热、祛风邪,王氏建议此方宜常服以调摄预后。

5 结语

由于王氏所处时代对中风认识的局限,王氏所论述中风病包含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失语、神识昏蒙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含现代医学中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面神经麻痹等一类疾病,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卒中。王氏吸纳了河间肾水亏虚,心火暴亢,故心神昏冒的认识;继承李东垣本气自病等认识,提倡“正虚风中”的观点。因所处时代所限,著作中尚未提及“类中风”“非风”“内伤积损”等概念,可见其学术思想未受同时代的张景岳学术思想影响。但“外风”说的确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历代有大量的验案证实了小续命汤、风引汤、大秦艽汤、侯氏黑散等方剂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性。有学者提出,外风因素至今仍需引起重视,因为外风存在不容置疑,尤其是在治疗效果不佳或中风后遗症的辨治中要有外风的概念,并认为基于营卫失调理论的外风学说,在中风病的病机中不可忽视[11]。因此,在内风学说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仍需审视外风学说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王氏从心藏神、心主血脉、胃气、肾虚及肾络与冲任的经络联系循行来认识中风的病机。王氏提供了中风分类的详尽的鉴别诊断症状,突出中经络在各类中风病中的地位。王氏为辨治中风病提供了详尽的治疗方案,通常汗、下、补血、助真气、攻痰、祛风、顺气、调血等方法联合使用。王氏对中风病的论治思想与方法,对当今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仍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值得继承与参考。

猜你喜欢
中风病王氏素问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tion laws of aromatic Chinese medicines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data mining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金元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证治概述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算命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