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红,孙永军,高 娜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743000))
陇西县全县海波1612-2778 m,年平均气温7.7℃,日照时数2254 h,降雨量平均436.6mm,无霜期155 d,属黄土高原温和半干旱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陇西的地形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多种暖温带长日照植物生长,是多种野生中药材的主要分布区和道地产区。陇西全县大面积种植中药材有50 多年的历史,栽培技术成熟。陇西县野生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拥有304 种野生和家种药材资源,素有“千年药乡”和“西部药都”的美称。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又名戴糁,芰草、百木、黄耆,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托疮排脓等功效。黄芪含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及叶酸等物质,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作用,是“药食两用”常用的一种中药。
南北朝时期的大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有“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的记载,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黄芪”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证明商标,并申报注册了“陇山渭水”等产品商标[1]。陇西县目前是甘肃省县级行政区域中中药材最大的种植基地,已形成了以陇西为中心的西北中药材区域经济圈,成为全国药业经济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黄芪蚜虫在陇西县黄芪产区各个乡镇都有分布,危害陇西黄芪的蚜虫主要是槐蚜(Aphis robiniae Mcachiat)、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和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混合群体,不同年份优势种群不同,黄芪蚜虫是一种爆发性害虫,主要为害黄芪、豌豆、蚕豆、草木犀、苜蓿等豆科植物。
黄芪从苗期出土到收获均可受到蚜虫危害,但以花期为害较严重,蚜虫多集中在植株幼茎、顶端幼嫩及花穗部位,造成植株生长停滞,叶片卷曲,变小,变厚,影响光合作用和开花结实,严重时整棵黄芪的枝叶发黑及枯死,造成20-30%的减产,严重时高达70%以上,严重影响黄芪的产量和质量[3]。
卵长约0.5 mm,初产为淡黄色,后变草绿色,最后呈黑色,有光泽。有翅胎生若蚜体长约1mm左右,黄褐色,被有白色蜡粉。翅芽基部淡褐色。有翅胎生雌蚜,长卵圆形,体长约1.6 mm,黑色或黑褐色,有光泽。翅展约2.8 mm,翅透明。腹管黑色,细长,腹部色浅,具黑色横斑纹。触角6 节,约与体等长。无翅胎生若蚜体长约1mm,体灰紫色或黑褐色,体节明显,腹管长。无翅胎生雌蚜,卵圆形,体长约2 mm,体较肥胖,黑色或紫黑色,少数为黑绿色,具光泽,体被薄蜡粉。触角6 节,约为体长的3/4。[4]
目前豌豆蚜的色型分为红色型和绿色型两种,其形态很相似,都包括有翅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两种形态。
无翅孤雌蚜:体长4.8 mm,宽1.8 mm。体淡色,无斑纹,体表光滑,微有曲纹,头部背面打1对稍骨化背瘤,中额平,额瘤显著外倾,额槽窄,呈“U”字形。背毛粗短钝顶,头部有毛14-16 根,触角长4.8 mm,喙达中足基节,第四、五节短小,长为后足第二跗节的0.7,有次刚毛3 对。腹管细长筒形,为尾片的1.6 倍。尾片长锥形尖顶,有短毛7-13 根;尾板半圆形,有短毛19-20 根。
有翅孤雌蚜:头、胸稍有骨化,额瘤大,向外突出。触角细长,长4.4mm,为体长的1.1 倍,第三节有感觉圈14-22 个,腹管淡黄色,细而尖,两侧生刚毛约10 根,其余同无翅蚜。[5]
黄芪蚜虫1年繁殖10-30 多世代,主要以无翅胎生雌蚜、若蚜或卵越冬。栖息于背风、向阳的山坡、地堰、沟边、路旁的杂草中越冬[6]。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开始活幼孵化。6月中、下旬进入黄芪田为害,7月上旬进入为害盛期。9月上旬随着气温降低,种群繁殖力下降,数量减少。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越冬。
温度是影响蚜虫生长发育、繁殖和生活习性的重要因素。田间条件下,平均气温在12 ℃以上持续5d 时,豌豆蚜便可开始繁殖[7]。危害黄芪的上述三种蚜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均为16~23℃,最适温度为19~22℃,低于15℃和高于25℃,生长发育速度和繁殖力均下降。黄芪蚜虫耐低温能力较强,越冬无翅若蚜在12~14℃下持续12 h,当天均温回升到4℃时,又复活动。无翅成蚜在日均温2.6℃时,仍有少数个体产蚜[8]。
空气湿度是影响蚜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在60%~70%时,发育历期最短,产蚜量最大。蚜虫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其田间繁殖和扩散能力均下降,从而减轻蚜虫害年度危害程度。降水是限制蚜虫大规模爆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暴风雨对蚜虫具有冲刷作用,可以改变蚜虫的空间分布,生态位以及食物结构,同时,长期降水还会引起流行性蚜霉菌的发生,能显著降低蚜虫种群数量[9]。
在陇西,陇西黄芪蚜虫一般会在六月中旬出现,七月中旬如果条件、气侯适宜,蚜虫就会迅速繁殖进行危害,每株蚜量可以达到5~30 头以上,就要采取防治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危害[8]。
农业防治是蚜虫防治的辅助措施,即调整播种期和收获期、合理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施肥与灌溉、合理密植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防治蚜虫的一种措施[10]。根据黄芪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地势高躁,含沙量较多的腐殖土,或者排水良好、向阳面、土层较为深厚的沙质土壤,土壤最好是中性或者微酸性,肥力稀薄、黏土地不适合黄芪种植[11]。前茬是宜选禾本科作物莜麦、亚麻科作物胡麻,轮作年限3年以上。另外,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冬季来临前清洁田园,将枯枝残叶彻底清理,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虫、卵的数量[8]。
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有矿物油剂喷雾、黄板捕杀、黑光灯或荧光灯捕诱、信息素诱杀、银灰膜避蚜等方法,但由于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原因,药农不常用。
在蚜虫盛行期,可选择化学药物喷雾防治,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667m2、高氯·辛(针剂)20 ml,加水混合均匀后喷雾;或40%辛硫磷乳油用量50-75g/667m2 喷雾;或4.5 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用量15-20g/667m2 喷雾防治。
植物源农药是指从植物中直接提取的某种具有农药功能的次生性物质,是新型的无公害农药,其活性成分通常是植物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蚜虫有良好的毒杀、触杀和拒食等作用。因其成本低、作用高效、见效快、作用机理多样、不易产生抗药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选择性高、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等优点,已在世界各国推广和使用。
现代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发展出许多手段,诸如天敌昆虫、昆虫激素、信息素、微生物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抗虫作物、转基因作物等。它们的综合应用,有可能取得更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蚜虫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天敌,蚜虫天敌分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种。在自然界,寄生性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蚜小蜂、蚜霉菌或昆虫病原真菌等,捕食性的有瓢虫、食蚜蝇、食蚜瘿蚊、蟹蛛、草蛉等。在蚜虫生活周期中合理利用天敌能更有效抑制蚜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利用天敌防治蚜虫有不易产生抗药性、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优点,但其见效缓慢,可结合其它方法综合治理以达到良好效果。
因目前对黄芪害虫尚缺乏细致的研究,滥用农药、环境污染等现象普遍存在,而黄芪花期长,不合理用药导致产品农药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黄芪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改变陇西黄芪蚜虫生长生活环境、调整种内、种间关系以及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抑制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并在保护蚜虫天敌、微生物农药以及植物源农药方面做深入研究,以达到安全、高效、绿色无污染治理陇西黄芪蚜虫的目的,实现陇西黄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