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鲁家沟畜牧兽医站,732025)
卵巢囊肿是母猪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一般根据囊肿的部位可以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其中以卵泡囊肿发病率较高,约占卵巢囊肿的90%。母猪发生卵巢囊肿后,会引起繁殖障碍,引起母猪不能排卵,出现频繁发情或持续发情,导致母猪不能受孕。由于卵巢囊肿引起成年母猪淘汰的比例大约占10%,给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此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母猪患有卵巢囊肿主要表现为发情周期紊乱,病猪的发情周期缩短但是发情持续时间延长,病情严重的母猪表现为慕雄狂。病猪烦躁不安,频频的排粪尿,经常的爬跨或追逐其他的动物。患病母猪外阴部充血、肿胀,常有粘液流出。一般患病的母猪比较肥硕。
对患病母猪进行直肠检查,可以触摸到卵巢单侧或者双侧体积增大,较大的囊肿也可以用手触摸到。出现囊肿的卵泡外膜薄厚不均匀,胀满,有波动感。当卵巢上只有一个囊肿时,囊肿周围质地较硬,当有多个时,可以触摸到多个富有弹性的结节。患病猪的子宫比较肥厚,松弛。对病猪多次进行直肠检查,会发现囊肿会反复出现和萎缩,但是不会排卵。
卵巢外部形态的改变是卵巢囊肿的典型病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诊断标准。猪出现囊肿的卵泡直径大于21 毫米,里面充满淡黄色透明的卵泡液,而黄体囊肿颜色为深黄色或者血色;卵泡囊肿的上皮细胞变性,卵泡壁有增生,黄体囊肿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
卵巢出现囊肿以后,也会发生组织学上的变化,不同的囊肿类型其组织学特征也不相同。囊肿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细胞内膜变薄或者出现脱落。有的囊肿会自动黄体化或者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以后出现黄体化。
卵泡囊肿的主要变化为颗粒细胞层退化、细胞出现破裂、脱落,但是黄体化不明显;出现黄体囊肿的卵泡内膜层有明显的黄体化,其内充满了黄体细胞和纤维状结缔组织。
猪发生卵巢囊肿以后,内分泌会发生紊乱,体内激素含量会发生变化。卵泡囊肿的外周血液中的促卵泡激素、雌激素含量有明显的升高;黄体囊肿的外周血液中促黄体生成素和孕激素的含量明显上升。
卵泡囊肿的发生和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夏季高温、发情期的卵泡期受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干扰,都会影响母猪的排卵过程,导致母猪发病。
不合理的使用激素,尤其是在养猪生产中过多的使用雌激素都会导致卵巢囊肿的发生。猪在排卵前或排卵的过程中,促卵泡素分泌过多而促黄体素释放不足,就会影响排卵和黄体的正常形成,从而引起卵泡囊肿。促黄体素的生成很容易受到外源激素的影响,当使用激素不当就可能造成卵巢功能紊乱,发病初期可能仅会有1-2 枚卵泡不能破裂而形成囊肿,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发展成大的或者多发的囊肿,导致卵巢的周期性活动停止。饲料营养不全,缺乏维生素,母猪体弱,运动量不足等都会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当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阴道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的时候,会对子宫的正常溶黄体作用产生影响,还可以继发卵巢炎,对排卵机制和黄体的形成产生干扰,导致母猪形成黄体囊肿。
采用激素治疗是应用最广的方法。对于卵泡囊肿,可以用促黄体生成素100-200 IU 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3 次,也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素进行肌肉注射,每头注射500~1000 IU,每天一次,连用2-3 次。注射激素14 天后,再注射氯前列烯醇钠。经过治疗,可以促使母猪再次发情。
对于黄体囊肿,可以用氯前列烯醇钠肌肉注射,每头每次用量为0.1~0.2mg,每天一次,连用两次。患有黄体囊肿的母猪大多在第一次注射后黄体就开始消退。
应用大七气汤对患有卵巢囊肿的母猪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用三棱20g、莪术20g、香附20g、藿香20g,青皮15g、陈皮15g、桂枝15g、益智仁15g、肉桂10g、甘草5g,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天一剂,连用5 剂[1]。
可以用手将囊肿挤破,首先,洗干净手,将直肠中的粪便掏净,再洗净手,伸入直肠,先用中指和食指固定卵巢,用拇指压迫囊肿将其挤破。挤破后,继续按摩5min,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也可以穿刺囊肿,洗净双手后,一只手固定卵巢,另一只手将带有橡皮管的针头带入阴道,穿刺阴道壁及囊肿,囊肿刺破以后,用手挤压,使内容物从橡胶管中流尽。
无论是挤破囊肿还是穿刺囊肿,对母猪的刺激都较大。随着科技的发展,介入治疗也逐渐的应用到动物医学中,介入治疗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治疗,不开刀,对机体损伤小,容易恢复,已经在动物临床上普遍应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