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 沈淑敏 尹伊
谈及中国的园林,就要从其发源地江南说起,历时数千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在发展的时候遇到的一个转折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江南园林在魏晋之前是萌芽阶段,从那时起逐渐走向成熟,才有了后来的皇家园林、寺观园林以及私家园林三大园林共同繁荣昌盛的局面,这对中国的园林艺术发展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文就是从江南文化这一方面着手,来更好地研究江南园林的景观植物的地域性特色。
在东晋时期,我国的江南园林的中心在南京,但是在杭州、上虞和苏州等地方也有皇家园林。并且当时在建这些宫苑的时候,这些皇家园林都是依据城市规模来布局和建造的,在那时就对建康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尝试。
“列树表道”这种种植植物的形式在江南皇家园林中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到了六朝,从台城的南大门,也就是宣阳门到朱雀门,又被叫作朱雀大道,这条道路是当时的城市主干道。根据文献中的描述可知,建康城的御道从孙吴那个时候就在道路的左右边上都种植了此类的行道树。
秦汉时期,江南许多园林的命名都是用植物的名字,吴人对植物的审美情趣就是在当时萌芽的。长洲苑的潮汐池种植许多水生植物,在池边有桃花等用于观赏的小乔木,搭配在一起成景观。梧桐园是在公元前505 年建造的,也是当时用植物和水景为主要景观的自然游乐场,这里的风景如画一般,一排桐树成荫,每当有凉风吹过,就是一幅美好的登乐宫苑图。
私家园林在先秦时期萌芽,普通百姓在自家经营的园子大多是园圃,被用作生产基地,种植生产性植物,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人们也会在园中栽种一些观赏类的园林植物,正因为如此,所以园圃不仅有观赏的功能,也可以供人们游玩、游憩。在园圃远处的屋舍,装修朴实,围墙都是用篱笆围成的,周边的大树树影婆娑。由于人力资源和经济能力有限,所以人们都在自己的园圃里面种植了既可以观赏,也可以食用的植物,由此可以发现,园林所具有的生产性以及一些文化就是从私家园林开始的。
2.2.1 山林庄园和别墅
这一类私家园林大多和园子里的生产性植物相结合,但是也会同时种植花草、蔬果以及药材。别墅一般都是士族们所建,他们都是达官贵人,在选择基地的时候优先考虑依山傍水,因地制宜,根据地形进行调整,因此该类园林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山水园林,具有生产与居住相结合的特点,便成为一种新的山水园林———自然主义。
2.2.2 城区宅院
在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江南地区的豪门士族比较多,经济发展也较好,因此城区的私人宅院也比较多。根据不同的修建风格,这些宅院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朝臣权贵和士族以及富贾一方的富商们修建的,因此都是奢靡豪华的,花费也较大。还有一类是由那些才子和达官贵人们所建造的园林,他们大多志趣高雅并愿意亲近自然,不是很奢靡,较为淡雅,但是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其主要目的是回归本真,回归自然,对后世文人墨客般儒雅的园林影响深远。
随后就得到快速发展,魏晋时期,道教和佛学的融入,推动了佛寺以及道观的出现。
在秦汉时期,由于战争的发生,皇家园林的植物景观也没有了之前恢宏的气魄,其植物景观以“园”和“圃”为主要形式,逐步走向风景化以及自然化。
江南的私家园林在六朝的时候由于中原一带的士族的衣冠都往南运输,因此这个时期的江南文化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因此私家园林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完成了一次质变,为古代的私家园林后续发展和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中心的建造园林的思维方式,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私家园林的类型特征。
(1)植物景观规划尺度较大。
(2)有丰富的植物空间景观,利用植物营造空间,利用不同的植物烘托不同的景观氛围。
(3)在那个时期的园林植物材料在应用上较为丰富,植物种植的手法也多种多样,植物在种植的层次结构上也多样,乔灌木等兼备,种植植物的密度也较高。
(4)专门的植物园出现。
(5)园林都具有自己的主题,例如芳香主题、花卉主题等等。
(6)出现对植物的偏好,植物也是精神寄托,象征着阶层文化。
(7)园林规划与植物景观相结合。
(8)生产性植物广为种植和应用,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种类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