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韩垓镇政府农技站 韩玉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提升,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开采利用和无节制排污等不良行为,严重污染和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而保护植物则是充分利用植物保护技术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关键。由于长期的环境污染导致部分植物因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而大量减少甚至消失,所以,应用植物保护技术,保护濒危植物,恢复其生长环境,有利于保护物种的完整性,对保护和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植物也被称为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其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空气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植物保护技术不仅可以用来保护濒危灭绝的植物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植物保护。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关系着人们的生存,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种植作物总受到病虫害及各种污染的侵害而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传统的防治方法通常会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一些人缺乏环境保护和植物保护的意识,导致污染环境的同时严重损害植物,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重金属导致多数植物受到污染而死去,进而引发了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问题,同时排放的废弃物既会严重污染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影响植物生长,也会直接损害植物致其死亡,因此,我们要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治理环境污染就是对植物进行保护。
除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野生植物或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之外,各种病虫害问题及生理病害也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既会影响野生植物的繁育和再生,间接污染环境,又会使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减少收益,影响种植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另外,由于受气候温度变化、水分流失、土壤结构改变及营养成分降低、光照不足、通风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容易引发植物生理性病害,就需要应用植物保护技术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保障植物健康生长。
在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治理过程中,结合植物种植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植物自身不同周期的生长特点,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保护植物,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针对病虫害防治通常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
目前,针对植物病虫害治理的主要手段是用农药或杀虫剂等化学药剂,尽管这种病虫害防治方法操作方便且效果良好,但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容易对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治理植物病虫害除了化学方法,还有物理防治、耕作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方式,通常情况下,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在防治病虫害时也要考虑到植物的相关作用。总之,在治理植物病虫害时,要结合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生长环境以及相关作用,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效减少和控制病虫害对植物的侵害,实现植物保护的目的。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是保护植物正常生长的方法之一,首先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喜好寻找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减少生长问题,保证植物健康良好地生长,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和控制由于生长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植物生理性病害。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植物保护制度与法规,利用法律手段维护植物保护行为,并对破坏环境、损害植物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同时也要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宣传植物保护的意义及重要性,并定期举办关于植物保护、环境保护主题的讲座,推行相关的户外活动,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同时可以深入大自然,亲身体会自然环境的美好,也深刻认识到植物保护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植物是维护自然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应用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对植物的有效保护,有利于保障植物的健壮生长,改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