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超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党原工作站,744300)
疥癣病是羊常见的一种顽固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病原是螨虫,发病快,传染面积大,以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散为特征,一且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大面积传染甚至死亡,给养殖羊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012 年10 月上旬,甘肃省泾川县党原镇李家某养羊场95 只8 月龄左右的羊用舌舔、嘴咬、蹄搔或在木桩上擦痒,嘴、眼周围、耳部、头部、腿内侧及尾根等处发痒,病羊不安,有的地方毛脱落,脱毛处可摸到颗粒状物,有的已形成水疱、脓,破裂后形成痂皮。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疥螨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因气候和光照强度不同,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多发且可呈现流行;而炎热干燥的夏、秋季节则个别散发,大多羊只为隐性感染的带虫者,成为冬、春发病的隐患。
发病初期,因虫体身上的刚毛小刺以及分泌的毒素,刺激病羊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剧痒,病羊不断地在墙壁、栏杆处摩擦患部,用嘴啃咬,被摩擦的部位出现丘疹、结、水疱甚至脓疱,逐渐形成白色的痴皮和龟裂,被毛随痴皮脱落。绵羊患疥獬病时,病变部位主要局限头部,头部皮肤犹如石灰,所以俗称石灰头,患部被毛大片脱落。发病后的病羊,表现烦躁不安,不断摩擦,哨咬身体,影响正常采食和休息,被毛粗乱,逆立,无光泽。体表有明显的痴皮和脱毛,病羊很快消瘦。
用小刀在患部边缘刮出0.5g 左右带血的皮肤或割取患部隆起处的皮肤,将其放于10%氢氧化钾溶液内,浸泡1-2h,使其软化。以载玻片两枚制成压片,然后用低倍显微镜或放大镜检查,即可见到虫体。
对新购进的羊需要隔离观察,并进行药物防治后再混群,及时发现病羊并隔离治疗。
为消灭环境中的螨,要定期用20%生石灰水或热草木灰水对羊圈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不让绵羊聚集在狭小、阴暗、潮湿的羊舍里,羊圈要防寒保暖,经常打扫。
病羊和瘦弱的羊需要及时补饲精料,改善营养,保住膘情,提高羊的抵抗力。
一旦发现病羊,要立即进行隔离,对症治疗,并对病羊用过的圈舍、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止和控制疥癣病的发生和传播。
对病羊要隔离治疗,一般在温暖季节里以药浴疗法为主,而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以涂药疗法为好。
6.1 药浴治疗
如发病羊数量多且气候温暖时,可进行药浴治疗。采用目前治疗疥癬病的理想药物螨净,药浴浓度为1:1000 进行药浴,效果十分理想。也可用0.05%辛硫磷或0.05%蝇毒磷水溶液进行药浴,药浴时要特别强调将药液搅拌均匀,浓度要准确;洗浴最好在晴天进行,以防感冒。浸浴时间不得低1 分钟,对嘴、鼻、脸等患部要用软布蘸取药液慢慢擦洗;身体表弱、精神不振、怀孕后期的母羊不进行药溶,以防意外。一般药浴7d 后可见显著效果,且无毒副反应。若一旦发生中毒反应,可用硫酸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解救。
6.2 涂药治疗
对发病数量少且气候寒冷季节和一些经药浴仍未痊愈或零星发生的病羊,及时采取局部涂药治疗。首先剪去患部及其周围的羊毛(剪下的毛烧掉或深埋),在用药前用温肥皂水洗刷,除去痂皮等污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第2 天用温水洗涤,再涂药。可将下列药液涂在患部(用带柄的毛刷蘸取药液洗擦患部)。用药先涂健康部位,再涂病变部位,严重者间隔1 周后可重复1 次,效果显著。
①蛇床子、白藓皮、荆芥、当归、狼毒各30g,地肤子、紫草各25g,百部35g。共研细末,取硫黄100g,冰片30g,研末另包。取棉油或猪脂肪1kg,将猪脂肪煎沸去渣,再将上述8 味药放入油内炸3 分钟,候温,再将硫黄、冰片投放油内拌匀,涂搽患部。
②敌百虫配成0.5%水溶液,洗刷患部及其周围皮肤表面,效果很好。
7.1 修建药浴池,彻底药浴是控制和消灭疥螨病,增强羊体质、提高羊毛、羊肉产量的关键措施。同时,药浴还可以节约药物、人力,缩短治疗时间。
7.2 药浴要彻底,做到全身浸透,特别是头部,对发病羊与的危害性和认清药浴的重要性健康羊应分开进行药浴。在每年药浴前,先做小群安全试验,以防中毒。
7.3 对症状轻微的可适当缩短时间,但一定要喷透全身。对严重者,间隔10d 左右可重复1 次,特别是大群羊只。同时对棚圈、墙壁也要喷洒,以彻底杀灭病原体,对零星病羊及早隔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