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支气管栓塞的发病原因、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

2020-01-10 02:19王少军李雨来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发病特点剖检变化发病原因

王少军 李雨来

摘要:支气管栓塞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呼吸道疾病发生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病鸡主要是发生支气管栓塞、气囊炎,典型特征是张嘴呼吸、伸展脖子、发出怪叫以及仰着死亡。该病的发生原因较多,包括疫病、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因素。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出现支气管栓塞的情况,特别是气候寒冷的冬季最为多见,主要是肉鸡易发,发病率和死淘率也逐渐升高,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肉鸡支气管栓塞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肉鸡;支气管栓塞;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剖检变化;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1-0120-02

1 发病原因

1.1 气候因素

通常来说,肉鸡支气管栓塞较少在夏季发生,通常是在气候寒冷的冬末初春多见。这是由于此时早晚温差较大,有些健康的肉鸡会由于自身免疫能力下降而发生感冒,从而引起该病。

1.2 饲养管理因素

通过临床调查发现,通常是育雏期的鸡容易发生支气管栓塞,这是由于鸡在该阶段对于环境温度、湿度以及饲养密度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而大部分养殖户通常对温度非常重视,却忽视了湿度以及通风情况,从而容易出现发病。一些养殖户在鸡舍温度较低时,通常会利用暖风炉进行加温,导致舍内空气变得非常干燥,使支气管壁绒毛容易发生枯萎、脱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发病。另外,环境过于干燥会导致鸡舍内容易出现尘土飞扬的情况,即空气存在大量的尘埃,如果健康鸡吸入大量的漂浮物就会导致痰液的黏稠度增大,从而引起气管、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栓塞。此外,如果鸡群饲养密度过大,加之鸡舍有冷空气吹入,会使健康鸡发生感冒,从而诱发支气管栓塞。

1.3 病原微生物因素

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或者真菌等,如大肠杆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以及支原体等。

2 发病特点

2.1 发病日龄

各个日龄的肉鸡都能够感染发病,最早是7~8日龄的雏鸡即可出现发病,有时40日龄以上的鸡群也可出现发病,临床上以20~30日龄的鸡群最容易出现发病。

2.2 死亡曲线

当病鸡由于支气管栓塞造成死亡前,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发病征兆。但是,只要发现病鸡具有支气管栓塞的症状,该鸡群的病死率一般会呈几何倍数升高,最高时日病死率能够达到10%~20%。不管病情轻重,该病都形成一个死亡曲线,且常出现一个死亡高峰。如果发病鸡群及时进行治疗,有时不会出现死亡高峰,且经过3~4天病死率就会降低至正常水平。部分鸡群会出现一个小的死亡高峰,之后病死率会快速降低,大部分恢复正常。

该病的病程通常可持续5~7天,症状严重时能够长达10天甚至更久,死亡高峰之后一般不会出现复发,但也有少数鸡群会发生复发,需要加以警惕。

2.3 采食情况

在鸡群潜伏期阶段,即刚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采食就会出现不增料或者减料的情况,且采食量在表现出明显的支气管栓塞前驱期以及发病期始终处于不增料的状态,直至疾病的转归期(康复期)才会逐渐恢复采食,但是基本上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

2.4 继发感染

患有支气管栓塞的病鸡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新城疫以及气囊炎等疾病,并会由于心肺衰竭引起腹水症。当病鸡出现继发感染后,往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2.5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表现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精神不振,羽毛蓬松,眼圈内存在泡沫,眼睑变长,流出清鼻液,经过2~3天会出现伸颈、咳嗽增多、打呼噜以及发出怪叫声等症状,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少数会排出黄绿色的稀便。通常是体型中上等的病鸡发生死亡,且大多数肚皮朝上、两腿蜷曲。

3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气管内存在黄色黏液或者淡黄色的干酪物,气管出现轻度环状出血;80%左右表现出伸脖呼吸症状以及死亡的病鸡,支气管会存在明显的栓塞物,呈黄白色干酪物;气囊发生严重的气囊炎;肺脏基本没有病变;腺胃乳头基部存在轻微出血点;肾脏发生程度不同的肿胀,存在轻微的花斑;肝脏质地稍有变脆,有时存在黄白色的坏死灶,呈小米粒大小。

4 防治措施

4.1 药物治疗

方案1:第一个疗程,取1 g 5%的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与0.6 kg水混合,取1 g甘草颗粒与5 kg水混合,给鸡群同时使用以上两种药物,每天饮水6 h,连续使用4天。

第二个疗程,上午使用1 g 10%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于2 kg水混合,1 g板蓝根和大青叶颗粒与5 kg水混合,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饮水;下午取1 g 12%单硫酸卡那霉素可溶性粉与2 kg水混合,每天饮水4 h,连续使用4天。

方案2:上午取1 g 5%的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与0.6 kg水混合,取1 g甘草颗粒与5 kg水混合,同时使用以上2種药物,每天饮水6 h;下午取1 g 12%单硫酸卡那霉素可溶性粉与2 kg水混合,每天饮水4 h,连续使用3天。

4.2 加强饲养管理

4.2.1 调控温度、湿度适宜

温度控制:1~2日龄适宜控制在34~35℃,3~7日龄适宜控制在32~34℃,8~14日龄适宜控制在30~32℃,15~21日龄适宜控制在27~30℃,22~28日龄适宜控制在24~27℃,29~35日龄适宜控制在21~24℃,35日龄至出栏适宜维持在21℃左右。

湿度控制:鸡群10日龄以下时,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70%左右,更有利于吸收卵黄和避免发生脱水;大于10日龄时,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60%~65%。

4.2.2 日常管理

加强饲料管理,避免发生霉变。定期进行消毒,调控饲养密度适宜,避免发生应激,饲喂品质优良的饲料,并在其中加入多维,以提高机体抗病力,增强免疫力,尽可能减少发病诱因,预防发病。

4.2.3 合理免疫

鸡群要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主要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免疫检测条件,据此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合理免疫。

猜你喜欢
发病特点剖检变化发病原因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与诊治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关于鸡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关于生猪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
一例鸡新城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前胃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一例仔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