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维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一直鼓励着中国历代仁人智者主动担当、胸怀天下、下惠于民。
这份“兼濟天下”的情怀,不禁令人想起铭刻在国华纪念中学一块石碑上的一番话:“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写下这句话的人,是学校的创始人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
与骄人的地产事业相得益彰,碧桂园一直不遗余力进行的事业还有:通过发展公益教育改变贫困者的现状。从仲明助学基金到国华纪念中学,从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到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碧桂园的公益教育事业不仅堪称当代企业公益事业的模板,如今更是脱贫大计到了最攻坚时刻的一面有建设性的镜子。
作为广东省的顶尖学府之一,中山大学的一支大学生团队在2019年加入《南风窗》杂志社主办的公益活动“调研中国”战队,开展企业通过职业教育助力脱贫的调研,他们实地走访并调研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见证了一家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对于时代精神与公益实质的把握,体会到了学校与企业一同置身于社会的命运共同体之中所担负的责任、发挥的作用及作出的贡献。
2020年前要消除贫困,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2020年不是终点,是起点,是往昔的贫困人口全部走上靠正常的生产经营就不必再忍受贫困之苦的起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精准扶贫做得真正精准。教育,则是关键的一步。
2014年9月,深谙“知识改变命运”深刻含义的杨国强先生创办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正式开学。截至2019年,该学院已有三届学子毕业并全部实现就业。
随着“调研中国”团队在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调研展开,中山大学的大学生们了解到,在求学期间,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实行的是全免费教育,其中,不单免学费、教材费和食宿费,学院还为他们提供了服装费、床上用品费和寒暑假期探亲往返路费。
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贫困户的孩子提供了教育机会和就业方向,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渠道,这是从导向上对于扶贫事业的贡献。而让前去调研的大学生们真正理解杨国强先生在立校缘起中写的那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是来自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教学形式,即以专业岗位素养知识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三段式”教学模式指的是,第一阶段,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学生将用一年半时间学习理论知识。第二阶段,通过专业工作岗位群定向分流,用半年时间在学校强化训练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第三阶段,再用一年时间在碧桂园与所学对应的企业岗位实操锻炼。
学院大胆改革创新,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依托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集团的事业平台,采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体制,从企业中抽调学者型和专家型的高管当教员,让学生就近实习,在实战场景中掌握生产经营技能,完成了“毕业即就业”的社会任务。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院建立起了较为完整和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成果是显著的,从数据来看,学院正式公布的2017、2018、2019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三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超过80%,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个亮眼的成绩让“调研中国”团队认识了“扶志”与“扶智”必须共举。
从碧桂园职业学院的“三段论”模式来看,碧桂园向社会讲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扶贫是一项技术活,做好它的关键,要看企业的勇于担当和反哺社会的博爱精神是否具备落到实处的可行性。
碧桂园所探寻的职业教育之路,在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命运共同体中,三者通过紧密的联结,实现了校企共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职业教育扶贫效能的最大化发挥。
不仅如此,随着调研的深入,“调研中国”团队还发现,碧桂园集团与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基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共同目标,以校企共育、产教融合的形式,形成了浑然一体的企业与学院的“职业教育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之中,校企管理者及师生一方面组成了有共同目标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也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注入优秀企业理念与企业精神,形成了一个共享未来愿景的基本价值观,并能在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坚实的社会支持的发展共同体,成功地塑造了摆脱贫困、有操守、有信念、有社会竞争力的“职业教育共同体”新人。
构建“教育共同体”为什么如此重要?“调研中国”团队在调研时发现,如今,职业教育的问题是复杂的。举例而言,它可能是原生家庭的缺失、学生个性等先赋性差异等,导致学生难以融入学校的问题;可能是人才技能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导致学生难以就业的问题;可能是企业作为营利性市场主体,在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时,如何进行投资激励的问题;还可能是与“985”“211”毕业生等外部环境的互动时,职业教育的学生身份认同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碧桂园在构建职业教育的培养皿这个过程中,它不仅是办校主体,一个知识的授予者和传播者;不仅是用人单位,提供千千万万个就业的机会;它更是受教育者的激励认知和精神动力。而这最后一项恰是碧桂园教育扶贫模式的要义所在,要做到这一项,不仅是要求企业做好“三段论”等教育模式的建设,更是需要一种充满着耐心的专研精神。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校团委老师在“调研中国”的大学生团队的访谈中提到,因为学校的学生是贫困生为主,刚进校时在自信心会有一些缺失,包括日常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达到“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所需的领导力,学院开展了国旗下演讲、轮流演讲台演讲等种种社团活动。学院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最起码要站到演讲台上,去做一个自我的展示。
相比于灌输知识、磨练技能等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以“演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让来自中山大学的“调研中国”团队感叹道,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德技兼备、高薪就业、全家脱贫”高定位主导下的培养模式,意在让学生们一毕业便具备相应岗位的工作才能,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在就业市场中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事实上,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367名2019届的毕业生不仅全部落实就业岗位,其中,301名同学成功获得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岗位,占比达82%;甚至有17名学生毕业就获得了万元月薪。
在訪谈中,很多毕业生也提到现有的薪酬很大程度上不单满足了自身,还有来自家庭的经济期待。比如,已毕业的D同学告诉“调研中国”团队:“现在毕业工作了一年多,不需要和家里拿钱。然后自己也能有点积蓄,家里如果需要的话,也能拿得出来。”
换句话说,碧桂园所探寻的职业教育之路,在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命运共同体中,三者通过紧密的联结,实现了校企共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职业教育扶贫效能的最大化发挥。这样做的目的,切中了传统职业教育培养的“低层次”职业技术人员普遍薪酬不高、就业市场饱和、缺乏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痛点,从源头上实现了职业教育在输出端的高成效,提升了教育扶贫的实践效能。
从社会意义上来讲,在对职业教育普遍持有怀疑情绪的当下,碧桂园的职业教育经验以卓越的创造力、高效的组织力和有效而灵活的资源配置能力,重新塑造了“教育—就业”的局域生态,为职业教育杀出了一条新路,为中国的教育扶贫事业做出了值得效仿的样本。
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基本已是现代社会的一桩共识。但公益事业并非获得区区的成就感,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想要脚踏实地的做公益之事,企业须“ 积跬步、聚小流”。碧桂园在职业教育上的探索则深刻地洞察了这个奥义。
无论是职业教育扶贫的探索,还是资助“调研中国”公益活动,碧桂园深知,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走不远。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宗旨是对贫困学生实施“德技兼备、高薪就业、全家脱贫” 的目标培养,让中国的贫困学子能借助社会资源,加速奔向脱贫的生活,奔向富足的人生,并且不仅要救贫困家庭于一时,更要帮助改善他们焦虑发急的源头,实现教育脱贫的可持续性。这样的定位与成效离不开碧桂园基于社会现实与实践经验的明智决策,更离不开参与教育扶贫的建构者们想要勤勤恳恳探索可持续脱贫机制的社会责任感。
碧桂园对职业教育的探索之路仍在继续。201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月后,碧桂园牵头并携手清华大学以及一批职业院校共26家校企,搭建了“智能建造产教融合联盟”(简称“产教联盟”)。杨国强先生表示,“产教联盟”将与企业、学校合作共赢,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扶贫之路已经整整走了20多年,碧桂园的愿望一直很朴素,希望每一个寒门学子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在践行公益事业的过程中,碧桂园终保持着踏实肯干的初心,正如碧桂园集团所提倡的那样:“希望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
同样地,在《南风窗》杂志社以鼓励和资助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公益项目“调研中国”中,碧桂园再次与《南风窗》携手为大学生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培训,建立了青年大学生接触、发现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渠道,营造探讨实际社会问题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提高社会创新意识与能力。
无论是职业教育扶贫的探索,还是资助“调研中国”公益活动,碧桂园深知,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走不远。从碧桂园为中国青年人发展的种种公益实践中,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反哺社会可能的一条出路—遵循最浅显朴实的道理,真诚地开辟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