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B梦
当代管理学教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说过:“在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经济危机里,‘罪魁祸首们也往往是之前经济盛世中的‘英雄。”
这话用在当今的科技巨头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像苹果公司,在2018年成为世界首个市值1万亿美元的公司。它有多少现金储备?最新数据大约是2100万亿美元;当然债务也不少,近1100万亿美元。过去十年里,苹果公司将大量闲置资金投放于离岸债券投资组合之中。不止苹果,其他富可敌国的科技公司都这么干。
为啥说科技巨头这么干就危险?因为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候的事情如出一辙:利率降低,银行家们大量注入低息资金,试图推动经济复苏。但主要受益者却是大公司:它们借机获取低息资金,用以回购股份,支付红利。该举措刺激股价回升,却并未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这些公司的市值要么超过1万亿美元,要么接近1万亿美元,早已超过了最大的银行和投资公司。
据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瑞士离岸账户中存储的1万亿美元公司资本,大部分來自科技公司。而其中的80%集中在10%的公司手中,苹果、微软、思科、甲骨文以及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赫然在列。这些资本大部分并不是现金,而是债券,其中一半是公司债券。
在低利率的环境下,这些巨头公司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发行廉价债券并买入其他公司的高收益债券。为了获取高回报与利益,它们一股脑仿效银行,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新公司的债券发行,并且做法也跟摩根大通银行和高盛没啥区别:为公司投资保驾护航。
它们有银行之实,无银行之名—所以根本没法准确追踪它们的投资对象的动向、投资方式以及市场变化。
如果新危机来临,以苹果为例的科技力量所导致的通货紧缩(其以压低价格的方式)可能会更加难以应对。科技公司压低产品价格,而与科技相关的通货紧缩则是长期低利率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们压低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工资。
金融大鳄和科技巨头过于相似,它们都信奉公司至上论、秘密性、复杂性以及规模化。像2008年之前华尔街就鼓吹这样一种观念:有利于金融行业的才是有利于经济的。而最近,科技巨头们也在用同一套话术说服我们。
更可怕的是,这两个行业都不会承认它们在给人们洗脑,更不会为所谓的“创新失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