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琳
当今世界的竞争焦点是科技与知识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相关人才的引领。企业发展必须具备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和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应排在第一位。无论是地方发展还是产业振兴,都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和发展,因此,人才培养无论是作为地方政府还是跨境电商企业,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政府、学校、企业、社会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破解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难题。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也是社会工程,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多资源综合施策,并且在人才交流、人才呵护与发挥人才作用上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地方特色、适应本地工作环境,具有广泛视野和开拓进取精神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既要培养出,也要留得住,还要用得好,随着长春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吉林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创新驱动战略做出三大部署:互联网+、“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这三个部署同跨境电商行业都有高度关联,政府工作报告将“设立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列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工作项目之一。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进口博览会的顺利召开,昭示跨境电商行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施行,同日调整了跨境电商产品零售进口的相关税收规定,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带来重大政策利好。
表1 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主要数据单位:万亿元
表2 2012-2018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
2018 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交易额又上新台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海关通过系统验放的进出口商品(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为1347 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出口商品额为561.2 亿元,增长67%;进口商品额为785.8亿元,增长39.8%。与2017年相比,出口提速明显,增速提高了25.7 个百分点;进口仍占总额的55%以上,但增速有所放缓。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子商务工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保驾护航,全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增长连续3 年大于30%,今年1~8 月,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交易额达到11.7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首批跨境电商直购进口商品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通关放行。从“只出不进”到“可进可出”,标志着吉林省跨境电商进入2.0时代。
一是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急需建立,二是在线支付环境需要更加安全,三是本地知名品牌化少,四是有仿货,五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缺口巨大,六是观念、基础落后。七是创新能力弱。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起步晚、基础差、数量少;高校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很少,向本地输送的毕业生少;由于东北经济发展慢、待遇低,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的少,受东北地区人口基数下降、人才外流影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地方政府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政策不积极;跨境专业课程和体系设置不合理,导致从业人员难以满足企业需求;高校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常常出现“无理论知识”“无实践经验”“无实训操作”的“三无”问题;政府和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一些培训,多数是针对较高级人才,数量有限,效果不明显;社会力量参与低,多以营利为目的,形式大于内容;企业培养员工投入少,校企合作不紧密;缺少实训基地。
跨境领域对应人才缺口约450 万,以30%增长率增加,87%电商存在人才缺口,大规模企业比去年增加12%。满足企业运营的仅占25%。其人才需要特征主要是岗位需求、专业需求、专业技能、学历和素质要求几个方面。
专员岗位需求:网站平台设计、网络运营与推广、品类销售及上架、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广告设计、售后服务和客服。
专业需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技术、英语、小语种。
表3 专业技能
表4 学历要求
表5 素质要求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政府、高校和学术团体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都有了具体的动作。商务厅、吉林省教育厅联合阿里巴巴集团的“百城千校百万英才”跨境电商人才培育项目落户白城师范学院;首届吉林省青年农村电商人才训练营暨农特产品网销大赛颁奖活动在通化隆重举行;由吉林省电子商务学会主办,长春光华学院与长春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吉林省电子商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高级研修班在长春开班;由吉林省商务厅主办,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与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协办的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年会暨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员大会在长春举行。
本文从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和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特征入手,针对吉林省当前人才的培养问题,对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分析。
第一,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引进和培养人才政策。一是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引进和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方面的政策,积极培养和引进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人才,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空间,提升人才,留住人才。制定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标准,让符合“吉林省人才新政18 条”的高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优先享受有关条款所规定的待遇。二是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基地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科学布局,注重功能和培训效果。可以企业自建、政府筹建、社会共建。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园与高等学校和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络,做好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三是积极组织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培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进修,财政要给予一定数额资助。四是鼓励不同层面的跨境电子商务学会建设,组织和承办高质量的跨境电商前沿知识论坛。对于不同规模的跨境电子商务学会财政给予其一定数额的配套资助。五是开办跨境电子商务或相近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六是实施电商人才港项目和平台建设,连接企业、连接院校、连接政府、连接研究机构,把跨境电商的关键节点贯通。七是鼓励省内高等院校为跨境电商企业定向培养和输送跨境电商人才。八是根据需求开设跨境电商研修班,邀请知名学者和著名品牌企业开设相关课程。九是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认证体系。十是做好跨境电商高端人才储备库。
第二,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培养优秀人才。一是设置跨境电商专业。针对跨境电商企业需求设立跨境电商专业,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专业里设置跨境电商方向。二是改善课程体系。在构建跨境电商课程体系上,实行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课程设置,要注重国际商务贸易、跨境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信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掌握跨境电商知识体系,做到目标明确,环节紧扣,学以致用。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训相结合机制。外部引进熟悉主流跨境电子商务流程的实际操作人员,以及相关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内部要对现有的教师队伍和从业人员进行前期培训,丰富其知识储备,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四是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设施、设备与技术。五是创新创业指导。针对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实际操作课程设置,开办一些跨境电子商务创业比赛内容,以应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旋律,为学生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做好知识储备。六是建立实训基地。学校在专业课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内容的设置,输送学生到相关企业、相关部门参与跨境电子商务各个环节的工作实习,包括跨境物流、检疫检验、移动支付、报关退税等内容。
第三,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数据库与跨境电商行业协会的作用,及时反馈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情况,引导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训。
第四,跨境电商企业要在人才上下功夫。按照“互联网+”思路,提高跨境人才培养比重。在与学校签订人才“订单”时,要注重超前意识,同时做到爱护人才,关心人才。
第五,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资源紧缺孕育商机,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专门机构、电商培训公司以及传统人才培训进入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市场是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