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春,刘芳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此种疾病一般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1]。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因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轻、对脊柱的力学结构影响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椎间孔镜手术中,应连续向患者注入大量冲洗液,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使用清洗液时,会带走患者体内大量热量,导致患者醒晚、术后寒战、体温不适等[2]。手术室温度和运送病人时的环境温度低,以及手术过程中消毒剂的挥发造成的病人体温下降,甚至术中使用大量的室温灌洗液非常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引起低温[3]。本文旨在研究全麻椎间孔镜术中运用充气温毯加温对病人体温的影响。
选 择我院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50例骨科择期全麻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腰4-腰5节段患者22例,腰5-骶1节段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为17例,女性为8例,年龄为32~56岁,平均(40.5±0.6)岁;对照组中男性为15例,女性为10例,年龄为34~57岁,平均(40.5±0.9)岁。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两组病人均进行全麻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病人取俯卧位。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将硅胶体位垫上覆盖充气式全身温毯,连接温毯机并从麻醉诱导前开始持续吹入加热的气体,直至手术结束,病人离开手术室,温毯机设置温度为38℃;手术过程中病人覆盖棉毯。对照组在硅胶体位垫上不做任何处理,除给病人覆盖棉毯外不采用任何加温措施。手术过程中两组其它部位的覆盖方法相同。两组手术间室温均维持在22℃-25℃,全采用等室温的生理盐水做冲洗液。使用鱼跃温度监测仪监测病人额头温度,室温值直接从手术室监测仪上读取。
手术过程中对两组病人入室体温、麻醉后体温、手术30min、手术60min、以及手术结束五个时间点的体温值进行测量与记录,采用双人核对数值。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病人入室体温、麻醉后体温的检出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30min、60 min手术结束,观察组患者体温检出值分别为(36.6±0.7)℃和(36.6±0.5)℃以及(36.6±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对照组内对比,病人入室体温、麻醉后体温均显著手术30min、60min、手术结束体温(P<0.05),而观察组内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患者体温变化对比表
从两组病人的体温数据变化可以得出,观察组从病人入室到手术结束体温值的变化不大,而对照患者的体温值随着手术时间的不断延长出现了下降并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时55.5%出现了轻度低体温。
人体核心温度的正常范围是从36.5到37.5℃。临床上,温度在 34℃到36℃之间被定义为轻度低体温[4]。研究表明,低温不仅影响凝血,还会增加伤口感染,延缓术后恢复。病人体温过低的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因素是操作过程中未加热的洗涤液吸收过多,导致中心温度下降。低温洗涤液引起体温下降,导致血小板功能紊乱,凝血时间延长,导致术中出血[5-8]。但使用保暖毯减少了外界刺激,皮肤不再感到寒冷,病人舒适度提高,对护理质量相当满意,这也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体现[9]。
综上所述,在全麻椎间孔镜术中运用充气温毯加温在预防低体温、寒战和稳定围术期体温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