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惠斌 王晓蓉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河南·洛阳 471000)
体育锻炼不仅是强壮体魄,也是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教师的职责,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友好,相互善待,团队合作精神,是相伴一生的健康美好愿望,学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健康习惯,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以顽强意志持之以恒的坚持在校期间每天至少要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从爱好下手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观念和养成正确锻炼的办法,运用体育锻炼来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行为良好习惯的形成。
常言道,饭前喝汤苗条健康,南方人普遍瘦一些,北方人肥胖较多一些,胖瘦多与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影响关系,与健康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联,保持正常体重,良好的饮食加上适当运动对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健康生活习惯促进了学生学会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体育比赛规则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养成终身健康行为良好习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研究者对监狱有暴力倾向的犯人日常行为作过研究表明,犯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满嘴脏话连篇,具有极大的暴力倾向,看见谁都觉得不顺眼,经常打架斗殴,可是在体育比赛中出现有趣的现象,即使有身体接触冲撞对抗,也没有发现犯人与比赛对手有任何过激行为出现,也没有发现犯人因不满而发生争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体育项目比赛都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任何人都要在比赛中遵守,否则就没有任何人愿意与你一起玩游戏了,这就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体育锻炼是不分国籍、种族、肤色、性别、年龄等都可以参与其中。
如果学生对体育锻炼习惯失去了爱好,那么教师再用心教,学生还是无法彻底把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行为。重视培养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习惯养成,长期以来教师遍及重视的是让学生把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和和体育基本知识,并不重视学生锻炼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爱好和情绪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为目的,只有能够形成科学的体育锻炼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称得上良好体育锻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关键因素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言传身教,事必躬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目标和模仿目标,教师动作技术的正确、办法的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动作的正确性与标准性。在培育学生体育锻炼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外因要经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只要将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变被迫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真正养成科学体育锻炼健康行为的良好习惯。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激发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爱好,又具有良好的学习情绪和锻炼行为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情绪、丰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地身体锻炼的办法,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日子的一种需求,成为一种健康行为良好习惯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启蒙和桥梁作用。而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以及体育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奠定基础不可缺少的主要途径,对养成终身体育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主要任务,也是每天的主要活动,成绩的好坏与大脑的工作效率有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体育锻炼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工作学习效率能得以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健康的行为良好习惯意识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的认识,体育锻炼健康行为的良好习惯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让学生长期坚持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以达到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的目的,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不进行锻炼,强的会变成弱,经常有规律地锻炼,弱的可以变强。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使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形成。体育锻炼能使人产生存在感和心情愉快的体验,体育锻炼对于个人的自信,自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降低紧张与焦虑情绪。体育与个性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体育锻炼可以对良好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现代运动心理学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会逐渐减弱,最后平静下来。引导培养学生将终身体育锻炼健康行为的良好习惯思想贯彻到实践中,也是培养学生规律性的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形成过程。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同样的运动能力而不同的锻炼方法,所导致的锻炼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炼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炼方法用到课外,从而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使之形成正确的技术定型,不仅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还能及时培养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使之持之以恒,养成规律性体育锻炼健康行为的良好习惯。
有些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或无法控制的,要满足人们健康的所有条件,让其达到理想的状态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通过人们自身的努力和学习,培养和发展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来避免的,在现有的健康状况条件下提高健康行为的良好习惯水平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现在生活中,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就是行为良好习惯,人们可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整,健康行为是良好习惯的保障,健康状况好,行为良好能力就强,反之,行为良好能力就弱。良好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人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间接的作用。人们的运动能力由于不同的锻炼方法,所导致的锻炼效果也有不同,所以用一定的措施约束,按照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锻炼学生,科学地把握体育锻炼的负荷量度。让学生在兴趣中实践,真正喜欢和掌握1-2种运动项目,在实践中找到体育锻炼的乐趣,给学生的终身体育健康行为良好习惯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选择实用性大的健身跑、游泳、健身操、球类、武术等,使学生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自己有兴趣,有特色的终身体育项目和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技能,形成身体锻炼的正确良好习惯养成,达到终身受益。激发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行为良好习惯,兴趣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感到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达到体育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的形成。
体育锻炼良好健康习惯是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良好健康习惯,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坚持进行每天至少要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当学生体育锻炼良好健康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际,不断提出新要求,使之逐步得到提高和巩固。
总之,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根本,能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形成奠定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在学校体育中确立终身体育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意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体育锻炼健康行为良好习惯为主导的思想,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全民健身的现实需要,把形成体育锻炼良好健康习惯意识确确实实落实在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个学生终身受益,即学校体育对学生养成享用终身的良好体育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从最初了解一点体育项目的动作结构,到能够熟练把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技能进行锻炼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体育锻炼行为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要紧紧抓住这个过程进行培养绝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