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水平
核心素养能力,是一个概述词,放在不同的学科中,它的含义也不同。数学核心素养能力指的是,学校在培养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素质、品德的培养。核心素养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且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1]。
和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不同,随着核心素养能力在高中数学微课教学中的融入,高中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变得相对简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核心素养教育,是将传统教育中,教师“一家独大”的课堂模式转换成学生参与的“百家争鸣”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微课是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微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能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中学习到更多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的时候,可以提前给出问题,然后通过问题和微课视频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已知条件重量A和C,咖啡B,C∈D,学生需要求证的问题是(A+D)/(B+D)>A/B,问题有了,然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下提前制作好的视频:小明今天买了A克的糖,然后将A克糖放到了咖啡中,A克糖在咖啡中溶解后,得到了甜咖啡B;如果小明喝了一口甜咖啡,然后觉得不太甜,又放了C克的糖。教师问:“大家说说现在这杯咖啡的甜味,和没放C克糖的咖啡比,味道是变甜了还是变苦了?”学生回答道:“甜了!一定比之前的甜!”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甜咖啡更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为了给出教师正确的答案,就会对刚刚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在学生讨论出结果以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纠正和讲解,让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内容掌握得更加深刻。
在当下社会,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飞快,数学学习也从课堂走到学生的生活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微课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和见解。例如,教师在自习课或数学课程轻松的时候,可以通过以微课的形式,制作一些和数学相关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增长学生的数学见识。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著名数学家的趣事,例如,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小时候,是一个特别爱玩爱思考的孩子,在城郊玩耍的时候,看到高大的石马,就想着给石马秤称重;后来在学习珠算的时候,它还对传统的“留头法”和“留尾法”进行了改进……学生在看完这些故事以后,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课外数学知识,还可以让他们改善对数学枯燥、无味的态度和看法,能促进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2]。
对于高中生什么最重要?复习知识最重要。尤其高三学生的日常学习内容基本上由复习贯穿了整个学年的课程,复习对高中生十分重要。而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如学生可将之前教师讲解的视频内容进行反复学习和对比,增加自己对旧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复习“集合”知识内容时,可以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和运用课程单独拿出来进行复习,同时,对于集合中的特殊情况也要进行复习,如全集和空集。此外,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在运算的时候,非常容易将两个知识点混淆,因此,可以将它们进行综合复习,既寻同也存异。
微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声音、图像,也可以是文字、图片等方式。微课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加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为高效课堂下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