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重庆市合川区狮滩镇中心幼儿园 重庆 401520)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其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家园携手,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家园共育的目的。然而,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思想状况、对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种家庭教育。有效开展家园共育是建设高质量农村幼儿教育的关键。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要使家长认清他们在教育孩子上的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
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物质环境指适宜于幼儿发展需要的玩具、图书、活动材料、活动空间等。精神环境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气氛等组成。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环境,都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应让每一个家长了解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工作;认清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从而进行指导,促进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各班推荐1-2名关心班级、热心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担任。幼儿园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汇报工作计划,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委会了解幼儿园,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带动作用,帮助和监督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
家长学校的活动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有专家讲座、专题讨论、保健知识宣传、家长育儿经验分享等。
亲子活动的内容有联欢会、运动会、主题活动等。幼儿园通过亲子活动,增加了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的机会,幼儿开心,家长高兴,同时也为幼儿、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互动空间,加强了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
可以根据教育需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家长会。笔者所在幼儿园一般有以下形式的家长会:工作布置型,专题讲座、专题研究型,活动筹备型等。
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幼儿在园生活情况,感受与孩子同活动、同游戏的快乐,使我们与家长的距离更近、更亲。
问卷调查的内容涵盖幼儿园管理、教学、伙食、卫生保健、班级服务质量等方面。家长问卷调查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更好地教育幼儿提供了可贵依据。
面谈和家访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家园沟通方式。利用每天入离园时间与家长进行直接交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重视,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同时,访谈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及家庭教养氛围,拉近了家园距离,有助于良好家园合作关系的形成。
《家园桥》是我们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窗口和载体。利用它向家长介绍幼儿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宣传一些家庭教育经验,告知家长幼儿一周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一些事项等。
在《家园联系册》中,教师通过每周填写幼儿在园发展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也通过《家园联系册》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以达到家园教育同步。
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教师随时记录孩子在园的表现、行为、趣事,以及教师通过某件事对孩子的进一步了解。家长通过幼儿成长档案,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发展,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而在教育孩子上产生共鸣。
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及时把新的信息在网上公布给家长,如每天教学内容、近期活动通知、幼儿活动照片、幼儿食谱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随时感知幼儿的成长、进步。
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还有不少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开诚布公地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消除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
家长群体中有不同年龄、不同知识、不同性格层次的家长,老师应做到分类管理,见到不同的家长讲不同的话,遇到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
大多数家长都非常尊重老师,体谅老师的工作,但也有些家长会提出无理要求。面对情绪激动的家长,首先要稳住家长的情绪,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切记,不要急于解释。
教师对犯错误的幼儿要采取正确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发现幼儿犯错误不急躁,冷静地帮助幼儿分析过错,使幼儿明白自已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对调皮捣蛋、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教师则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家长告状,要静下心来和家长单独面谈,向家长介绍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分析出犯错的原因及应采取的解决办法。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
留意电视、报刊、网络中的教育知识,学习专业幼教人士解决问题的技巧,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掌握更多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这样家长自然会对幼师产生信任。
家园共育是当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共同的目标,家庭和幼儿园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