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梅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重庆 404707)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革新,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还衍生出一些先进教学手段。互联网+教育是伴随多媒体和网络普及又新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能够扩大教育的视角,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师不仅可以把互联网运用在课题教学上,也可应用于发布检测题和答案等诸多方面。化学是一门概念、抽象型自然学科,为了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灵活应用互联网+教育,众多教育工作者正在潜心研究与创新[1]。
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科技,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改革创新有强大的助益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展示、微课与视频的应用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上述授课模式能够改变课堂氛围,可把单调乏味的课堂转变为色彩丰富、动感十足、内容趣味感强且易于互动交流的形式,不仅更富有吸引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也可以和同伴、教师进行信息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课堂解惑方式和自己做课堂主人的感觉能让学生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产生探究意愿并积极采取实践行动,能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受到多种信息的刺激而变得更加敏感和活跃,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化学课堂有了更好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很多学校都不建议化学教师做危险系数较高的化学实验,而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化学实验的过程较为精准、详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且实验步骤、沉淀的颜色及气体的产生等细节都能展示得非常清晰。教师可适当添加讲解甚至反复回放重难点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填写实验报告,教师从中了解学生对实验信息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释疑或指导,多媒体课件上既能观察颜色变化,又能观看动态视频,教学情境更吸引人,更清晰易懂。
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任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和掌握的知识点,具有针对性和重点突出等特点。在“互联网+”时代,高中化学教师可借助教育平台布置自主任务,使学生自主完成教学目标。例如,讲授“碳的多样性”时,教师可以借助教育平台完成教学任务。上课伊始,教师利用教育平台布置本节课教学任务,首先,将一些提前查阅的关于C60、石墨、金刚石模型及用途通过教育平台展现给学生,使其据此明白同素异形体概念,然后进行分组,让他们自主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最后完成本节课总结任务。借助网络平台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碎片式学习内容、过程及素材等以视频形式展现出来,可包含教学设计、课件、反思、练习等内容,因时间短、内容少、主题突出等特点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青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将化学知识点以微课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其快速接受知识,学到新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可结合微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展开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讲授“物质的量浓度”时,教师可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完成教学。上课伊始,教师将提前制作完成的初中知识“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本节课知识点“物质的量单位和浓度计算方法”微课视频用智慧教育平台发送给学生,使其通过观看视频将两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方便记忆与区分。此外,在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教师可根据视频内容,提出几个简单问题供其回答,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模式展开讲解[3]。
高中化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需要通过习题巩固已有知识,再加上反应方程式复杂、内涵深、联系广等特点,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网络平台查阅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学生的做题正确率针对性地讲解,突破重难点内容,进而减少课下学习时间。例如,讲授“氯气”一节时,教师可借助教育平台完成教学。在讲授完氯气化学性质后,利用教育平台将以下4道选择题展现出来,规定学生在10分钟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平台统计数据。例题:1.不法商贩常通入适量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贩卖给消费者,下列哪种试剂可以辨别饮用水是自来水还是桶装水?2.与氯气反应点燃时能够产生白烟物质的是哪个?3.氯气泄漏后,人们采用的安全措施中哪个不正确?4.将氯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可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下列哪个?(选项略)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一一进行解答。
总的来说,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能通过巧妙运用互联网+教育布置自主课堂任务,实现学生主体地位,还能利用教育平台将微课引用到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也能运用教育教学平台实现现做现讲,有效把握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