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陈 怀,金明德*,徐仲航,房学东
(1.公主岭市中心医院 胃结直肠外科,吉林 公主岭136100;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胃肠结直肠外科,吉林 长春130033)
患者,女性,71岁,因“排便习惯改变2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至5-8次/分,大便不成形,色黄,无便血及脓性物,伴里急后重感,无明显腹胀、腹痛,近1年自行“美沙拉嗪”治疗,症状可缓解。入院前4天查肠镜提示:直肠绒毛管状腺瘤。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查体:胸膝位直肠指检:进指约4 cm可触及一巨大肿物堵塞肠腔,质软,活动度可,无触痛,退指无血染。辅助检查:肠镜提示:循腔进镜80 cm达回盲部,距肛缘4 cm见一新生物阻塞肠腔,表面有大量粘液附着,表面呈绒毛状。病理回报:(距肛缘4 cm)绒毛管状腺瘤。入院查结肠增强CT:直肠中上段占位性病变,考虑直肠癌可能性大。直肠增强MRI:直肠中上段肠壁局限性增厚,呈结节状改变突向腔内,呈稍短T1及等、稍短T2异常信号,压脂像低及稍高信号,不均匀强化,下缘距肛门约5.4 cm,最大层面病变长约7.2 cm,外壁尚光滑,病灶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肛肠彩超:截石位7点-3点方向,直肠肠壁近半环周弥漫性增厚,粘膜及粘膜下层层次不清,肠壁层次不清,肠腔侧欠光整,肌层及外膜层次尚清,病灶下缘局部呈“菜花状”向肠腔内凸出,大小约40 mm×54 mm×30 mm,形态欠规整,内部回声欠均匀。提示:直肠肠壁弥漫性增厚,直肠隆起性低回声,不除外腺瘤CA变。于我院复查肠镜提示:距肛缘4 cm-13 cm处可见一不规则隆起型肿物,几近环1/3周。肠镜病理回报:(肛缘4 cm至13 cm处)绒毛状管状腺瘤,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于2018-02-02全麻下行经肛门直肠肿物切除术,肿物位于直肠前壁,大小约10 cm,术中送检快速病理回报:绒毛管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切缘阴性。术后病理:(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肿瘤体积8.5 cm×7 cm×2.3 cm,标记(上、下、左、右)切缘及底切缘均未见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本病例中,患者直肠肿瘤巨大,虽然术前2次行肠镜检查均提示绒毛状管状腺瘤,未见癌变,但直肠超声、结肠增强CT及直肠增强MRI均考虑直肠癌可能性大,仍高度怀疑局部癌变可能。影像学资料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决定行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目前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推荐直肠癌局部切除的标准包括:肿瘤占肠壁周径< 30%;肿瘤直径< 3 cm;切缘阴性(距离肿瘤> 3 mm);肿瘤活动;距肛缘8 cm以内;T1 期病变;内镜下切除的息肉,伴有恶变或病理学无法明确诊断;病理高、中分化;无脉管瘤栓或周围神经浸润;治疗前无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证据[1]。有报道称[2]:50-90%接受低位前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出现低前路切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尿、排便及性功能障碍。与直肠癌全肠系膜切除术(TME)相比,局部切除直肠癌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对于T1期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3,4]。术后病理回报:(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局部切除已可达到根治目的。
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具有潜在的恶变倾向,有文献表明:70%-80%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演变而来[5,6],腺瘤越大,异性增生的程度越重,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的风险就越大。
目前,筛查及切除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为结肠镜,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并早期对结肠镜下发现的息肉行摘除术,可以使大肠癌发生率降低76%-90%,大肠癌病死率降低90%以上[7]。常用的大肠息肉切除方法有:①高频电息肉切除术,主要适用于有蒂息肉及直径 <2 cm的无蒂息肉。②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适应于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1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直肠类癌(直径<1.5 cm)、良性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间叶源性肿瘤等。但对于直径大于2.0 cm的较大病灶常需多次分片切除,导致标本破碎而无法提供详细、准确的病理组织学评估[8]。此外,腹部CT及MRI亦是诊断大肠息肉的常用方法。对于>5 mm结直肠息肉,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于肠镜差异不明显[9]。直肠绒毛管状腺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平扫T1WI上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10]。
综上所述,对于直肠良性肿瘤及T1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可达到与根治性手术相近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损伤较小,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直肠肿瘤患者是否行局部切除手术,需要在术前做好准确的术前评估及临床分析,且需进行规范的术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