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席伟,王佳,甘朝刚,杨毅坚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淫羊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小蘖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Maxim)、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pubescens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Maxim)的干燥叶,以箭叶淫羊藿为主,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除山东)、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等省,本品气微,味微苦。药性具有辛、甘,温。归肝、肾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淫羊藿主要含有朝藿定A、B、C、宝藿苷I、淫羊藿苷(ICA)等黄酮类成分及多糖、木质素、苯酚苷、生物碱等,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药效成分[1]。淫羊藿药理成分复杂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年关于淫羊藿在男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古代医学中没有少弱精子症病名,一般将其归属于“精冷”“精清”“精少”范畴。俞佳等[2]统计分析鲍严钟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用药规律,发现淫羊藿是临床处方中高频核心药物(使用频率>10%)之一。郝建军[3]认为肾精亏虚易致男子少精之症,是本病基本病机,采用自拟生精种子汤加减,方中以淫羊藿填精益髓,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简百录等[4]则依据“肾藏精,主生殖”理论,采用补肾养阴调精之法,以自拟生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60例,以左卡尼汀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精子各项指标明显提升,总有效率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易》即有“妇孕不育”的记载,并认识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云:“男子脉浮弱而湿,为无子,精气清冷”。现在多认为男性生殖功能与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密切相关,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导致男性不育。正如《医述》所言“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而施,各有所宜。故凡寒者宜温,热者宜凉,滑者宜涩,虚者宜补,去其所偏,则阴阳和而生化着矣”。张仁荣[5]挖掘分析崔学教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处方用药经验,共纳入497张处方,在总共175味药中,淫羊藿使用频次达289次,在所用药物中排第4。冼峰[6]运用淫羊藿颗粒治疗51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4.1%。除此之外,免疫性因素也是男性不育常见病因之一,徐福松认为本病病机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病位在肝肾,其次在脾。李锡主[7]运用徐福松辨证之法,自拟精免泰汤以淫羊藿等补益肝肾、活血行气利湿,9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疗效确切。
又称“淋症”“遗溺”等,以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以及尿后滴沥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应于西医的前列腺增生症(BPH),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文献研究显示,淫羊藿为治疗BPH使用频率最高的补阳药[8],其复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吴佳寅[9]采用自拟益肾通淋汤治疗60例,许正国[10]采用益肾化瘀通闭汤治疗43例BPH,均有效改善症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含淫羊藿中成药制剂在治疗BPH方面同样疗效显著。倪红辉[11]使用前列癃闭通片治疗45例,陈其华[12]使用自拟益肾通癃胶囊治疗28例良性BPH,结果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膀胱残余尿,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最近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在25%~40%之间[13]。淫羊藿水提取液 (HE) 具有明显的表面麻醉作用可用于外用治疗,张士更[14]等将96例原发性早泄患者采用淫羊藿水提取液与利多卡因凝胶对照治疗,结果在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CIPE-5评分量表评估结果、性生活满意度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且淫羊藿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淫羊藿作为传统补肾壮阳药,在阳痿的治疗中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张硕等[15]统计分析治疗阳痿病的古方、名方和验方,在纳入的776首处方中,淫羊藿使用频次达198次,排在最常用药物的第5位。崔学教通过温肾化瘀通经辨治阳痿,用淫羊藿中药复方取得良好效果[16]。王玲玉[17]采用自拟温肾活血方治疗75例,总有效率为89.34%,效果优于龟鹿补肾丸。柯明辉[18]运用复方仙灵脾联合伐地那非治疗阳痿,结果在性欲、性交满足感,全身症状方面优于单用伐地那非。
古代中医学中无此病名,一般根据症状将其归属于“心悸”“不寐”“脏躁”等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五八, 肾气衰……八八, 天癸竭, 精少, 肾脏衰, 形体皆极, 则齿发去”,提示天癸耗竭是本病根本病机,临床治疗多从调补肾之阴阳为主。吕双喜[19]等通过数据挖掘也发现脾肾阳虚、心肾不交是最常见的两个证型,仙茅-淫羊藿也是最常用药物组合之一。在治疗方面,王燕平[20]用自拟益肾填精汤治疗76例男更患者,在症状方面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2.11%。金东明[21]运用二仙汤结合针刺治疗,患者症状及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性欲增强,血清睾酮水平增加。
淫羊藿复方应用于临床治疗少弱精子症和不育症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相关动物实验对于淫羊藿单体的研究为其提供了现代药理学的理论支持。淫羊藿总黄酮(TFE)可提高生精障碍小鼠睾丸、精囊腺以及附睾指数,升高血清睾酮水平,增加睾丸内初级精母细胞和处于G2/M期的精原细胞数量,使睾丸内成熟精子增多,进而显著提升外周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22]。通过抑制自然衰老大鼠生精细胞的凋亡,维持生精小管正常结构和形态[23],上调Sertoli细胞分泌因子的表达[24],抑制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来预防睾丸损伤[25]来改善睾丸生殖功能。淫羊藿苷(ICA)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促进睾酮分泌增加,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睾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ROS)水平,从而减轻睾丸内氧化应激状态,减少精子DNA损伤和精子凋亡,维持精子正常形态[26-27],通过下调TGF-β1与Ⅳ型胶原途径,增加睾丸中SDH、ACP、γ-GT、LDH活性,减轻睾丸损伤[28],有利于生精功能的恢复。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调节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和合成而保护睾丸组织[29],调节P450arom活性来增加间质细胞分泌E2[30],通过ERK1/2通路[31]促进支持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来调控睾丸组织生精功能防止精子DNA损伤。
作为传统补肾阳中药,淫羊藿对于勃起功能障碍疗效确切。睾酮和一氧化氮(NO)水平传统上被用作性功能的指标[32]。现代药理研究发现,TCA可调控一氧化氮合酶(NOS)释放NO,激活NO-cGMP信号通路,并提高iNOSmRNA、nNOS和蛋白表达,促进大鼠阴茎的勃起和血管内皮修复。而PDE5可降解cGMP,使海绵体平滑肌收缩和阴茎疲软,淫羊藿甙、ICA均可选择性抑制PDE5,增加cGMP浓度,诱导阴茎勃起[33-34]。RhoA/Rho激酶可以抑制阴茎海绵体内eNOS蛋白表达,降低cGMP浓度,对抗阴茎勃起,淫羊藿可抑制RhoA/Rho激酶的表达,减弱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进而改善勃起功能[35]。
淫羊藿水提取物可缩小模型大鼠前列腺体积,减轻前列腺组织切面蜂窝状程度,改善上皮细胞排列,减少腺上皮褶皱并缩小细胞体积[36],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相关蛋白(如LC-3和Beclin-1)、抑制过度自噬有关[37]。
ICA对LNCaP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将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延缓其进入s期,进而影响LNCaP的增殖,同时抑制前列腺细胞内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而AR是引起HER2/PI3K/Akt信号通路启动的中枢信号,ICA通过对HER2/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38],阻止磷酸化产物p-Akt、p-AR、p-I3K的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39]。淫羊藿次苷Ⅱ(ICAⅡ)则通过抑制前列腺癌激肽释放酶3 (KLK3)的表达,降低其产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的水平[40]。此外ICA能增加钙黏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降低降钙素(Calcitonin)水平,增强肿瘤细胞黏附力,减少其去势抵抗,抑制LNCaP细胞分化和转移,使肿瘤细胞生长受阻[41]。ICA对膀胱癌肿瘤细胞血管增生具有抑制作用,能诱导BIU87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GRP78)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内质网的应激状态,抑制非折叠蛋白和未糖基化蛋白聚集,阻断内质网应激(ERS)途径的启动有关[42]。
精子在附睾中成熟并获得能量,附睾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直接影响精子发生,是引起不育的因素之一。而淫羊藿可以明显提高附睾组织中ACP、LDH、γ-GT以及α-糖苷酶活性,增加果糖含量,抑制上皮细胞增生,增加细胞微绒毛和电子密度,改善附睾组织的超微形态[43]。同时增加附睾组织内血流量,改善缺氧状态,增加唾液酸、肉毒碱含量以促进精子发育成熟,对精索静脉曲张大鼠附睾功能的损害亦有积极治疗作用[44]。
目前淫羊藿中药复方常用于少弱精症、不育症、精癃、早泄、阳痿及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基础研究提示淫羊藿活性成分能改善实验动物睾丸生精功能,改善精液质量,维持附睾结构和功能的正常,且能够促进勃起和延长射精时间,抑制前列腺组织增生和肿瘤细胞生长。作为传统补阳中药,已用于多种男科疾病的治疗。其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网络药理学的发展,有更多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被发现,这为丰富淫羊藿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极大的研究价值[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