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提升策略研究

2020-01-10 19:54甘桂琴杨赵伟
喀什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意识课程

甘桂琴,杨赵伟

(喀什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问题意识”,是在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认真探究,从而针对某个方面提出问题的思想准备。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就是问题意识的建构。自2010 年7 月29 日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各大高校积极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中,揭开了高校教研教改的序幕。在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实践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引起诸多学科的高度重视,遗憾的是在本科阶段历史专业的各个课程教改中,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改革研究中,对该问题的探究显得尤为不足。如此,既与国家《纲要》要求不符,又与该课程内容贴近当今社会的现实和该课程教学目标不符。因而本文拟对此作一有益尝试,以期引发对该问题的更多观照。

一、问题的缘起

(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1]《纲要》序言中,直言教育是关乎民族、社会、国家发展与强大的关键。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五项发展任务之一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的目标与任务。为此,各大高校围绕《纲要》中高校发展任务,渐次拉开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序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应首当其冲,人才培养成功与否,关系重大。努力提高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是落实与完成国家教育《纲要》重要的一步。

(二)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大学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急先锋与主力军。大力发展教育与经济,关键在大学生人才的培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学习,首先使学生掌握基于问题的学习,强化问题意识,自觉肩负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为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最直接的动力源泉。其次,历史专业的大学生肩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历史使命;肩负正确宣讲中共带领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与解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使命;肩负正确理解与宣讲中共带领各族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及各项政策方针的使命。

因而,对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会学、学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既是为了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又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责无旁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内容与特点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史,是最为接近当今时代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在内容上偏重于政策方针的制定与实施、经济建设与社会变革的曲折发展、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其知识体系在知识分层中,大多属于理解层次与运用层次,对学生“内化于思想、外化于行动”的要求较高。因此对学生而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难度较大,但学好它却更具现实意义。

(四)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研究中的缺位

目前,从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改内容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管窥对该课程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反思、对该课程的地位与功能和教学实践环节的探索等三个方面,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成果则较少。

例如: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最早有人将口述历史的知识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中,认为可以使这一段仍可触摸的历史发挥以史育人功能;[2]近年来,有人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述法、提问法外,还可适时增加课堂讨论法、比较分析的方法施教,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尤其推崇问题教学法与课堂讨论法,认为这两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极大兴致,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乃至研究历史的能力。[3]在实践教学方面,有论者认为对该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意义重大,理由为:该课程涉及面广,与现实紧密相连,意识形态强。提出要制定高校人文类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以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4]在对该课程的地位与功能和教学实践环节的探索方面,有论者认为该课程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关注的虽然都是过去,着眼点却在将来,是培养合格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上,应开发新的教学模块,如参观考察块、研读教材与原著块等。[5]

综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研究虽已取得可喜成绩,但对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研究、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等问题,明显缺乏关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过程中,一般仍然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不是教师不想改变教学方式,而是改变起来面临的困难较多。学生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产生不了“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想法)。古语云,“行成于思,思成于惑”,没有问题就不可能产生思想的碰撞。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下向任课教师提出问题成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一个突出现象。究其问题意识淡漠或缺失的直接原因,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认为学习内容难以理解而无法提问

不少学生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内容难以理解,因而产生不了问题。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完全迥异于中国通史的前三史,更加偏重阐述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和经济建设,及大政方针的酝酿、出台、反响。对于习惯了学习和探究革命史观主导下的叙事内容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他们大多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战争、革命相关内容感兴趣,如抗美援朝、大跃进等,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思想领域的斗争和经济发展史,既不感兴趣,更无心深究,因而产生不了质疑,提不出任何问题。

(二)习惯固有教学模式而不愿提出问题

大学阶段,不少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是中学学习方法的延续与复制,认识不到大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重要性。老师讲什么,学生接受什么,过度依赖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课下不注意深化与拓展。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而不愿提问题。

(三)满足于了解表象而不习惯深究

即使是熟悉和喜欢的战争、革命内容,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往往也只是被动接受,不习惯深究,提不出新颖独到的问题,如在抗美援朝内容中,鲜有学生提出“中国出兵朝鲜合法,美国出兵朝鲜为什么不合法”这样深入的问题,缺乏将历史现象置于宏大背景下考察的意识,而思维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现象的描述上。学生满足于只求了解历史史实与表象,因而提不出有深究价值的问题。

(四)被动学习,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缺乏问题意识的根本原因何在?表面看,基本为客观原因,如学习方法陈旧、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相关学科知识涉猎不够等,但深入分析后,我们认为根本原因是思想上的被动学习所致,无疑这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结果。传统应试教育状态下,虽然也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双边活动,但更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教师课堂上讲什么,学生接受什么,不讲的内容学生不用多考虑,如此一来,阅读的历史专业书籍较少,知识面狭窄,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而提不出微观意义的问题。这无形中限制甚至是扼杀了学生无限的求知欲、想象力与创造力。从小学、初中至高中,被动学习的模式渐渐根深蒂固,植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支配着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

大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以问题为导向,仍然秉持传统教育理念,不以当今倡导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素质教育为目标,那么,大学生的思想就会继续处在教师的管控之下,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最终逐歩地丧失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中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随着大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与落实,新的课程改革尤其强调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门最接近当今时代的课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史。该课程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证性。根据该课程的以上特点,依据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从教师的讲授到学生的学习、从教师的组织到学生的实践、从课堂到课下,力图在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进行突破。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习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乐学、会学。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要彻底改变以往唯教材、唯教师的观念,积极主动更新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观等,将崭新、科学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切实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课程的认识由以往的课程是知识、是教材,转变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以往认为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就是教教材,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所以围绕着“文化中介”,教师可以教材中的内容为核心,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寻找到更多的教学资源以辅助教学。以往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学的过程,新的理念认为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在此,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间的直接对话交流,实现师生双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以往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往往以平时、期中、期末各占一定比例构成,新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以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中的各项活动的表现与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部分。

教师是高校改革的实践者,能否实现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关键看教师对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领悟了多少,内化了多少,落实到位与否。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

2.转变教学方式。《纲要》中要求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1]。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了变枯燥的内容为生动有趣的内容,为了改变一成不变的通史体例在阐述完整事件上的碎片化,为了拓宽拓深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依据认知规律,采用了如下策略。

(1)制定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的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包括教材与通史类专著(指定教材外)、亲历史料、传记与年谱、研究著作与原始资料等五大类,每年根据新出版的书籍信息不断更新书目。一方面便于学生全面掌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材料类型,并从材料类型中捕捉更多的学术信息,如研究群体、研究热点、权威研究专家等;另一方面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有层次有选择地阅读。

(2)课堂留白法。留白,就是留出相应的空白。绘画有留白,使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文学有留白,给读者留下无比广阔的思考、想象空间。课堂留白是教师针对某一教学目标,在讲述、启发与引导的同时,戛然而止,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他们运用各自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巧妙留白,不仅能彰显“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主张,更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思维,引发学习兴趣,强化问题意识,促进课后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行动的开展。

(3)专题授课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体系(以马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为教材)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三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由七个具体历史阶段构成。根据每个阶段完成的历史任务的不同,可以分成相应的七个专题加以授课:(1)过渡时期的理论与实践(1949.10-1956.10);(2)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十年(1956-1966);(3)文革十年(1966-1976);(4)正确道路的回归(1976-1982.9);(5)特色道路的确立与考验(1982.9-1989.6);(6)江泽民时代:温饱到小康(1989.6-2002.11);(7)实现全面小康的时代(2002.11-今)。

专题式授课,使问题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线索更加清晰。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更加容易,围绕一个主题——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展开思考。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主题的任何国内外的因素,都是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由此而生。基于这种倒逼式思考问题的方式,一旦被掌握,更容易滋生问题,激发问题意识。

(4)热点问题研讨式。开课前,以谈话法先在学生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涉及的普遍为学生关注、重视、感兴趣的问题作初步的统计,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开课后,讲到关系某一热点问题的章节时,以布置作业的方式,提前要求学生准备讨论的资料,以保证研讨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我们先后讨论过“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出兵朝鲜是否合法”、两次台海危机的真相、赫鲁晓夫与美国实行“三和”缓和政策的原因、中美关系缓和的国际因素等。通过讨论,既点燃了学生的思想火花,使问题频现,锻炼学生的思维,又集思广益,释惑答疑,学生非常喜欢。

(5)优质论文研讨交流式。由学生自愿报名参与研讨交流,一般为5-8 名,参与者每人精选一篇高质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方面的论文,在精读的基础上,在研讨活动上,向所有同学介绍该论文的结构、史料的使用与论证方法,并从这几个方面加以评析,指出论文的优劣。参与者每人主讲5-10 分钟,可借助PPT 阐述,主讲结束后邀请学生评论人回应或集体自由讨论5 分钟。发言者的平时成绩记为优良;能够从史料和方法的使用上发现问题者,平时成绩记为优秀。此项教学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另一方面也鼓励了学生深挖问题、大胆质疑的勇气。

(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学生而言,强化问题意识的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被动学习,二是知识面偏狭。高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历史专业知识的掌握比较浅显,进入专业学习就更为吃力。教师课堂上教什么就学什么,结果形成掌握专业知识浅显、知识面狭窄、提不出问题的状况。我们通过探索,认为学生应该充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培养自身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可以通过实施以下策略加以破解。

1.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闲暇之余可以广泛阅读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等,努力提高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为产生问题打牢基本功。

阅读能够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表现出狭窄的知识面、低水准的文字理解能力、浅显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笨拙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反之亦然。美国教育部在2002年制定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战略目标的《2002-2007 年战略规划》中,将阅读置于优先地位,并将其作为21 世纪课程改革的中心内容之首要内容。[6]由此可见,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功,广泛的阅读更是一种从小就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2.强化对历史专业研究专著和原始资料的阅读。对历史学科而言,知识储备的缺乏制约着问题的产生。因此,学生平时应多阅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关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研究专著、原始资料、战争纪实等,可以依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参考书目,有选择地阅读,广博地摄取不同的思想观点,逐渐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和冲突,最终为创造性问题的产生提供肥沃的土壤。

3.自学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这是适应21 世纪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回应。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基于多种学科理论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中的“思想碰撞”,离不开交叉学科相关理论借用中的“意外发现”。因此,自学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与知识,更容易发现问题,产生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产生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具有了内在驱动力,就能激励自身不断学习,最终逐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以专业知识为中介,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是进入21 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同时又是培养适应21 世纪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要求。培养问题意识,同时也是人的进步和现代化的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从调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积极入手:调动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出切实的主体地位。以培育产生“问题意识”的“肥沃土壤”为支点,以注重引导学生多学科广泛阅读与专业书籍深度研读为抓手,师生携手共同努力,才能改变以往固化的讲台为鲜活的舞台,把陈旧的教材把为多彩的百科全书、把沉寂的教学内容变为瞩目的百家争鸣,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意识课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活动掠影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