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杰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碎片化最早来源于微软操作系统的磁盘碎片整理功能。如今,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的信息等已经渗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中,并充斥人们整个生活的场景,碎片化的时代必然会带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无法避免碎片化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
厘清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影响是理解碎片化生活方式的钥匙,精准把握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内涵,分析其在时间上的片断性、空间上的变化性、信息传播上的非连续性和信息接收上的多元性,进而有利于消除碎片化生活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碎片化”一词一开始是对社会转型的描述,意思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1]。如今碎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互联网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呈现出一种间歇式特征,缺乏准确的目标,对事物的理解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系统而严谨的逻辑思维,无法明辨是非,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浮躁的内心使人们急功近利,对事物研究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挖掘的潜力,注意力分散,看似努力为梦想拼搏,实则努力的方向偏离了梦想的轨道。也有研究者指出:“整体和部分是各自独立的,缺乏零存整取、化整为零的能力,这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并成为人们普遍习以为常的状态,把它称之为‘碎片化生活方式’。”[2]
首先,碎片化生活方式具有时间上的片断性。生活中,人们从一个活动转为另一个活动时,中间就会留下一段空白地带。不论是课前课后、睡前睡后还是饭前饭后,如果将这些琐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日积月累,就可以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完成更多的任务。例如人们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段闲暇时间读一篇文章,利用睡前的时间温故当日学习的内容。这样完整的文章和学习的内容,就会被分割成一小块,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变得支离破碎。
其次,碎片化生活方式具有空间上的变化性。学习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必须要进入学堂,由专业的先生进行教导,课堂是统一的学习地点。如今碎片化的学习,改变了学习空间的固定性,不但可以去课堂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在闲暇时间进行网上学习,很多知识也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碎片化生活方式在空间上的变化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再次,碎片化生活方式具有信息传播上的非连续性。微博、微信和QQ 等社交软件和社交网站的应用使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的特征,形成了信息碎片化的传播,完整的信息被分裂了。如今,信息在传播上不是简单的发出者发送信息和接收者接受信息那么简单,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递的信息,接收者不是附庸在原始信息之上,而是通过评论对其进行再加工,达到整合编辑的效果。这样,接收者不再是信息传播中机械的一环,而是可以不断添加自己的观点使之形成新的信息源。在传播方式上利用超文本链接,使信息传播不再具有完整性,呈现非连续性的特点。这种传播能够对一些诸如电影碎片进行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信息的优化与整合。
最后,碎片化生活方式具有信息接收上的多元性。信息来源广泛,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长期获取这样的碎片化信息,加之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容易使接收者产生错觉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思维方式。信息多元化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信息既可以化整为零,也可以零存整取,使接收者获取信息简单、省事、省时,但也容易使接收者产生忧虑情绪。
碎片化生活方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忧虑和烦躁;给人们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人们失去了深度工作的能力;给人们学习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人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碎片化生活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生活使“没有时间”这个问题愈加严重,人们整天忙忙碌碌,看似提高了物质生活质量,实则降低了精神生活需求,“时间不足症”是描述当代人们碎片化生活方式的现实写照。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官”,由此手机也获得了一个奖——年度“碎觉奖”,碎片化生活方式带来了人们的睡眠“碎片化”。《2019 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80 后最易失眠、90 后睡得最晚、00 后懒床最久、05 和10 后睡得最长[3]。这组数据引人关注,碎片化生活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高效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陷入了忧虑和烦躁之中。
其次,碎片化生活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人们的工作压力暴增。新工作不停地从天而降,已经超过截止日期却仍然没能完成的工作堆积如山[4]。用碎片化的时间处理碎片化的事,人们不断地处理新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是失去了深度工作的能力。即使在工作时间人们也会掏出手机反复刷新手机中出现的“小红点”,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看似充分利用了每一分钟,却是反映了我们在受碎片化影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们逐渐失去了深度思考、深度工作的能力。人们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依然不厌其烦,人其实被工作物化了。人们一边工作一边刷屏,无法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工作上,工作的时间也极易被琐事打断。一项完整的工作被分割成好几块小工作逐个完成,有种东拼西凑的“拼贴感”,缺乏一气呵成的成就感。
最后,信息碎片化时代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巨大机遇与挑战。学习碎片化成本低,获取知识速度快,但对所获的知识碎片难以进行有效的吸收,学习碎片化会直接导致知识的碎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导致“片面化”“失真化”和“歪曲化”的现象横行。在短视频、快信息的时代,人们的学习被这些零零散散的视频或者小句子切割成碎片,没有足够的时间耐心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降低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考能力,无法形成辩证的思维能力。人们应该反复阅读经典著作,克服信息时代的“信息弹”干扰,拨开碎片化信息的迷障[5]。
首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仅限于书本和经验,教育者获取信息少,教育空间狭窄,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碎片化生活方式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及时得以输送,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碎片化信息来源多样、涉及面广、传播迅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教育者通过碎片化渠道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信息能够及时与受教育者沟通,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其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模式主要依靠说教式和填鸭式等进行,这种简单化和形式化的模式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产生情感隔阂。碎片化生活方式开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教育的方法和表现形式多样化,利用微信、QQ 和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通过碎片化的线上交往减轻了学生与教师见面时面对面的心理压力,在碎片化生活方式下,可以表达内心的真正想法,这极大地缩短了工作时间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灌输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枯燥,交流领域狭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育效果。碎片化生活方式侧重于“参与式”,学生通过多媒体检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将生活、工作和学习等不同方面的信息加以对比鉴别,得出结论。碎片化生活方式打破了时空界限,使学生与教师能够通过微视频进行异地交流和探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集思广益,形成了真知灼见。“参与式”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体现了教育主客体双方的平等地位,实现了从课堂扩展到“课堂+线上”的交流领域。
碎片化生活方式一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新的内容、开创了新的教育模式、拓宽了新的交流领域,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
“舆论碎片化”是指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信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呈现碎片化状态[6]。初始舆论极小的误差难以控制时会引起不可估量的后果,容易产生“蝴蝶效应”。网络舆论碎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实时性等特征,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舆论处处可见,除了正面舆论之外,一些低俗的、反面的舆论也充斥其中。在思想政治领域中冲击了传统文化的认同,人们对传统文化缺乏整体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舆论碎片化导致大学生存在着传统文化知识贫乏、认知匮乏等情况[7]。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某一领域,对传统节日背后的蕴意也是一知半解。舆论碎片化冲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传承,这种快餐式的只言片语通过对文字的曲解进行随意化、娱乐化的传播,冲击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传播碎片化”是指对传统传播秩序、传播规范、传播话语的解构乃至颠覆,是一次信息传播的革命[8]。传播碎片化的信息来源多元、文本零散、要素不完整,这会导致大学生在发布信息时更加自由,对所要发布信息内容的真伪不确定,许多没有被证实的信息被随意转发、评论。网络使用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低俗化、定制化信息的传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扭曲他们的心理。加之大学生缺乏主动性、思想不成熟、看待事物不全面,极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误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消极、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播碎片化语境中的话语表达具有话语空间的虚拟性,学生的话语权削弱了教师“把关人”的话语权,造成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泛滥,冲击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隔阂,弱化了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社交碎片化”是指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社交层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多种社交平台让人们的社交圈变得多元和复杂[9]。移动网络将人们带入了多元的世界,人们面对面社会交往的次数降低,网上交往却成为了社交的主要途径。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界线[10]。多种社交平台使朋友圈变得极其复杂,“圈层化”社交潜藏缺乏沟通、表达能力退化的风险,容易被贴上“网上狂欢、现实孤独”的标签。网上教学虽然及时便利,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缺乏信任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只有主客体双方相互信任,主体传导的教育内涵才更易于被客体所接受和领会,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11]。社交的多元化淡化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任和情感,以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互动只是信息的沟通,无法真正取代人际沟通、情感沟通。人际情感只会在彼此沟通交往中产生,社交碎片化缺乏双向交流,也就失去了彼此产生情感的共同基础,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任关系。
“信息碎片化”是指系统而全面的信息在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传播下经过不断的反复加工再传播,从而展现出零碎而分散的信息分子[1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结果。碎片化时代下,学生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依赖性增强,信息碎片化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难辨真伪,而大学生喜欢追求个性和索取感兴趣的信息,他们的思想处于动态之中,理想信念并不坚定,无法抵挡外界信息的干扰,甚至有的学生盲目于西方的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一元主流价值观,这与信息碎片化所推崇的多元价值体系是完全相反的。信息碎片化使学生丧失了总体性的视野,完整的信息被分割成信息碎片,各信息碎片之间缺乏彼此之间的联系,转移了学生对深层次信息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肤浅化的认识,完整信息所要表达的思想被信息碎片化所消解,使学生模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思维碎片化”是相对于整体性思维而言的,是指人们在接受各种多元零散、局部片面信息的过程中,长期养成的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13]。碎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思维碎片化使大学生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看问题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违背了辩证统一规律。思维碎片化使大学生被动接受的多而主动思考的少,缺乏逻辑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大局意识缺失、理想信念淡化、信念归属迷茫等是思维碎片化的表征。大多数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判断模糊化,他们大多都是90 年代以后出生的,一出世就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里,他们是比较幸福的,没有经历纷繁动荡的政治和悠久难忘的历史,所以他们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负担,没有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也仅仅局限于书本。西方文化价值观就会趁虚而入,宣扬西方的民主观念,企图挑拨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思想如死灰复燃般扑向大学生的脑海,加之他们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沉溺于网络游戏,被游戏所裹挟,丧失理想信念,加深了他们的价值认同危机。
碎片化生活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必须通过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能”、巩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引导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精准定位”和加强大学生对价值认同危机的“监管治理”等策略,匡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异化现象。
搭建好文化交流的平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舆论碎片化客观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舆论领袖”在舆论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培养“舆论领袖”比压制舆论碎片化的传播效果更佳,积极搭建线上和线下的文化交流平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其中,将碎片化的舆论进行整理和分类,帮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深刻蕴意,对大学生尚且疑惑的问题,在线下可以进行答疑和讨论,这样就可以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加深情感。同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舆论碎片化这个平台,让学生观看短视频,给学生讲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使大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舆论碎片化中未经证实的观点不盲目转载,培养的“舆论领袖”所发出的舆论是经过官方证实的信息,这样可以减少反面的舆论碎片进入大学生的视野,通过正面的舆论碎片传播思想正能量,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认同”。
建设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面对传播碎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校必须主动维护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造就“传播精英”。及时高效的传播社会正能量信息,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播精英”可以迅速将那些经过官方证实的积极健康的信息向大学生传播,他们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同时,高校要创新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合力育人。传统的教育方法无法适应碎片化的潮流,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必须创新变革,面对传播碎片化的冲击,高校应主动出击,构建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高校整合已过滤的碎片化信息,使大学生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全面的信息传播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防止片面化看待问题。采用传统的“第一课堂”+新媒体的“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能”。
激发社会交往的热情。社交碎片化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淡漠。在碎片化社交的浪潮中,塑造“社交精英”不仅可以加强主客体之间的沟通,还能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要承担自己的使命来唤醒客体不断努力奋斗的精神,树立主客体平等的理念,实现客体的主动性。同时,高校可以利用“抖音”等短视频软件增强客体学习的共享性,使客体主动接受主体的要求和目标,从而赢得主体的信任。信任关系都是靠社会交往维持的,再好的关系长久不联系、不沟通、不交流,也会慢慢变得陌生、不信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是一种“传—受”的过程,而是一种互相尊重、彼此沟通互动的过程,社交碎片化中的文件传送或者简短的一句网上问候都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内心情感,使双方逐渐互相信任,最终达成共识,加深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任关系”。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队伍。信息碎片化稀释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信息碎片化的导向由“意见代表”把持,他们拥有大量的忠诚粉丝和大批的关注者,高校可以培育一些“意见代表”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意见代表”的观点是代替人民群众发声的,他们也容易接受“意见代表”的观点。同时,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精准发布,将信息按重要程度的不同进行整合排序,尽量减少模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碎片化信息。鼓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信息碎片化传播,充分认识到碎片化信息对高校育人产生的影响[14]。利用信息碎片化传播迅速的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时灌输到大学生的脑海中。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要将碎片化信息放在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克服片面化的弊端,高校要积极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精准定位”。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在碎片化思维的影响下,大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容易以偏概全,以片面的思维掩盖整体的思维。高校发展“思想领导”可以在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建立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思想领导”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他们对大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归属感,这便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一元与多元的价值认同矛盾中,要引导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立良好的制度进行监管治理有利于价值认同的形成,制度能够约束不利于核心价值观言行的出现,也能够保证核心价值观认同得到有效渗透,从而加强大学生对价值认同危机的“监管治理”。
综上所述,碎片化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代人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碎片化生活方式大潮的裹挟下,高校乃至全社会对碎片化生活方式进行理性的思考、判断,才能有效避免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果可以根据碎片化生活方式的特点加以利用,发挥碎片化生活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就能在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同时,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碎片化生活方式背景下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