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军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唯物史观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进步性和发展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跟踪理论的最新发展,把唯物史观的最新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在教学之中呈现出来。基于这种考虑,在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呈现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贡献,它不仅坚持了唯物史观的精神主轴,还把“人民主体”地位上升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理念,并为之增添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实践证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按照如下思路在唯物史观教学中重点呈现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唯物史观也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历史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标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教学内容之中。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在这些方面都有涉及,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拓展。在教学中,要注意“人民主体”思想发展的逻辑与脉络,通过分析和梳理来清晰地展现“人民主体”思想的内涵与意义。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处理好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与马克思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之间的关联。
首先,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以及一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源头活水。马克思创造性地发现,现实的历史既不取决于上帝和神秘的精神,也不取决于少数英雄人物和权贵的意志,而是取决于从事具体的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由此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进行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因此,历史诞生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过程,历史就是现实的人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制度文明的过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马克思对历史的这一理解,使历史哲学摆脱了神秘的神学史观和个人主义的英雄史观,开始关注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关系,将作为生产劳动主体的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主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就是以马克思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其次,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丰富的理论资源一脉相承。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关于人民的主体地位,他们都有全面而深入的论述。毛泽东将人民大众比作“上帝”,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实际上是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人民至上”的实践价值逻辑,确立了“人民主体”的中心地位。邓小平关于“人民主体”的丰富论述涵盖了有关党和人民的关系、人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方法等领域。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得益于毛泽东、邓小平有关人民主体论述所奠定的坚实理论基础,并在精神内核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成果一脉相承。
最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也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形势在原有基础上的丰富和创新。习近平“以民为本”的执政新理念的提出,和他对于民生问题的无比重视,对于开发和尊重民智的强调,不仅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党对人民的主体性的理解,还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执行力把这种理解进一步转化为实践上的举措、纲领和方针。习近平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论述颇多,这些论述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又体现出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这些论述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更加鲜明的笔触凸现出来,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理论界已经广泛认同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的基本指导思想的地位,中华民族也必将在它的指引下走上国家强大与民族复兴的发展之路。
第一,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新认识。习近平对于人民的主体地位,有着十分清晰的把握和精到的论述。首先,他对民生和人民利益无比看重并坚决维护,提出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用社会政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法制建设保障民生权益。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其次,他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对宣传、文艺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明确要求提了出来。面对全球化与互联网发展新形式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党的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再次,他提出改革开放必须以保障人民利益和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他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4]只有把人民的福祉作为指引改革前进方向的航标灯,才会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局面。
第二,对“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新提升。党的十七大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针对“以物为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倡人和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精炼为“人民中心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也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逻辑。他强调必须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他指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6]他还创造性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在使“以人民为中心”变得更加清晰立体的同时,还指出了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正确路径。
第三,对“执政为民”理念的新拓展。“执政为民”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逐渐明晰和成型的党的执政理念,它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民为本”的“民”直接针对“官”,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拉近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就要求领导干部不做“以官压人”的事情,真正克制“官本位”思想,不搞“以官为本”“官贵民贱”。他要求树立正确的民生权力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他吸收和借鉴了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指出“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7],做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从而稳定人心、取得人心。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把“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执政新思想融入了“人民主体”思想之中。
第四,对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新领会。“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论,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路线看作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了群众路线和“执政为民”理念的“无缝对接”。他强调坚持群众路线的核心是“为民”,即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无论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乃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群众路线都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对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新领会,也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发展。
第五,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新展望。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理想中国价值追求的深刻阐释,以其通俗的形式和清新的理念迅速得到中国社会认同,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理想追求和责任重托的热门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具有把中华儿女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人民主体”的重要作用。“中国梦”是凝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用奋斗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组织队伍,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8]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思想体现了对“人民主体”的深刻领会,对凝聚民族力量、引领社会共识、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奋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积极走向,就是从单向度的灌输式教学向双向度的建构式教学转变。展示与分享环节就是实现建构式教学的重要方法,它能使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态度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改变传统的把教学过程看作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的做法,实现单向性的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以研究性和建构性等主动性方式获取知识的转变。在对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大力采用讨论、发言、展示分享等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建构式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确保学生的展示与分享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激发学生以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为题材进行展示与分享的积极性。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崭新阶段。闪耀的执政业绩和高度的人格魅力使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大学生中享有超高的人气,学生们也普遍在对其思想进行交流与分享方面具有很高的热情。但是,由于分享与展示环节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激励和调动手段,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除了要把学生分享与展示纳入平时成绩评定体系之中,使参与到这个环节中的学生既得到锻炼又收获分数之外,还可以开动脑筋采用各种激励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增强学生对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展示与分享在选材上的合理性。学生在选取分享和展示的题材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切忌盲目性和随意性,将分享和展示题材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把展示和分享变成辅助、丰富和推进基本教学内容的手段。在题材选择上,一般要回避那些理论性强或者过于抽象的问题。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选择那些易于理解和把握的问题,把重点放在分享自我体会和展示鲜活事例上,使学生更容易谈出切身的感受和具体认识。比如,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人民与中国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习总书记关于人民的论述”、“习近平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和“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与小康社会”等内容的分享和展示。这些内容的增添会为教学中相当抽象化的理论内容注入较多的鲜活材料,使平面化的内容变得立体和生动。
第三,保证学生对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进行展示与分享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教师必须为建构式教学环节进行思想性把关,保证其既符合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时又起到弘扬和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分享与展示除了要预先进行内容上的筛选,还必须在思想倾向和政治导向上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可能出现的认识模糊问题,以确保学生能够交出在内容和思想上都过硬的合格答卷。
第四,提高学生对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进行展示与分享的技术性。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容易导致紧张、怯场和节奏把握不好等的欠缺,如果教师不给予足够的辅导,学生就很难成功的展示和分享。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展示与分享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为短暂的几分钟展示准备过多的内容;由于紧张情绪导致现场表现不佳;担心忘词而把繁杂的内容呈现在幻灯片上“照本宣科”;由于对内容缺乏有效而系统的把握导致分享的“大而无当”。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教师在学生的准备期间必须全程跟踪,并持续给予指导,既为学生走上讲台给予技术经验方面的建议和帮助,也为学生具体操作制定较为明确的流程和规范,以便把学生的作品引向“小而精当”的正确道路,避免落入“宏大叙事”的陷阱。
总之,学生展示和分享切忌内容繁杂和结构错杂,简单明快、直奔主题的风格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为了避免学生展示和分享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注水”环节,教师决不能以放任和放手的方式让学生走上前台。要保证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往往要付出比常规教学更大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