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洋
创伤性血气胸是一种常见胸部疾病,这类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治疗难度大,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1]。创伤性血气胸主要由外伤造成,患者会出现胸膜腔内出血症状,患者体内维持正常功能的血液减少,就会影响机体正常运作,进而出现呼吸系统、身体器官衰竭等问题[2],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治疗中,常用治疗方式就是开胸手术治疗,但是临床应用发现这种治疗方式创伤大,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有效修复肺部及膈肌及止血,整体治疗效果较好[3]。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66 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66 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4 例;年龄38~56 岁,平均年龄(42.37±5.34)岁;交通事故伤13 例,锐器伤12 例,坠落伤8 例;左侧损伤14 例,右侧损伤12 例,双侧损伤7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5 例;年龄39~57 岁,平均年龄(43.81±5.27)岁;交通事故伤14 例,锐器伤11 例,坠落伤8 例;左侧损伤14例,右侧损伤13例,双侧损伤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治疗依从性较好;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严重血液疾病者;手术禁忌证者;精神障碍者;合并腹部脏器损伤者;受伤前存在胸部疾患;手术不能耐受者;合并心脏、大血管出血者。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患侧腋中线6、7 肋间取切口,置入胸腔镜,对胸腔状态进行探查。在腋前线第4 肋间、腋后线第6 肋间取切口,缝扎止血肋间血管及动脉出血,电凝止血小血管出血,压迫止血脊柱附近出血。针对凝固性血胸患者,可使用卵圆钳将血凝块取出,然后积血使用吸引器吸尽。如果同时存在肺创伤性破裂,电视胸腔镜下,可根据肺损伤程度不同而进行缝合修补,破损肺局部切除,甚至肺叶切除。结束处理后,使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查看患者是否存在肺漏气,并对全胸腔进行检查,保证患者无活动性出血后,在进镜孔留置多侧孔引流管,然后连接负压引流瓶,如果患者存在多发肋骨骨折,需进行加压包扎。
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患者伤口部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取前外侧或后外侧切口,探查第4、5 肋间,将积血及凝血块处理干净后,与观察组一样,根据患者具体创伤情况进行处理,其余操作与观察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心理状态。手术情况:出血量、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情况: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疼痛情况采用VAS 评定,评分低即疼痛感轻;心理状态:采用SAS、SDS 评分进行判定,评分低即心理状态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22.18±1.65)ml 少于对照组的(611.28±33.28)ml,手术切口(7.68±1.84)cm 小于对照组的(20.73±2.24)cm,手术时间(72.81±5.34)min 短于对照组的(120.73±15.7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5616、25.8609、16.5808,P=0.0000、0.0000、0.0000<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引流量(335.28±22.48)ml 少于对照组的(613.28±62.17)ml,引流时间(2.58±0.33)d、住院时间(7.58±1.25)d 短于对照组的(6.53±0.25)、(10.73±2.11)d,VAS 评分(4.01±0.25)分低于对照组的(7.31±0.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567、54.8086、7.3784、23.9780,P=0.0000、0.0000、0.0000、0.0000<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 例、占3.03%,肺部感染1 例、占3.03%,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 例、占9.09%,肺部感染3 例、占9.09%,包囊性积液2 例、占6.06%,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8/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9,P=0.0394<0.05)。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术前,观察组SAS 评分(63.28±3.38)分、SDS 评分(61.28±3.63)分与对照组的(63.17±3.72)、(60.33±3.31)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7、1.1108,P=0.9003、0.2708>0.05);术后,观察组SAS 评分(47.79±2.17) 分、SDS 评分(45.32±2.11)分低于对照组的(50.38±2.38)、(48.27±2.21)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195、5.5461,P=0.0000、0.0000<0.05)。
在胸部外伤中,血气胸是一种常见并发症,该病可单独发生,也可能与其他疾病一同发生。创伤性血气胸致病原因较多,如坠落伤、交通事故、挤压伤等[4],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急等症状,这类疾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一旦出现,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与控制,否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因此,需为患者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治疗中,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为胸腹腔闭式引流或开胸探查,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外科手术中[6]。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治疗中,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其优势较为明显,只要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技巧,按照手术流程进行操作,就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7]。
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治疗中,开胸手术为传统治疗方式,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手术治疗方式所用时间较长,对患者创伤大,进而出血量较多,并且在术后恢复阶段,恢复速度较慢,患者还会存在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因此,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8]。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较多临床应用优势,对患者创伤小,并且能保护胸廓完整性,避免对呼吸机造成损伤,进而减轻术后疼痛感,还能减少手术给呼吸功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操作简单,能尽早诊断及治疗疾病,防止延误病情[9],并且患者手术切口较小,因此,术后恢复速度较快,能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肺复张,进而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整体效果好于开胸手术。主要原因为开胸手术需要开胸探查,进而增加了患者胸腔暴露时间,这就增加了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0]。并且开胸手术切口较大,会对术后恢复速度造成影响,恢复时间较长。并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部分操作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如强行撑开肋间,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胸腔镜手术治疗则不用进行开胸手术,通过腔镜探查患者胸腔情况,能尽快发现出血部位,给予及时的处理。在手术时间方面,胸腔镜手术所用时间较少,并且手术操作不需将肋骨断开,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胸廓完整性,也不会对呼吸系统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1]。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快且疼痛轻,患者康复信心高,进而心理状态好。可见,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整体恢复质量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术者需提高自身操作水平,注意自身能力的提高,熟练掌握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手术流程进行操作,避免由于操作失误而带给患者不必要的伤害,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恢复[12]。
综上所述,给予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口小,出血量及时间少,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很高,有利于术后身体恢复,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