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5)
现如今,许多图书馆用户更喜欢能解决特定问题、满足特定需求的服务与知识,而非单纯地获取信息,数字图书馆(DL)的发展方向逐渐演变成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既是可拓展的知识中心,又是丰富的知识网络系统,它的服务模式围绕用户展开,在揭示服务与内容时,完成智能重组与知识增值的过程,实现动态的主动性、个性化服务。知识发现需要用户的参与,即记录并关联分析用户的阅览轨迹后,为其带来知识性服务的过程。
这一服务模式起源于马里兰大学的“参考服务的电子化访问”课题,现如今的图书馆服务更倾向于在智能重组与知识增值过程中得到个性化与主动的服务,而非简单的咨询参考服务。借助海量的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知识咨询通过知识发现系统与RSS技术,给用户带来由深度加工产生的知识产品或者简单的知识单元、知识片段。此外,在借助知识发现系统工作的同时能够挖掘到用户可能存在的需求,并根据具体的需求为其带来专属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的知识咨询服务中可以应用嵌入式服务,有助于图书馆重新定位馆员的职能价值。特定主题教学科研过程中离不开嵌入式馆员的参与,为他们带来服务范围、过程、环境、内容等方面的泛在化服务。借助知识挖掘给用户迅速定位需要的节点或知识点后,嵌入式馆员应兼顾协同创新与高效协调不同的组织要素,这也是考验馆员的素质、思维、能力等的一种途径。
借助索引规则、挖掘算法等把用户主体与特定领域的知识关联到一起,以知识地图与知识导航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让用户获取知识更为高效、便捷的过程即为知识导航服务。知识服务体系与以往的知识组织与分类方法不同,它把服务、资源、用户集中在一起,展现了用户的个性化特征与主体性。这样既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然后通过主动推送的途径为用户带来服务,又能方便用户在丰富的语义网导航库中迅速发现需要的资料。现如今,兼顾资源与知识导航服务的知识导航体系要想得以完善,离不开新管理理念与现代技术的应用。
若想增强图书馆检索的准确度,就要改变以往的基于语词的信息检索方式,转变成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方式,从知识关联与知识内容角度完成检索。智能知识检索系统在建立知识库时是从语义层面出发,知识发现形成的各类知识库是建立图书馆知识检索服务的基础,在语义交互的过程中运用到了概念匹配。知识检索服务模式提供知识服务与产品、支持用户的知识创新,然后逐渐挖掘知识间存在的关联。图书馆用户在开始检索时,无缝语义检索是系统自带的,帮助用户匹配不同网站、不同学科中有关的概念图。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大大增强图书馆系统的交互性,知识共享与传播不再受到地域与空间的限制,一站式知识检索服务模式正在变成现实,为用户带来体验更佳的集中化知识服务模式。
泛在化知识环境背景下,知识服务有了更大的平台,用户移动空间逐渐渗入智能技术,智能软件系统与智能服务系统能够迅速发现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和潜在需求然后做出反应,为用户带来服务推送,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作为泛在知识服务的终端,移动图书馆始终秉持用户至上的原则,在知识交流、获取过程中贯穿着服务,从而做到在知识环境下完成知识共享的过程。借助技术平台的帮助,一站式检索、我的图书馆等自助式服务能够为用户带来管理、咨询等一体化的服务。
现如今,衡量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一个标准就是协同创新能力,一方面包含了与图书馆外的各机构协同合作,另一方面包含了用户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馆内知识转化与共享的过程。学习、科研工作中应协同嵌入式服务,有效聚合智能知识发现系统,通过协同和多元互动的方式实现智慧型增值服务。产业链与知识服务相结合后,既能够增强应用价值与服务质量,又能够完成技术创新。论坛、微博等新的社交方式也可以用于知识创新与服务中,知识服务联盟既能够借助群众智慧与力量增强创新能力与创造力,又能够完成资源共享。
综上,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结合了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的知识服务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帮助才能更好地建设智慧图书馆。通过关联、本体的知识发现完成个性化知识服务以及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运用协同创新将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