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与不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省机井建设研究

2020-01-10 17:33杨学新樊孝东
关键词:机井抗旱河北省

杨学新 ,樊孝东

(1.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3.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发动和地方政府推进的北方地区(包括17省、市、自治区)的机井建设,是建国初期海河流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大事件,对缓解河北及北方其他地区干旱缺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以及扭转南粮北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学术界对北方地区机井建设的研究却十分薄弱,除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以及各省市县水利志等书中有所涉及外,对此问题并未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本文以河北省为中心,在对河北省抗旱打井决策由来,河北省机井建设状况和机井建设成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剖析存在的不足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河北省抗旱打井决策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曾多次想扭转中国南粮北调的局面。据1965年的统计,位于海河流域①海河流域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8个省(市),当时天津市隶属于河北省。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北京等省(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4%,耕地占全国的40%,而粮食产量却只占27.5%,粮食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几省无一例外都要进口粮食,为此,国家不得不长期实行南粮北调来接济这些地区。每年调进的粮食约500万吨,1965年增加到600万吨,和进口粮食的年度最高量相当,等于国家把全部进口粮食用于这些地区。尽管如此,这里的农民口粮和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上不去,粮食不能自给,不仅阻碍这些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全国经济发展。海河流域自然灾害频发,主要表现为旱涝频繁,春旱秋涝,1963年海河大水后,集中力量抓了治涝,经过治理,洪涝灾害缓解后,干旱又成了突出问题,以至于1965年位于海河流域的八省(市、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干旱。据气象预报分析,1966年的旱象仍大部分集中在此区域,预计可能持续干旱达两三年。后来的历史也表明,北方地区气候自1965年始进入了以干旱为主的时期。为解决北方地区旱涝无常,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问题,从根本上扭转南粮北调的局面,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在这个地区不仅要抗旱防涝,而且要把它作为农业上的主攻方向,像搞大小三线、国防工业、基础工业那样重视,并且由中央、国务院协同各级党政领导一起来抓”“要狠抓快抓”“长期抓下去”,一直抓到使其实现“粮食自给,队有余粮,国有储备,农民的口粮和收入要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1]18。

1966年初,国务院召开北方8省(市、区)抗旱工作会议,指出“中央支援的重点是在北方”“北方的重点又是河北”[2]1811,并详尽地阐述了北方八省(市、区)抗旱防涝、摆脱落后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具体途径与方针任务,强调要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包括打机井、砖井、土井,并要求节约水源,控制用水,会议为北方地区抗旱打井起了重要的发动与指导作用。为推动工作的开展,3月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央北方八省(市、区)北方农业小组。

1966年5月以后,各地的抗旱打井受到一定影响,但基本没有停止。1972年,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北方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大范围干旱,部分地区春夏连旱,旱情严重。在国务院的指示下,由国家水电、农林、一机、商业等部门抽派一批干部,分赴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了解旱情和抗旱情况。7月25日至8月10日,国务院召开北方14省(市、区)抗旱工作会议,针对北方地区长期干旱、地表水又不足的情况,决定大力开展抗旱打井,把机井建设作为改变北方地区农业生产面貌,扭转南粮北调局面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并从1973年起纳入国家计划,在经费、打井机具(包括运输汽车)、配套设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为了加强领导,由水电、农林、一机、商业、地质、物资等六部局组成打井抗旱办公室,负责研究确定打井计划,分配资金、设备、物资,定期检查督促,协调解决机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办事机构设在水利水电部水利司。自此北方17省(市、区)(原定14省、市、区,后增加黑龙江、吉林和新疆)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机井建设。

二、河北省大规模的机井建设

河北省是全国开展机井建设最早的省份之一。从1965年开始,河北省开展大规模的机井建设,这是当时河北省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果。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平均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且分布极不均匀,百分之七八十集中在七八月份,春旱秋涝时常发生。据河北省近500年旱涝资料记载,全省从1965年开始进入以干旱为主的时期,到1985年已经持续21年。“典型的严重旱灾有1965年、1968年、1972年、1975年的严重旱灾和特大旱灾;1980—1984年5年的连旱”[3]279。在低洼地区,常常是先旱后涝,旱涝交替为害,对农业生产威胁极大。发展灌溉,提高抗旱能力,成为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一个关键问题。此外,全省地上水源不足,60年代的水利工程在汛期雨水偏丰的年份仅能蓄水50多亿立方米,加上调蓄,可以利用的地上水只有60多亿立方米,能灌溉1 600万亩左右,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6,而且保浇标准很低。因此,发展农业生产灌溉,需要机井配合才能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

1965年春季,河北省发生了严重干旱,当年受灾面积3 529万亩,成灾面积2 250万亩,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气象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河北省及时地调整了战略决策,除既定的根治海河重点工程仍按计划进行外,全面工作转向抗旱方面来。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发展,仅仅依靠有限的地上水和原有的少量的水井是很不够的,一个机井建设的高潮出现了。1965年冬季到次年春季,省政府组织了以邯郸、邢台两个专区为中心的“机井大会战”,全省运行的人工架子和大锅锥、火箭锥等打井工具达七八千副。1966年4月5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名、磁县等打井工地,并就打井、抗旱、生产自救等工作做重要讲话,指出:机井要打好,但必须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坚持自愿原则;确定打了,就要打成,保证质量,保证配套,能配多少套就先完成多少,不能配套的暂时不要打,对纠正当时一些地方出现的要求过急、计划过大,重视打井忽视配套的现象起了重要作用。同日,河北省委在邯郸地区县委书记会议上做了具体工作安排,随后又向邢台地委进行了传达和安排。9日至11日,河北省委在邢台又召集了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天津、唐山五个专区的副专员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的指示意见,讨论了打井情况和问题。在中央的指导下,1965、1966两年间河北省共打新机井6万多眼,是1964年全省拥有机井数的1.2倍。到1966年底,全省配套机井达到7.58万眼,配套动力达70万马力,连同原有的砖井,全省井灌面积扩大到2 520万亩[4]682。

1968年,黑龙港流域的衡水地区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一些大队在大旱之年打深井夺高产的经验,在全区狠抓机井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969年,河北省革委连续在衡水召开两次现场会,及时总结和推广衡水地区经验,使机井建设的群众运动在全省进一步展开。1972年10月河北省委专门召开会议,总结抗旱打井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大上农业,就要大搞水利;要大搞水利,就要大打机井,要求把打井作为大上农业的战略措施来抓。为了加强领导,1973年1月,省委成立了抗旱打井办公室。各地、县也都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机构。1973年1月到6月,省委、省革委先后5次召开电话会议,2次打井现场会议,1次打井配套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使机井建设的群众运动在全省普遍展开,坚持打井,常年不停。20世纪70年代河北省机井建设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据全省打井普查档案资料的不完全统计,1971年全省打井3.3万眼;1972年打井7.13万眼,比1971年增长1.1倍;配套5.96万眼,比上年增长近1倍;1973年至1975年3年新增机井40多万眼,配套26万眼[5]。到1978年底,全省共有机井65.58万眼,其中深井8.04万眼,配套机井46.84万眼[6],机井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全省水利工作的重点转向加强对已有设施的管理,机井建设的重点也随之由打井、配机转移到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来。这一时期着重抓了修配机泵设备,修建机房、井池,安装井盖等防护设施和垄沟防渗节水等措施,使原有机井更充分地发挥了抗旱保收作用。

三、河北省机井建设的成就

自1965年,特别是1973年国务院将机井建设纳入国家计划以后,河北省的机井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井数量增加,农业灌溉条件得到改善,灌溉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的高产稳产。全省机井从1965年的5万多眼发展到1978年的65.58万眼,井灌面积达到3 887万亩,比1965年增加了两倍多。加上地上水,全省水浇地已有5 475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达到2 960万亩。尽管1970年代干旱持续发展,旱象日趋严重,局部地区还有沥涝、风雹等灾害,但农业生产仍然连续获得丰收。1979年河北省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大旱,但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356亿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比建国初期增加了2.6倍,比1965年增加了140多亿斤。棉花、油料也获得增产[7]。历史上多灾低产的黑龙港地区46个县(市),1979年已有机井19万多眼,井灌面积1 129万亩,加上地上水浇地面积达到1 73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每人平均1.3亩,粮食总产比1965年增加了1倍多。衡水地区1968年前的10年,年均生产粮食9亿斤,从1968年大搞机井建设以来,10年中年均生产粮食增到18.7亿斤,翻了一番[8]。衡水地区以前年年缺粮,从1970年以来年年交售商品粮。当然,农业增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机井在抗旱夺丰收当中确实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7],而“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关键因素”[9]11。大规模的机井建设,对“改变北方地区农业生产面貌,扭转南粮北调,起到了重要作用”[10]111,也为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提供了物质保证。

2.机井灌溉降低地下水位,腾出了地下“库容”,有效地调控地下水位,对防涝治碱也有很大作用。大规模的机井建设,开发利用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到临界度以下,产生了改造盐碱地的效益。尤其是1970年代以来开采深层淡水,充分利用深层地下水水质好、矿化度(在0.5/升左右)低的特点,不断发挥垂直灌溉、垂直排水和稀释高矿化度土壤水改造盐碱地的作用,再加上其他治碱措施的实行,盐碱地逐步得到改造。全省盐碱地面积由1960年代初的2 300万亩降低到1979年的700万亩。衡水地区大规模机井建设前全区有盐碱地246万亩,到1979年已有150多万亩盐碱地改造成良田,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高产田。“在诸多措施中,机井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6]213。大量抽取地下水,还腾出地下“库容”,汛期降雨拦截后垂直入渗地下,较好地发挥了垂直排涝作用,减少了洪涝灾害。

3.大规模的机井建设推动了打井机械和机井配套设备的生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电气化建设,特别是用作机井配套的柴油机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66年,全省只有3 个柴油机生产厂,年产量1 400台,油泵、油嘴还需要与外地协作。到1974年建起16个柴油机生产厂,年产量17.5万台,214.7万马力。1977年达到年产20万台的能力。“这些排灌机械使河北省50多万眼机井配了套,在抗旱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加快了农副产品加工、收割脱粒等作业的机械化进程。贫下中农赞扬说:‘柴油机,就是好,能磨面,能铡草,安上水泵能浇地,安上轱辘就会跑,耕地送粪拉庄稼,真是生产队的一件宝’。”[11]与此同时,机井电机配套的数量大量增加,约占配套机井总数的45%,相应地增加了输变电线路,大大改善了这些地区发展农业、工副业和多种经营的条件。

4.机井建设也改善了城乡居民的饮水条件。几千年来,广大农村和城镇居民饮水,主要靠土井、砖井,少数沿河村镇则习惯饮用河水。大规模的机井建设,使长期饮用咸水或高氟水的群众的饮水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饮水机井化,不少村镇用上了自来水。机井建设还解决了部分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在长期缺水的太行山、燕山山区、冀西北盆地缺水区和地方病区,通过打深井和建设小型高扬程扬水站,解决了159多万人、3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病区改水已解决128个大队,12.6万人[12],同时发展了农田灌溉,许多地方结束了“滴水贵如油,年年为水愁”的历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省的机井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成效,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点。

1.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北机井建设的重视和关心。周恩来总理亲自抓河北抗旱打井工作,不仅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而且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对机井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等不仅多次视察打井现场,而且多次听取河北机井建设的汇报,对农田水利和机井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批示,给河北人民极大的鼓舞。中央有关部门特别是水利电力部在资金、物料和设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效地促进了群众性的机井建设。河北省委对于大搞机井建设十分重视,决心很大。早在1969、1970年,黑龙港地区的机井建设初见成效的时候,省委及时总结群众的经验,充分肯定了群众性机井建设的正确方向,把机井建设作为大上农业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将打井抗旱列为省委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亲自动手,一年抓几次,常抓不懈。地、县、社各级党委对机井建设都很重视。不少县、社书记深入机台、井旁,既当指挥员,又当打井队员,有力地推动了群众性机井建设的发展。

2.充分发扬地方和社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井一片绿,无井一片黄”,这是地方和社队干部群众在抗旱实践中的生动总结。持续严重的干旱,深刻影响和教育了农民。为了摆脱贫困,农民要求打井的心情非常迫切,因而打井的积极性始终是高涨的。1970年代,全省常年参加打井的劳力一般都在二三十万人,高潮时多达四五十万人,除少数是技术工人外,绝大多数是社员,在社打井,回队记分,打井队给予适当补贴。当时经常活动着的钻机、大锅锥、人工架、真空锥等各种打井工具1.4万多副,坚持常年打井不停。农民不仅为打井出了大力,还为机井建设集资、筹料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大群众为了打井,迅速改变农业低产面貌,紧缩一切开支。为打井积聚资金,有不少生产队宁肯不分红或少分红也要先打井,甚至有的卖了车马打机井;还有些社员把准备盖房、结婚,甚至卖鸡蛋的钱都借给社队打井[13]。全省每年用于机井建设的“投资大约3亿多元,国家补助还不到4 000万元,除少量贷款以外,大部是社队自筹解决的”[14]。“几年来全省机井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社队自筹部分一般占总投资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力量”[15]。1970—1989年,衡水地区机井建设共计投资5.86亿元,其中国家补助占18.2%,地方自筹和群众集资占81.8%。群众集资和地方自筹年均2 500万元,相当于国家补助资金的4.5倍[6]210。

3.相关单位的密切合作相互支援。从省到地区、县均成立了打井抗旱办公室或机井建设指挥部,计划、水利、农业、机械、物资、地质、交通、电力、商业、供销等部门协调配合,及时解决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机井建设的发展。1969年,全省机井就从1965年的5.1万眼发展到18万眼,而当时全省用作机井配套的柴油机年产量只有4 500台。为解决机井配套急需的柴油机,机械工业部门着重抓了柴油机的生产,全省各地区都建立起柴油机生产厂家。各工厂企业在省统一计划和安排下,开展全省性的柴油机制造大会战。全省以16个厂为生产柴油机的主体和担负组装,280多个厂供应各种配件。省委主要领导人亲自主持会议,部署任务,各地区领导亲自抓落实,并从资金、原材料和设备等各方面优先安排,产品实行统一调拨、统一分配,有力地推动了柴油机的生产发展。1970年生产柴油机2万台,之后连年翻番,1977年达20万台,为加速机井配套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他部门为机井建设作出了贡献,如:交通部门保证打井抗旱物资的运输;商业、物资部门优先解决机井建设中的物资供应问题,银行部门通过信贷支援打井;地质勘探部门,积极派出专业人员协助当地农村勘探水源,进行规划,指导打井,为群众性的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依据。正如水利主管部门所讲的那样,“全党抓打井,各行各业齐支援的经验,是我省机井建设中的主要经验”[16]。

四、河北省机井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河北省的机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抗御持续的干旱,促进农业生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井布局不合理。同取一层水,或者布井太密而影响出水量。如永年县小龙马公社李八汪大队,平均80亩地1眼井,最密的100米内有3眼井,1眼井抽水,其他2眼水位严重下降,3眼井同时抽水,都抽不上水。也有的错误地认为井越多越好,井越深越好,不是因地制宜,深、中、浅相结合,合理地开采地下水。有些地方由于机井过密,工农业集中的地方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在全省平原出现了28个大小不同的漏斗区,面积达9 700平方公里。有的地区由于地下水下降,已经两次下卧机泵。离心泵抽不上来水,换成30米左右的简易深井泵,有的不几年又被淘汰,改用60~100米的深井泵。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机井又太少,遇到干旱毫无办法。1978年全省平原地区还有800多个大队没有机井,仍然是靠天吃饭。

2.成井质量低,使用寿命短,损坏率高。据1978年机井普查统计,全省平均损坏率为13.8%①有的地方统计不够科学,把多年损坏数和当时实有机井比较,还有的把未打成的也算作坏井,因而加大了坏井的比例数。,其中深井平均损坏10.9%,浅井14.3%。在地质条件复杂、打井难度大的黑龙港地区,损坏率更高,以县为单位,一般坏井在20%左右。个别县、社、队自1968年大搞机井以来,累积损坏的机井高达成井总数的30%以上。广宗县塘町公社自1966年以来,共打各种机井310眼,因淤孔、坏管、水质变苦等原因累积损坏160眼,深井损坏38.8%,浅井56%。该社的枣园大队,从1958年到1978年,为打井配套总共投资28万元(包括修理机泵1.8万元),先后打砖井、枕井(用秫秸把作井管)和各种机井141眼(成井130眼),1978年能用的只剩了3眼。这些坏井较多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社队负担,挫伤了群众打井积极性。

3.机井配套速度慢。1973年以来,每年有10来万眼机井不配套,到1978年底仍有8.5万眼机井不配套。1979年初,河北省委召集各地区主管机井建设的领导人部署了机井配套工作,并筹集7 000万元,补助社队搞机井配套建设。至年底,仍有6.7万眼机井不配套。农民花了钱,打了井,不能及时配套,长期发挥不了效益,天旱时守着井不能浇地,严重影响群众打井的积极性。“在那些打井多,配套少的地方,干部社员强烈要求,减少打井任务,把打井的资金首先用于配套”[17],社会群众反应强烈。

4.单井效益低,浇地成本高。有些机井,由于田间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加上管理使用不善,随着机井数量的增多,全省平均单井效益已由1973年以前的100多亩降到1979年的85.1亩,有的县平均还不足40亩。由于单井效益低和机泵损坏得勤,维修费用大,相应地加大了浇地成本,一般亩次成本四五角钱,高的达到一元以上。而管理好的南和县河上村大队只平均一角多钱;晋县周家庄公社全社平均亩次浇地成本一角六分。管理好坏,费用差别很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点。

首先,没有摸清地下水资源状况,缺乏合理的规划。在开始出现群众性打井高潮的时候,只看到打了井就出水,浇了地就增产的一面,对地下水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了解不多或不了解,偏重了抗旱需要的一面,没有注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同时生产队打井又受地块的限制,往往是哪里需要哪里打,地多地少都要打,因而形成平面布局疏密不均,垂直布局又受开采能力和对地下水认识水平的限制。由于机井的发展过程是从开采浅层水逐步向深层发展的,因而形成了许多深井共用一层沙,同取一层水。在全淡区有的开采深层水不注意封闭浅层水,下通天管,结果打了深井干了浅井。当机井发展到一定数量,出现了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许多离心泵不能使用的问题,才引起了重视,提出了合理布局,分层取水的要求,但对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怎样布局才算合理,怎样分层取水,拿不出有效的办法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初期没有物探条件,弄不清咸淡水的分界线,许多机井因为打穿隔水层或对咸水层封闭不准、不严而混入咸水,这是造成机井数量损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有了物探仪,普遍推广了物探,问题才得到解决。尽管河北省水文地质部门对地下水资源的调查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不少数据,但分县的资料没有搞清楚。同时,从多年开采地下水的实践来看,已经提供的数据也有不少出入,因此在打井中存有一定的盲目性。

针对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漏斗,有的科技人员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建议对深层水的开发要适当控制,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指导思想上还是侧重多打、多浇。虽然也先后发现和总结了望都、容城、晋县、藁城等地一些合理布局的先进经验,但是措施不得力,推广的也不快。直到1970年代中后期,各级领导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提高,真正抓了对机井布局的规划,强调深井一律由县确定井位。

其次,设备、物料和技术力量都不适应机井建设大发展的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在抗旱斗争的实践中看到了“有井一片绿,无井一片黄”的事实,要求打井的心情非常迫切,急于改变生产条件。因此,打井计划往往定得偏大、偏多,省里做了规划,到了下边还层层加码,数量难以控制。1972年大旱,1973年一年全省就打井18万多眼,配套机井10万多眼。而当时打井设备和物料都供不应求,各地只好“就地取材”,用代用材料凑合。因为铁管少,多数用的是水泥管;水泥不足,有的地方还用过陶瓷管;铅丝不够就用麻绳绑管;没有砂石滤料就用砖头、炉渣代替。打井设备也比较落后,开始时各地购置了一些地质部门淘汰的破旧机器,大量地用人工架子和大锅锥等土机器打井。后来,一些地区、县仿制了小型钻机,由于性能差,打出的井质量偏低。到1973年,全省才确定了几种较好的钻机,进行批量生产,逐步代替了人工架子,淘汰了性能较差和破旧的钻机。打井队员多数是从社队抽来的,稍加培训就上机台打井,边打边学,因而开始打的井质量较差。还有的不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从上往下压任务,片面追求数量,打了一些应付任务的“凑合井”,不能使用。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致使1975年打的机井质量较差,损坏的很多。之后,全省下大力抓了成井质量,深井损坏率大大减少了。但对浅井的质量注意的还不够,因而浅井的损坏比较多。

再次,打井队的管理体制不完备,制度不健全,人员不固定,不利于技术的不断提高。1978年,全省共有各种钻机4 398台,打井工人47 865人(其中县以上井队的工人21 809人),而固定工人只有5 517人。多年来,始终没有给打井队明确的编制人数,很少给劳动指标。有些地区在管理体制上也不稳定,有时下放到公社,有时又收归县管。公社的打井队员,用时就组织起来,不用时就回队劳动。这些打井队员,长期在野外工作,十分艰苦,却没有必要的劳保福利。干了十几年,还是临时工,没有转正的希望,除了在队记工以外,只给少量的生活补贴,他们和工厂企业的工人以及地质部门的职工生活待遇一比,都感到(服务农业的)“路线走对了,门子进错了”。因而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

最后,重机井建设轻日常管理。到1978年,河北全省已有几十万眼机井,井灌面积占到全省灌溉面积总数的70%以上。但大部分地区、县都没有机井管理机构,公社也没有专人管理,抗旱浇地时书记上井台,不用时无人过问是普遍现象。从1978年机井普查的情况看,约有70%的机井还没有井房,机泵设备长期风吹、日晒、雨淋,有的机井被扔进了杂物,有的泵头碰坏了井壁。大部分浅机井既无井房,也不加井盖,甚至连井台也没有。特别是有些机泵下卧后,井口低于地面,一下暴雨就淤沙或被冲坍。1977年汛期,由于暴雨较多,全省(主要是衡水、沧州、廊坊三个地区)淤坏机井达54 078眼。

总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省的机井建设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它以抗旱、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增加粮食产量为目标。这一时期海河流域各省频繁发生水旱灾害,作为该流域的主要省份——河北省经历了由涝到旱,先治水灾后治旱灾,根治海河与抗旱打井先后进行的发展变化过程。六十年代的机井建设工作出现了要求过急、缺乏调查研究、重视打井忽视机井配套建设、规划不合理及灌溉效率低的问题。七十年代以后,抗旱成为海河流域工农业发展的重点,打井被纳入了国家计划,河北省的抗旱打井进入了快速建设与发展时期,机井建设不仅数量激增,基础配套设施及其相关管理工作逐步完善起来。纵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省的机井建设工作,一方面,出现了诸如布局不合理、单井效率低下、灌溉成本高等问题;另一方面,机井建设的方向是正确的,机井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农田灌溉条件逐步改善,井灌面积不断扩大,相应地减轻了旱灾程度,使全省粮食总产量得以稳步上升,同时也对“改变北方地区农业生产面貌,扭转南粮北调,起到了重要作用”[18]111。然而,这一时期大规模的机井建设以及地下水的开采,致使河北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加剧,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性的省思。

猜你喜欢
机井抗旱河北省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护秋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实施零线绝缘化加装抗旱配电箱破解农村抗旱用电安全难题
山西忻州忻府区机井普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