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2488)
蒿 杰 赵 艳△
中医外治法,是相对于内治法而言,指除通过口服药物以外其他治疗疾病的方法的统称,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如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药浴、贴敷等[1]。中医外治法因其特色鲜明、操作简便、方法多样,特别适用于一些服药依从性差的情况,解决了如汤药味道难忍等问题,素有“良工不废外治”之说。因小儿龄幼不易配合服药而外治法用之颇多,儿科外治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古研究发现,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出现外治法,但此时尚未有专门针对小儿应用的论述,只是儿科外治法的萌芽阶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儿科外治法才正式出现,在《小品方》《针灸甲乙经》等书中均有记载,但此时的治疗方法相对较为单一。后经隋唐时期的补充,小儿外治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特别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故今斯方先妇人小儿,而后丈夫耆老者,则是崇本之义”[3]73的论述,将中医儿科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孙氏在其代表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详细记述了极为广泛的儿科外治法,尤其是药物外治法种类繁多,如膏摩、洗浴、贴敷、粉身、吹末、点舌、滴鼻等。这是对此前儿科药物外治法的一次极大总结,也为后世中医对儿科疾病的治疗扩宽了思路。此外,孙氏在儿科药物外治法中还有一重大创举,即首次提出将药物外治法应用于小儿的日常养护中以预防疾患,该思路方法深得《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4]的精髓。如以膏摩法预防小儿外感病,其言“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3]80。这为后世对儿科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对婴幼儿能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然查阅有关文献,现代学者并未对书中儿科药物外治法进行系统总结,故本文对其浅述如下。
药物外治法区别于内服法的是,不具有直接入体被大量吸收的特点,其在所用药物种类、用量、剂型等方面均扩大了使用范围。如某些具有毒性的药物,在内服时其用量需严格控制,但作为外用药物时则相对放宽。《备急千金要方》中论述了大量药物外治法的内容,所用剂型丰富多样,有浴剂、洗剂、粉剂、膏剂、栓剂、药巾剂、搽剂及熨剂等数种不同剂型[5]。其操作方法灵活多变,有直接绞汁、研末、烧灰使用,有以药汤洗浴患儿,有以绵布浸润药液置于儿身,还有将药物炒制加热后使用。笔者将其归纳为7种,现分而述之。
1.汤浴
汤浴法,是指将药物煮取汤液后,以药汤或浴或洗或淋的方法。书中提及此法约有16次余,并有3首直接以某汤浴方命名的方剂,为莽草汤浴方、雷丸汤浴方及李叶汤浴方。此法多数集中在“伤寒第五”篇,用于治疗小儿外感病,如“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方,细切柳枝,煮,取汁,洗儿”[3]85。在“痈疽瘰疬第七”篇中,采用汤浴法治疗多种小儿皮肤病,如“小儿溺灶丹”“小儿风瘙瘾疹”“小儿阴疮”与“湿疮”等,说明当时医家已经发现外感病与皮肤病是药物外治法的优势病种。说明在当时,医家认识到小儿虽不易口服药物,但身体正处于迅速生长阶段,皮肤娇嫩较成人易于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可通过以药汤洗浴身体的方式,经皮肤大面积接触药物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同时,孙氏也针对小儿肌肤娇嫩的特点,明确了注意事项“适寒温以浴儿。避眼及阴”[3]85,指出药汤温度应冷热适宜以免伤及幼儿皮肤,洗浴时应避开眼及阴部,以免发生刺激引起疼痛或损伤。
2.粉身
粉身法,是指将药物筛粉或烧灰,将粉末用于患儿的方法。书中载有4首直接以某散方或粉方命名的方剂:十二物寒水石散粉方治“少小身体壮热”、二物通汗散方治“少小有热不汗”、二物茯苓粉散方治“少小头汗”及三物黄连粉方治“少小盗汗”。可以看出这4首粉方均用于小儿身热汗出之证,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识到小儿汗出尤宜粉法。小儿皮肤娇嫩,如汗出过多得不到及时清理,多易红肿开裂伤及皮肤。此时用药物粉身,一来通过皮肤大面积接触药粉吸收药物有效成分,可达治疗汗出之功;二来可借助药物粉末的物理性状直接在皮肤外表止汗,使幼儿皮肤保持干爽。直到现在民间依然多用此法,粉于婴幼儿颈项、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多活动摩擦易潮热闷汗的部位,可保持小儿身体干爽。
3.膏摩
膏摩法,是指将药物制成膏状,令施术者手持药膏摩擦儿身的方法。书中载有丹参赤膏与五物甘草生摩膏方两首膏摩方,其中丹参赤膏方药物组成为“丹参、雷丸、芒硝、戎盐、大黄各二两……膏成,以摩心下”[3]80,可见方中雷丸、大黄、芒硝等峻猛之药,均不适宜幼儿大量内服,此时用膏摩之法将药物作用于皮肤且辅以按摩,正是避其害而取其要,最为适宜。除此之外,书中还有数处应用此法治疗多种小儿疾病,如“小儿夜啼”“少小中客忤”“惊痫”及“小儿鼻塞不通”等,可见膏摩之法所用疾病甚广。虽然此时以手按摩仅是一种辅助操作,但主要发挥作用的依旧是药物配方,故仍将其归为药物外治法。此时的膏摩法已经成为小儿推拿的良好开端,为后世小儿推拿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做出了有利的探索和铺垫[6]。
4.湿敷
湿敷法,是将药物研粉或烧灰后,以液体混合成糊状敷于患处的方法,书中有近50余处频繁使用外治法。其敷物所需的调和物,选材广泛,便于临床选用,有水、醋、鸡子白、蜜及猪脂等。另外,书中还载有“醋和涂绵,以敷疮上”[3]94的方法,此法进一步改良了单纯的敷法,借助棉布将药物固定,便于患儿敷药后自由活动,且比湿敷药物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更加干净卫生。
5.涂汁
涂汁法,是指将药物捣汁后,用汁液涂于患处的方法。如“治小儿丹毒方,捣慎火草,绞取汁,涂之,良”[3]93,以及“治少小头不生发,一物楸叶方,楸叶捣取汁,敷头上,立生。”[3]95在当时来看,涂汁法多以当地新鲜药用植物捣汁为用,就地取材,既节约经济成本,又节约时间成本,特别适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这种方法在现在尤可借鉴。
6.搨拭
搨拭法,是指将药物煮取汤液后令绵布浸没汤中,使带有药液的棉布或静置或擦拭于患处的方法。书中载有两首搨汤方,主要用于小儿皮肤病的治疗。此法借助棉布在局部地区搨拭,既发挥汤浴法的优势,将药液作用于皮肤利于吸收,又避免了汤浴法需将患儿衣物脱去易外感风寒的弊端,且汤浴法易伤皮肤,不可久泡,但此法可一日数次使药力持续,如“渍布搨疮上,日数过”[3]95。
7.热熨
热熨法,是指将药物加热用棉布包裹后置于儿身的方法,如“治小儿疰方,灶中灰盐等分相和,熬,熨之”[3]102。说明此时已经认识到可将药物加热,借助物理热量增强药效。
书中还有对某些特定部位施以药物来治疗相应疾病的记载,如将药物用于口腔内治疗小儿重舌,将药物敷于囟门治疗小儿囟门不合,将药物纳入肛门治疗小儿虫证等。这种专病专用的治疗思路,是对此前儿科药物外治法的进一步发展,为后世耳鼻喉五官科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幼儿虽不能配合服药但尚在饮母乳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将药物用于母亲乳头之上令幼儿在饮乳时将药服下的方法,这为儿科药物外治法在具体操作时的应用延展了思维导向,即药物外治法不仅可以直接用于患儿,还可以施用于母亲。笔者将其归纳为5处特定部位,现分述如下。
1.用于口内
在治疗小儿重舌时,所用之法虽都是将药物置于口腔,然细观其具体操作,可选方法十分丰富,书中记载有近10余处,这为临床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括而言之可分三方面,其一为放置位置的多样化,可用于舌上、舌下、喉部。其二为所用药物的丰富性,书中提及竹沥、鹿角末、蛇蜕、赤小豆末、灶心土、蜂房等药物数种。其三为具体操作方法的灵活性,有以液体点者,如“黄柏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良”[3]97;有以药末安放者,如“鹿角末如大豆许,安舌下”[3]97;有令浸润液体的条状物蘸药末掠者,如“取蛇蜕烧末,以鸡毛沾醇醋展药,掠舌下”[3]97;有将药物烧灰或研末后以液体调和敷者,如“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3]97。
2.用于鼻中
施于鼻内的外治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有效地治疗鼻部疾病。书中以导鼻法治疗小儿鼻塞不通、鼻流浊涕,其言“杏仁半两,蜀椒、附子、细辛各六铢,上四味咀,以醋五合渍药一宿,明旦以猪脂五合煎令附子色黄,膏成去滓,待冷更以涂絮,导鼻孔中,日再”[3]101。又以内鼻法治疗小儿鼻塞、鼻生息肉,其言“通草、细辛各一两,上二味捣末,取药如豆,着绵缠头,内鼻中,日二”[3]101。此外,用于鼻部的外治法还可以治疗全身性疾病,说明此时医家已经认识到对服药困难的幼儿来说,通过鼻黏膜给药也是一个有效途径。如治疗小儿伤寒发黄介绍了两种方法:其一为滴鼻,“捣韭根汁,澄清,以滴儿鼻中如大豆许,即出黄水,瘥”[3]87;其二为吹末,“小豆三七枚,瓜蒂十四枚,糯米四十粒,上三味为末,吹鼻中”[3]87。
3.用于耳内
在治疗聤耳时,书中记载了以药末粉耳之法,其言“治小儿聤耳方,末石硫黄,以粉耳中,日一夜一”[3]101。耳道腔体狭小,腔道皮肤娇嫩,腔内结构复杂,唯有施以药粉,一者细腻易吹入耳中可避免伤及耳部结构,二者干爽可止聤耳溃面流脓湿浊,应用此法实为精当。
4.用于囟上
孙氏运用敷法治疗小儿解颅、囟门不合等颅顶部疾病,将药物研末与乳汁或猪骨髓调和后敷于囟上,使药力直达病所。他指出当湿敷的药物干燥后需及时更换,以求药力持续方能使疾病速愈,其言“右末之,以乳汁和,敷颅顶上,干复敷之”[3]98。
5.用于后阴内
在治疗虫证时,书中提及将药物放入小儿肛门的方法,其言“治小儿羸瘦,有蛔虫……楝实一枚,内孔中”[3]100。此法直接将药物纳入肛门,既避免内服杀虫药之峻猛伤身,又使药物直接经直肠吸收发挥药效,有助于虫体从肛门排除。
6.用于母乳头
当婴幼儿无法服药时,书中记载了将药物放于母亲乳头,令小儿饮乳时服进药物的方法。该法在用于具体病症时,可直接绞汁、研粉、烧灰使用,或将药末与乳汁调和后敷于乳上。此法极为巧妙,对于不肯配合服药的哺乳期幼儿,现今依旧可借鉴使用。
纵观《备急千金要方》全书,孙氏不仅记述了极为丰富的中医儿科药物外治法,而且在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时,亦能全面分析患儿病情,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有以一种药物外治法治疗疾病者,如浴、粉、敷、涂、熨、吹末、滴鼻及点舌等;有以两种药物外治法同时使用者,如用洗法兼敷法治疗小儿头疮,用导鼻法兼摩法治疗小儿鼻塞不通等;亦有以药物与非药物外治法相结合者,如用膏摩法兼灸法治疗小儿惊痫;还有以内治法与多种药物外治法混合使用者,如“小儿头生小疮,浸淫疽痒,黄膏出,不生痂,连年不瘥者”,同时使用内服、外洗与外敷三种方法来治疗[3]。孙氏这种择法灵活、综合施治的特点,体现出药物外治法在治疗儿科疾病时的优势。这对现代儿科病的治疗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以期为当今广大临床医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