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 300410)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质历经五千多年的培育、继承和发展,早已流淌在代代相传的民族血脉中,渗透进中华儿女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进入新时代,民族精神更是历久弥新,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集合,用“创造、奋斗、团结、梦想”诠释着中国人民的特质与禀赋。将民族精神中的价值元素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中,将对新时代大学生培育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其内涵和实质逐渐被清晰勾勒,概括讲即为“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以及伟大的梦想精神”。
从璀璨文化看全民族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匠心独具、推陈出新的创造史,从诸子百家、思想巨匠到四大发明,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到宋元名曲,从长城运河、故宫殿堂到亭台楼阁,好似一副璀璨文化图卷,而全民族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就蕴含其中:中华民族用辛勤劳作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用思想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可以说,创造精神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同时也书写了中华历史。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精神更是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在学生德育教育中融入“创造”这一民族精神气质,必然能将新时代青年人的创新动力迸发出来,促进广大青年把爱国之情同报国行动结合,争做有理想、敢创造的时代新人,创造更多时代奇迹。
从战天斗地看全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处处彰显了我们先贤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开疆扩土,种垦粮田,治理江河,战胜灾害,硬是将一个古老的中国逐步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温馨家园,这里面饱含了我们民族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祖先们的奋斗让我们坐拥大好河山,先贤们的奋斗让我们享受美好生活,前辈们的奋斗让我们奔向小康。先祖们的奋斗足迹深深告诫我们,要幸福就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所以,将“奋斗”这一民族精神气质融入德育教育,必将有助于淬炼学生的“刚”性和“韧”性,增强学生的意志与耐力,为投身社会主义强国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从同心同德看全民族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几千年来,无论是民族危亡之际,还是外侮侵犯之时,或是大灾大难降临,中华儿女始终坚守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品质,最终建立巩固了统一的国家,形成了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筑牢了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固防线。这些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唯有团结才能积蓄力量,唯有团结才能发展,唯有团结才能进步。将“团结”这一精神气质融入德育教育,将会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价值认同,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自觉增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思想意识,形成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从追梦逐梦看全民族孜孜不倦的梦想精神。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心怀梦想、追梦逐梦。从盘古开天到夸父追日,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古代神话无一不是在传达祖先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为此历经170多年的接力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在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青年们更不能缺席,所以,将“梦想”这一精神气质融入德育教育,让新时代大学生成为梦想的接力人,一步一步走下去,一代一代传下去,坚定不移的追梦圆梦,定能让青年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焕发光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一定能早日实现。
中华民族精神源于五千年文明实践的砥砺与淬炼,既包含了我们伟大民族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精神,如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又包含了我们党历史上一系列精神,如长征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如果上述精神被概括为“中国精神”的集合,那么民族精神就是其中“一员”。所以,将民族精神伴随“中国精神”一同纳入德育教材讲义,兼顾中华民族文明实践与德育知识要点的高度融合,将是最有效的融入方式。例如民族精神进“思修”课讲义,可以纳入“弘扬中国精神”一章中,促进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历来团结一致、敢于战胜自然的斗争精神,引导学生在困难面前树立崇高信念;民族精神进“纲要”课讲义,可以纳入“民族复兴”相关内容中,带领学生从近代史维度分析民族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民族战胜历史上一系列磨难的根源;民族精神进“原理”课讲义,可以纳入“唯物辩证法”相关理论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物质普遍联系”背景下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科技推动社会发展”背景下求实精神的重要性,培树正确价值观;民族精神进“形势与政策”课讲义,可以纳入“社会责任”等主题中,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进“概论”课讲义,可以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内容中,阐述清楚“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先进文化”等这些中国优势,引导学生自觉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团结一心、奋勇向前。
德育课堂的教学讲授是融入民族精神的最直接方式,在课堂中(包括线上网络课堂),学生可以系统、直观地感悟民族精神,铸造传播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阵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采用“热点分析、时事点评”等方式讲授民族精神,增强课程的政治引导力、价值塑造力。一是紧跟时事热点精准提炼民族精神的内涵。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新成果进行深度挖掘,准确把握其精神底蕴和实质内涵,并提炼其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资源,做到讲授有的放矢。二是丰富时代背景下的讲授形式。民族精神蕴含于鲜活的事例和人物中,有血有肉、富含情感,需要具有感染力的传播形式做依托,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善于结合具体故事讲授,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通过诸如民族英雄、时代楷模、改革先锋等这类正面人物故事来弘扬正能量,不断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升授课的针对性。三是拓宽信息时代的教学途径。当前传统课堂的“说教研读”教学方式逐步被改变,以线上教学为代表的网课形式成为新常态,需要新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德育课教师不仅需要主动适应新的在线讲授方式,还要积极发挥线上教学传播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作用,如收集新时代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的网络小视频,作为教学素材的补充,采用线上讨论、解读、分享的形式,把传统课堂交流优势转变成线上交流优势,让学生深刻体会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凝聚着各个时代最优秀的文化品质,其精神内涵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依托高校相关科研项目,侧重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及时将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实践素材转化为深厚的理论要素,占领新时代价值引导高地,将有利于其深度持久地融入德育教育体系。具体方式:一是优化科研任务评估考核标准。鼓励德育课教师在民族精神的科研项目上投入时间精力,从内涵意蕴、当代价值和未来传承各个角度开展系统思考,通过项目研究深化认知、丰富内涵。二是为民族精神相关科研提供充足保障。例如在相关院系设立相应的研究组织,或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组织的一部分,每年拿出一定科研课题和专项经费,支持研究民族精神,同时在校刊、校报、校网上增设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专栏,优先刊发校内研究成果,持续增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研究的热情和动力,并逐渐厚积民族精神的教学资源。三是促进民族精神科研成果转化。在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成果的转化融入,包括推动民族精神研究成果进教材、进讲义、进课堂,开展民族精神相关主题的优秀教研成果展示活动,举办民族精神主题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等,总之,要通过民族精神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大学生补充德育教育营养。
实践活动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民族精神,不仅能起到“实践育人”的效果,更能拓展民族精神融入的路径。一是通过志愿服务体验融入。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本身就是磨炼意志、锤炼品行的实践学习,当前时期,广泛鼓励学生适当参与其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服务、分发物资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既能帮助学生切身体验生活,又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真切体会“团结、奋斗、奉献”的内涵真谛,学生与祖国同呼吸共患难,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通过社会讲堂感悟融入。社会即讲堂、实践即教育,可以组织与民族精神相关的实践讲座,例如邀请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亲历讲述奋斗经历,邀请理论专家学者回顾解读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一系列伟大奋斗壮举,分享见闻、诉说感想、恳谈体会,帮助学生在理性思考和理性认知中理解民族精神。三是通过“第二课堂”沉浸融入。可以组织开展一批“致青春、共奋斗”、“民族复兴,筑梦同行”的主题党团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思想解读、观点辩论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沉浸其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吸收;还可以通过演绎小品、故事朗诵、编排话剧等形式再现战役场景,在创作中强化思想引领、加深价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