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荣亮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21 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信息技术,以求创新发展,翻译行业也不例外。当今社会的翻译行业和传统翻译行业已大不相同,日益强调翻译技术的应用和翻译效率的提升,高质、快速已成为新时代翻译市场竞争制胜的法宝。翻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翻译行业的新要求,无疑将倒逼翻译教学改革。只有适应新形势,紧跟市场,加强翻译技术课程教学;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高质量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时代责任,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例,探讨翻译技术课程体系设计。
第一,时代背景。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平衡发展,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已成为当下机器翻译的主流模式。以机器翻译为基础,并进行译后编辑,已成为新兴的翻译形态[1]。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翻译专业应该紧跟潮流,探索和开发适应校情地情的翻译技术教学体系。
第二,《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下称《指南》)即将落地。该《指南》即将落地,实现了翻译专业本科教育对翻译技术的正式接纳,是对服务国家战略、打造校本特色、推动译者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2]。从《指南》这份纲领性文件可知,翻译技术教学已获得上级部门的极大重视。
第三,市场背景。根据中国翻译协会的《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可知,计算机辅助翻译和翻译质量保证工具等已成为语言服务需求方重要的翻译技术[3]。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翻译专业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实际,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翻译技术教学体系。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是一所具有21 年本科办学经验的地方应用型高校。2017 年,该校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涵盖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三个本科专业。据了解,该校尚未开设翻译技术相关课程,不少学生对翻译技术(Translation Technology)认识模糊。为适应人工智能的大趋势以及语言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开设翻译技术相关课程很有必要。
对标《指南》,学以致用。据悉,《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即将落地,其是纲领性文件,开设相关课程之前,学校务必要认真研读。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强调学以致用,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升学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习同类院校已有经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这就是最大的实际。因此,课程设置不能追高求全,应从实际出发,并学习同类院校已有经验。
分层教学,培养技术思维。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实际,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中翻译、英语和商务英语三个专业均可开设相关课程。但是如何开,开设多少学时,这就需要分层教学,突出重点,重点面向翻译专业开设必修课。同时,应考虑学生生源多为文科生的实际,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
第一,教学目标。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而言,就业和读研深造是两大出路,那么翻译技术教学体系设计的目标必须是学以致用。关于教学目标,国内相关学者已经形成共识,即提高学生翻译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技术思维[1,4]。由于科技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各种翻译软件和工具层不出穷,目不暇接。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应当把提高学生翻译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理解翻译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技术和工具,具备翻译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生源大部分为文科生的实际,培养学生技术思维能力势在必行,让学生养成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能够用技术快速、高质量、解决翻译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第二,教学师资。在全国范围内,当下翻译技术师资严重缺乏,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且翻译技术教师知识建构面临诸多困境,比如,教师知识的“先天缺陷”和职前培训的缺失,教师缺乏学习动力和内驱力,教师缺乏专业的学习渠道和长效学习机制[5]。截至目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尚未开设翻译技术相关课程,尚未组织翻译技术教学团队。笔者认为,应从如下4 方面组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的翻译技术师资力量:首先,政策引导,通过校院两级政策支持,设置翻译技术实验室,组建翻译技术教学团队;其次,科研引导,作为新兴领域,翻译技术领域值得研究的课题非常多,校院应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翻译技术应用研究;再次,鼓励相关青年教师学习和应用翻译技术,不仅要组织其进行内部学习和交流,而且要鼓励教师参加与翻译技术教学相关的实操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比如,广东省的广外翻译技术团队提供了很多翻译技术公益培训活动;最后,实践引导,如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可以承接相关语言服务,由翻译技术教师带领学生,组成团队,参与相关实战项目。
第三,教学内容。翻译技术涉及搜索技术、文本处理技术、术语管理技术、语料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机器翻译技术、翻译质量控制技术等。关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解决如下4 个问题:如何把握教学难度?选用什么教材?适用什么样的范围?多少课时?针对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的专业设置实际,4 个问题的解决措施如下:首先,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生源总体较好,处于广东省中上梯队,教学难度设计应遵循难易适度、学以致用的原则;其次,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翻译技术教材,但大多数为翻译硕士(MTI)教材,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应选用适合本科生层次、涵盖代表性翻译技术的教材,如王华树博士最新主编的《翻译技术简明教程》;再次,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涵盖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三个本科专业,这三个专业均适合开设翻译技术相关课程,但凡事不可一刀切,各专业应根据实际开设相关课程,如翻译专业开设翻译技术的通识必修课,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入门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最后,应做好与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根据实际确定课时量,翻译专业可以开设2 个学期,每学期32 个课时,英语或者商务英语专业可以开设1个学期的入门必修课或者选修课。
目前,语言服务行业俨然已经成为技术导向型企业,翻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翻译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新版欧洲翻译硕士能力框架》中,技术能力属于5 大能力板块(语言与文化能力、翻译能力、技术能力、个人与人际能力、服务提供能力)之一[6]。由此可见,翻译技术能力培养十分重要。然而,近年来关于“技术至上”还是“以人为本”的讨论十分热烈,相关学者亦有相关研究。例如,李彦和肖维青对翻译技术进行了理性批判[7]。对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而言,既应紧跟潮流,开设翻译技术相关课程,也不能舍本逐末,忽视传统模式下对双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应对标《指南》,走出一条实际可行、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双语+技术”的翻译人才培养之路。
在“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语言服务需求日益旺盛,高质量的翻译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倒逼翻译教学改革,加强翻译技术教育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案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翻译技术教学体系应该如何构建,指出了走出一条实际可行、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双语+技术”的翻译人才培养之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