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经验

2020-01-10 08:48李艳青
中医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医学绝经期阴阳

李艳青,赵 方,高 蕊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围绝经期抑郁是指发生于女性断经前后,以抑郁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垂,对事物兴趣降低,思维较以前迟钝,严重者会伴有自杀行为等。古代医籍对本病无专篇记载,多散见于“脏躁”“百合病”等病症中,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身。”明代《景岳全书·妇人归》曰:“妇人于四旬外,经期将断之年,多有渐见阻隔,经期不至者。当此之际,最宜防察。如果气血和平,素无他疾,此固渐止而然,无足虑也。”患者的情感障碍对生活与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阻碍,使生活质量不如从前,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笔者经过多例的临床观察,总结了对治疗本病的见解,现整理如下。

1 辨证求因,整体论治

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是指发生于女性围绝经期的临床非特异性心理异常症候群,以心情压抑、悲伤、焦虑、强迫及躯体化等为主要特征[1],尤以抑郁最为多见。《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七七”之年,肾精衰少,天癸竭,脑髓失充,脏腑功能失调,也是中医学提出的“心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紊乱,与西医学研究提出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失调有相似之处[1]。大多数妇女由于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生活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调节这一生理变化,使得肾阴阳平衡失调而导致本病。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偏亢;肝肾同源,肾阴不足,精亏不能化血,不能濡养肝经,肝失濡养,肝阳上亢。围绝经期一般是指七七之年之后,此时肾精衰少,天癸竭,脑髓失充。笔者在临证基础上认为围绝经期抑郁的主要病机是肾阴肾阳俱虚,加之气血亏虚,故相应给予“气血阴阳双补”的治疗大法,选用二仙汤合八珍汤加减,药物组成:淫羊藿30 g,巴戟天15 g,肉苁蓉20 g,生地黄30 g,当归15 g,川芎12 g,枸杞子20 g,柴胡12 g,香附10 g,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方中党参补益气血,当归补血和血,川芎活血行气,白术补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温补肾阳,生地黄、枸杞子补血滋阴,柴胡、香附理气解郁。方中有补有行,共奏气血阴阳双补之效。生活中,妇人以血为用,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然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正常运动而周流。气血均来源于脏腑。气血“和调脏腑,洒陈六腑”“灌溉一身”,共同维系机体正常功能运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女性年逾七七,肾阴阳俱虚,气血愈显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心神等,引起血不养心一系列症状。故选用二仙汤合八珍汤加减,益气养血,阴阳双补,缓解临床症状。

2 中西结合,病证相参

笔者在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同时,积极借鉴西医学的诊疗思路,全面研究和探讨本病发生的机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西医治疗。在近几年临床实践中,发现围绝经期尿失禁、子宫脱垂伴有情绪障碍的患者在经过盆底肌电刺激的治疗后,不仅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症状得到了改善,而且焦虑或是抑郁的情绪也得到了改善。基于“心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及多年临床实践,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西医学的盆底肌刺激物理疗法,选择将6个电极片分别置于任脉上的关元、气海,背部膀胱经的肾俞及双下肢的三阴交。冲任督一源三岐,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盆底肌电刺激将治疗头置于阴道内,无疑对冲任督三条经脉均有刺激作用,关元、气海亦是任脉上的要穴,加强刺激作用;肾俞位于膀胱经,上通脑络,下滋肾水,临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累计频次居高[2]。有研究表明:针刺肾俞可明显提高E2含量,增强β-EP活性,诱发β-EP释放,调节HPO轴,从而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状[3];三阴交为足之三阴交汇互通之穴,重在滋阴,填补肾精,临床选穴常用[4];针刺可调理肾、肝、脾3脏,使胞宫得养,冲任得充,气血充足,阴阳平衡,还可以整体调节围绝经期衰退的生殖内分泌免疫网络,表现为E2水平明显升高,FSH、LH明显降低[5-6]。此3组穴位分属机体上下前后,阴阳相交,上下相续,升降互济,共奏补肾益脑、安神解郁之效。故临证常用中药(八珍汤和二仙汤加减)结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治疗效果显著。

3 调摄情志,疗效显著

笔者在临证中时刻牢记“大医治未病”理念,对于围绝经期抑郁的治疗更是将此种理念贯彻始终。中医学“治未病”理论贯穿于疾病诊疗及预防的始终,其内涵包括3个方面:①未病先防;②既病防变;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生活作息习惯的改变,很多育龄妇女对围绝经期的知识了解欠缺。进入该期后, 其生理与心理变化较大,出现严重的内分泌功能变化、中枢神经改变,引起一系列心理变化,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大多数是以药物治疗,心理疗法尚未被普及,因此对围绝经期尤其是围绝经期抑郁的妇女进行及时而系统的心理疗法显得愈来愈重要。笔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中医学“治末病”理论对患者给予调整生活方式的帮助,主要包括从围绝经期妇女的日常生活作息调整、围绝经期的情志调摄等方面开始,顺应自然规律、喜怒有常,根据食物的不同属性,均衡饮食;房事勿过;积极锻炼身体等。同时给予科学系统的指导,告知相关知识。此外,抑郁患者心情低沉,自己的情感与病痛容易被过度夸大,心理活动的暗示性愈来愈强,进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培养一些爱好与兴趣,使心理活动的外指向增强。笔者发现在治疗本病时加以心理方面的疏导,能够有效缩短治疗周期,临床效果显著。

4 小 结

笔者在临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时始终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并加以情志调摄治疗的理念贯彻始终,临证时首先参考西医学的治疗方式,并结合中医药物治疗,在辨病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论治。同时还应重视在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心身同治,提高疗效。综上所述,在诊疗过程中既需掌握中医学治疗的精粹,还要擅长运用西医学诊治形式和技术,取两者之长,中西互参,为患者谋最大福祉。

猜你喜欢
中医学绝经期阴阳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围绝经期避孕失败的原因及必要性分析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法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