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垒,宋永伟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平乐郭氏正骨在中医骨伤科流派中赫赫有名,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厚的临床经验,创始至今,一脉相传,铸就了别具一格的特色疗法和平衡思想[1]。《郭氏家谱·平乐正骨发展简史》曰:“平乐正骨的创始人系吾门 (文范祖门 ) 十七代祥泰公,字致和,人称老八先,清乾隆嘉庆年间人。”[2]王敬威等[1]认为:其内容包括气血共调平衡论、筋骨互用平衡论等。平衡理论是平乐郭氏正骨理论体系的基础思想,是平乐郭氏正骨认识、诊断、治疗骨伤科颈肩腰腿痛疾病的桥梁,亦是治疗筋骨系统疾病的奠基石。孙贵香等[3]将筋骨平衡理论作为骨伤科疾病施治的指导思想。平乐郭氏正骨认为:筋骨平衡理论应当贯穿骨伤科疾病治疗的全过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指包括由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等退行性改变导致神经根受压迫而产生以颈肩部疼痛不适、上肢放射性麻木或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4]。王睿等[5]认为:该病常见于35~65岁的人群,但目前有明显低龄化趋势,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学认为:颈椎病是因长期劳损或颈部外伤导致经脉气血瘀滞、津液运化失调、筋脉失养,最终痰饮停聚,气血未能上承而出现的虚实夹杂之证,重者可导致肝肾亏损,疾病因正虚邪恋而反复发作[6]。郭现辉等[4]将该病辨证分为风寒湿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亏虚证。西医学认为:CSR责之于神经根出口位置狭窄,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狭窄是神经根出口狭窄(椎间孔狭窄)的主要原因[7]。临床中,CSR症状典型,采用平乐正骨治筋理论辨证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条理分明。现将基于平乐正骨筋骨平衡理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中医传统文化讲求中庸思想、过犹不及,对于筋骨来说亦是如此,只有达到平衡才能够运动自如。《貌文》曰:“筋……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骨,包括骨骼与关节。中医筋伤学认为:颈部的“骨”主要指椎体及小关节等骨组织[8]。平乐郭氏正骨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骨是支撑人体完成精细动作、肢体操作的关键,筋骨相连,作用重大,在运动关系中密不可分[4]。筋骨平衡理论认为:在运动系统中,承担不同应力的肌肉通过杠杆作用力拉动骨同时移动,从而完成不同方位的复杂运动,筋与骨协调一致才能维持脊柱、关节等骨伤科正常状态下的相对平衡及稳定[9]。与筋骨平衡理论相反,筋滞骨错理论强调筋骨之间的平衡不是绝对的,应当根据筋骨关系及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非绝对的平衡中寻找相对的平衡[10]。绝对的平衡和相对的平衡是对立面,亦是相接近的,在诊治疾病中探索相对的平衡,理解绝对的平衡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益于临床诊断和治疗[11]。史鹏博等[12]认为平乐郭氏正骨筋骨平衡理论理筋手法的作用机制为:①促进血液循环;②缓解肌肉痉挛;③解除关节嵌顿;④软化粘连瘢痕。了解筋滞骨错理论思想,以平乐郭氏正骨筋骨平衡理论及其机制为指导,能更有效治疗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内的骨伤科筋滞骨错类疾病。
松筋治疗作为正骨手法的首要前提,包含了牵引、熏洗、推拿等物理疗法。“先有筋瘀,再有骨痹”,治疗时需先保护好经筋,并兼顾骨的防治[13]。平乐郭氏正骨理论认为:“筋骨并重,以筋为先”是骨伤科疾病治疗的总原则,在诊治疾病时,首先进行松筋、理筋、活筋,筋柔才能骨正,待对应位置肌肉松弛、恢复柔软状态后再进行颈部相应正骨手法以调动关节间位置关系,恢复生理平衡[14]。西医学研究[15]认为:治筋手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内软骨的营养供给,延缓关节退变进程;合理的手法运用能够加快炎性物质代谢,提高疼痛耐受度,松解软组织粘连。牵引疗法在很大程度上有松筋治筋的作用,被认为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6]。梁舒涵等[16]采用侧斜角牵引(向健侧侧弯15°~30°)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采用垂直牵引,结果发现侧斜角牵引可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廉杰等[17]则采用软伤外洗方配合优值牵引法联合颈部中药熏洗、颈部推拿、颈部优值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规治疗组采用颈部推拿、颈部常规牵引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优值牵引法第一步:颈椎置于前屈10~25°,牵引重量1/10 W(W为患者当日体重),牵引时间30 min,每日2次,2次牵引间隔4~6 h,连续治疗3~5 d。第二步:颈椎置于直立0°,牵引重量1/7 W,牵引时间30 min,每日2次,2次牵引间隔4~6 h,连续治疗2~3 d。第三步:颈椎置于背伸5~10°,牵引重量1/10 W,牵引时间30 min,每日2次,2次牵引间隔4~6 h,连续治疗5~7 d。王志峰等[18]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旋提推拨正骨手法调整颈椎关节突关节及棘突,辅以皮下筋膜软组织推拿法,与普通针刺联合药物口服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更佳。朱烱伟[19]采用牵引、超短波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组同时加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更佳。沈国权等[20]认为:推拿手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经筋的收缩力量、做功效率及后伸和前屈的平衡能力,达到“束骨”和“滑利关节”的效果。
平乐郭氏正骨手法居多,不同部位亦不尽相同。正骨郭氏第七代传人将脊柱正骨复位法分为倒程逆施法、挤旋屈伸法、旋撬复位法、牵拉摇摆法、手牵足蹬法、牵推旋转法、屏气按压法、按压推端法等[21]。李新生等[14]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随颈部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者,常采用拉推顶法(患者取端坐立位,施术者立于患者正后方,左侧肘关节从左侧伸入患者颈部下方,持续缓缓向前上方牵引,嘱患者稍前屈并略微向左旋转头部,右手拇指压于需调整颈椎棘突,旋转头部至力线达右手拇指,待患者放松时右手拇指向前上方推顶,并以腰带肘同时发力,将力的向量传至颈部反弓部位,即可闻及清脆的关节松动声),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提拉作用力有利于拉开椎间隙,减少椎体及其附件对神经根压迫,同时恢复颈部原有生理前屈。陈小刚等[22]将起源于平乐正骨的韦氏颈椎调骨手法分为单人旋转复位法(用于上颈段)、角度复位法(用于中颈段)、侧旋提推法(用于下颈段)、颈椎后伸勾拉法(用于钩椎关节错位)、颈椎微屈前推法(用于颈曲变直)、圆筒整复法(用于颈椎间隙狭窄)和卧位提拉旋转法(用于不适宜坐位治疗者)。李泽佳等[23]总结河南洛阳平乐郭氏正骨嫡系传人郭宪章主任医师诊治颈椎病的临床经验,将平乐郭氏正骨手法简化为“摸、离、推、按、端、托”6个准则,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摸索、总结并丰富其内涵,最终达到专科化、标新化,有益于实现骨伤科临床治疗简便、流利、髙治愈的目标。朱烱伟[19]认为:正骨手法凭借“巧力寸劲”之优势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备纠正筋滞骨错、调整力线等优点,能够有效减轻颈肩部疼痛不适等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松筋正骨复位后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功能锻炼、运动、康复等强筋束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主张适度的休息调整及户外活动,身心静养,运动平衡,有助于加强气血流动、强健筋骨[24]。玉超杰等[25]嘱接受运动疗法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端坐立位,双手依次于前额、双侧颞部、枕骨部4个方位加以一定程度对抗力,4个方位与双手施加的外力进行对抗以减轻颈椎神经根所受压迫,4个方位各做5次,单次坚持10 s,中间间隔5 s,每日4次,10 d为1个疗程,结果发现此4个方位运动疗法均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部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董青英等[26]采用左顾右盼法(患者取站立位,两脚同双肩等宽,上肢自然下垂,掌心向外,先将头部向左旋转至极点,维持5 s再恢复中立位,之后与此相反向右旋转,角度以60°~80°为准,旋转时宜缓慢进行,左右两侧各做10次)、前屈后伸法(患者取站立位,上肢自然下垂,掌心向外,头极度前屈或后伸,以45°为宜,并维持5 s,前屈及后伸各做10次)、旋转运动法(患者取端坐立位或站立位,头颈部保持松弛,依次缓慢向左右两侧转头,以45°为宜,左右交叉转动,两侧各做10次)进行标准化颈部锻炼,结果表明该疗法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颈椎活动度及功能。冯亮等[27]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松筋理筋手法辅以中医特色八段锦综合治疗,对照Ⅰ组仅采用松筋理筋疗法,对照Ⅱ组采取松筋理筋手法佐以颈椎“米”字运动同时治疗,结果发现练习八段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中医药治疗疾病讲究内外同治。平乐正骨内部制剂基于平乐正骨筋骨平衡理论,药物疗效体现了松筋正骨理念。李瑞奇等[28]研究发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门诊治疗颈椎病的常用中药丹参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阻止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变;葛根能抑制细胞凋亡,还能抵抗炎症对纤维环的破坏,起到保护椎间盘、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当归可以消除肌肉韧带充血水肿,防止纤维细胞变化为成骨细胞而导致骨质增生发生。李宏九等[29]研究发现:葛根专治项背强痛,解肌止痉,可引药上行直达病处。张虹[30]研究发现:平乐郭氏正骨经方中的药物相反相成,主要用于骨伤科疾病中错综复杂、互相对立的伤科疾病。
牵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应当通过实验探讨并为临床提供新型真实有效的依据。陈博来等[3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试验探讨采取前屈位、中立位及后伸位不同角度牵引的疗效,并经过X线片检查对比,得出前屈位牵引最能够增加椎间隙宽度,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最适宜的牵引方法;其根据颈椎力线猜测前屈位牵引可能适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C3~C4、C4~C5两个节段,与其相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该慎用后伸位角度牵引。正骨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键一步,实施手法时应当手摸心会、轻巧稳准。管恩福等[32]认为:为避免正骨手法带来的副作用及严重损伤颈髓之后果,采用正骨复位手法时应当用心体味,切忌寻求旧式思想中清脆的“咔哒”声。丁海涛等[7]认为:不可单纯参考影像资料,应当结合临床,根据患者疼痛反应将压痛明显一侧作为施术点,并循序渐进施力,待患者放松时一并完成,复位后以疼痛、麻木等症状减轻作为良好效果指标。平乐郭氏正骨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含了深奥的理论思想,正骨手法是其特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应始终贯穿松筋、正骨、锻炼的总原则。正骨手法应当根据筋喜柔不喜刚、骨喜刚不喜柔之特点,刚柔并生,刚中夹柔,柔中透刚,做到法从心出、手随心转、心手相和,方能达到理想复位效果。
正骨复位应当同时参考颈椎影像片,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应当根据椎间隙的宽窄及椎间盘突出两者的权重高低施以不同旋转及提拉的力度。椎间隙较窄时,应当以提拉为主;椎间盘突出较重时,应当以旋转为主。施术时亦应当考虑体格检查、阳性体征,结合影像资料认真分析,作以略微手法调整。
正骨复位后为强筋束骨应当佩戴颈围下床活动,佩戴颈围2周;避免剧烈活动、久坐、久站、长时间低头、快速转头及提拿重物;避免跌倒等外伤。同时进行上肢肌力锻炼(扩胸、屈肘、握拳),每次10 min,每日6次,避免动作幅度太大及拉伤。此外,应当注重八段锦、五禽戏等具备中医特色的强筋束骨锻炼。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应当运用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营养神经、肌松剂类药物综合治疗。
平乐郭氏正骨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作为骨科医者,应当肩负使命,发扬光大,传承创新,发挥中医特色,并结合西医,使平乐郭氏正骨持续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