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林林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81)
元好问评价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质朴。苏轼也曾言独好渊明之诗,认为陶诗表面上淳厚清癯,实际上绮丽丰腴。可见,陶渊明凭借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诗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开辟了诗歌的新境界,《归园田居》(其一)是其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尽管诗人用最日常化的笔触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但是细品起来则意蕴悠长。教授此课,追求问题设计的高层次境界,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延展度,体会陶渊明田园诗的魅力所在。
诗眼可以说是贯穿诗歌的线索,一般是指诗歌中的关键字词或者点睛之笔。教师可以通过分析题目引导学生找到诗眼,整体把握全诗。大体上可以认为《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归”字是诗眼,以“归”为切入点,可以设计提问:诗人要归去哪?归去如何?归去原因是什么?找到诗眼并不是目的,关键是以“归”字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一个“归”字不仅统领了题目,而且贯穿了全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归去的地方是田园,对应诗中的9—16句;归去之后诗人感到安然、自在,对应诗中的17—20句;至于原因,则在诗开篇的1—8句说明了回归田园的原因。学生对诗歌整体结构有了清晰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打破传统教学中机械翻译的教学模式。
课堂提问要善于抓住矛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诗人首先点明了自己年少的时候就没有俗世的气韵,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这句话时提到:“俗”与“韵”是自相矛盾的,“韵”一般让人想到风度、风雅之意。据此,可以提问为什么诗人说“适俗韵”呢?其实,诗人紧接着便谈到自己生性喜爱丘山,借丘山来代指大自然,与俗韵相对,不直接言说世俗污浊不堪,反而用高雅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气质与世俗不容,本性崇尚自然,无形之中加重了情感的分量。既然诗人无世俗之心,又怎么落入“尘网”中长达“三十年”?这与陶渊明的出身和时代背景有关,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入仕为官,他少有“大济苍生”的志向,但是到了陶渊明的时代,家室没落以及当时门阀制度森严,自然受不到重视。“误”字是诗人对自己宦海生涯的否定,流露出自责不已之感慨,“三十年”是诗人有意夸大为官时间,突出懊悔之深。
课堂提问要找准因果联系,指点学生透视本质。诗人用“尘网”暗喻官场的束缚压抑,同时用“羁鸟”“池鱼”暗喻自己的化身,表达了对旧林、故渊所代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羁鸟”和“守拙”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羁鸟”是说明了诗人仕途生涯的不自由,陶渊明本想做一只奋起高飞的鸟,但由于官场的腐败黑暗,却变成了受约束的鸟。生物的本性是向往自由的,陶渊明向往田园正如笼中的小鸟向往自由。“守拙”本质上是诗人要保持自己拙朴、愚直的本性,摆脱处处充满投机逢迎的官场。“羁鸟”与“守拙”的寓意是不自由与自由的象征,“羁鸟”是形容诗人在官场中失群,悲伤寂寞,“守拙”是形容诗人于田园中蜕变,坚守我心,“既不醉生梦死,也不求身外之功名,而是善待自己的生命”,前是因后是果。
田园之景中,诗人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鸡这些意象,恰恰修饰这些意象的词可以作为课堂提问设计的出发点。
诗人为什么用估计的数字来写方宅的大小和草屋的间数?简简单单的约数表现出乡间人生活的闲适,“因为这种计数法正是乡里人散淡心境的写真,充满着乡居生活的独特情趣”。
榆柳的树荫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树和李树排列在院子的前面。“荫”与“罗”是需要分析的重点。寇永升老师在执教《归园田居》(其一)时,就提问学生为什么榆柳会“荫”,桃李会“罗”。引导学生注意到这里的拟人色彩,物本无情感,但是诗人移情于榆柳、桃李,使“荫”“罗”都有一种主动呈现之意,让人不由心生喜欢。
叠词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情致,教师如果问学生“暧暧”和“依依”用得好不好,换成其他的叠词行不行。学生无疑会回答用得好,不行。教师可以换另一种方式,提问他们:从这两句话中,你能想象出当时村落和炊烟的状态吗?这样的提问会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欣赏“暧暧”和“依依”的美。“暧暧”和“依依”构成了时间与空间统一的艺术美。此时正值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空间上,“暧暧”是昏暗不明的样子,展示了村落模糊不清的静态美;“依依”是轻柔的样子,展示出炊烟徐徐上升的动态美。两个叠词将村落与炊烟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温暖朦胧之态。
村落与炊烟所体现的动静之美更为柔和,为狗吠鸡鸣做了铺垫。深深的巷子里传来狗叫声,鸡站在树巅鸣叫,一下打破了学生沉浸在村落与炊烟之美的状态。学生不难发现这是以动衬静,但诗人为什么选取狗和鸡而不选择牛羊等动物呢?尽管鸡犬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家畜,表达出浓浓的乡间气息,但这不足以解释诗人选取的理由。深入挖掘,可以发现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陶渊明对田园美景的勾勒,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选取最具生活化的意象,不加渲染烘托,却仍美在清新淡雅,不失含蓄隽永。
结尾四句主要写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宣泄与升华。“陶翁的杰出之处,在于他处于以感情极尽夸张、文词竞为华丽的时代,却独辟蹊径,发现了另外一种话语的美,哪怕是对美的发现和欣赏,也是从容不迫的。” 诗人最后平淡的抒情笔触里依然潜藏着课堂提问的要点。
室内庭院幽雅清洁,内心纯净安然。这句话出自《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意思是说心灵澄澈才能生出光明来。诗人将自己的心融于大自然之中,内心空明纯净。久久困在樊笼中的我强烈地渴望自由,如今终于返回自然。“樊笼”与“羁鸟”是相照应的,诗人再次言说身处官场的不自由境地,不得不回归自然。问题在于,诗人把乡村生活描绘得闲适幽美,令人神往,实际上,乡间的农民需要为农事劳作,不一定是如此悠闲,这是不是诗人的笔误呢?“自然”仅仅指客观的自然界吗?
陶渊明并不是不知道农民的辛苦,也并不是笔误。归根结底,他写田园诗不是为了反映客观的农民生活境况,而是侧重居处田园的恬淡感受,他是为了巧借乡间田园的美景来塑造属于自己内心的田园世界。所以,“自然”一方面是指客观的自然界,另一方面是指诗人的真我的本性以及内心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纵观全诗,不论是表达对官场的鄙弃,还是对田园景象的描述,诗人都以自然本来的姿态抒发情感,不着一丝雕饰,诗中不加渲染的比喻、淡淡的白描却有意无意在每个细节中尽显风流。在《归去来兮辞》他中说:“既自以心为形役”,自己的心需自己解放,便不为身外的世俗所役使,而是保持本心、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通过陶诗存在的矛盾之处、景物描写、关联之处等角度进行艺术性设计,逐步启发学生,以期达到学生在思考中享受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