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10 06:35
课外语文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题式整本书研讨

崔 岩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广东 珠海 519000)

一、主题式课外阅读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定为语文课程内容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此举凸显了“整本书阅读”对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已经有不少同仁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实践。

整本书相比于节选类文本能完全展现整部著作中的内涵和精髓,学生也就能够充分感受到经典文化对其视野的开拓、底蕴的提升以及灵魂的陶冶,让学生领略到整本著作的魅力,不断提高阅读期待。

主题式课外阅读研究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当前我校高中生的阅读普遍是“方便面式”的阅读,学生脑子中如果没有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印象,如《荷马史诗》《牛虻》《平凡的世界》,又怎能应对高考作文对思想深刻、思辨性强的要求呢?因此,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觉得名著遥不可及,使其既能感受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又能获得心灵上的享受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以亲情、苦难与救赎、爱情与成长、苦难与奋斗为主题展开阅读。努力达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要求,“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二、主题式课外阅读方法和过程

(一)主题式课外阅读研究的方法

1941年,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阅读整本书:“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叶圣陶先生之所以在不同文章中屡次强调国学教育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因为他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对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教养,即养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叶圣陶先生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还提出:“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整本书阅读是非常适合儿童心灵发展的读书途径,从小阅读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但是高中生往往因为中考的缘故,已经分了层,重点中学的学生往往阅读理解能力很强,普通高中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弱,自然写作能力就会打折扣。因此,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研讨和讨论,理解一本书的逻辑和内在的人物关系,因为“理解一本书创作的逻辑,本身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写作的智慧”。《语文课程标准》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批注式阅读和分组合作研讨、任务单引领、成果展示等。

(二)主题式课外阅读的主要过程

在教师对文本潜心研读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先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激发兴趣,同时将阅读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在阅读时提炼书的主题。例如高一时设计了一个阅读主题,即以“亲情”为主题来阅读。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写的关于亲情的小说《母难月》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提起了阅读兴趣。怀胎十月是一个辛苦又幸福的过程。这一切被吴念真写下来,是那么的真实。吴念真的文章写得真实有趣,看他写护子的母亲,学生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这种思维上的迁移,有助于学习描写人物方面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师在介绍时可以引入自己的阅读感受,整本书充满了生命的曲折、停顿、包容、大爱,还有能量和支撑,这就是一本说尽了生命的书。

为了贴近高中生生活,我们按照主题式的阅读,选择了几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亲情主题:选择了一部台湾作家吴念真的小说集《这些人那些事》;苦难与奋斗主题:反映改革开放的农民沧桑巨变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爱情与成长主题:选择了一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话剧《雷雨》;苦难与救赎主题: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

(三)“任务驱动”引领阅读

阅读中教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在任务驱动下,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从浅层次阅读转向深层次阅读。例如在带领高二学生阅读《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时,通过学情调查,搜集了学生阅读中的困惑。给学生布置了几个任务:第一,你认为,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是迂腐的吗?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友情?第二,你认为阿米尔作为少爷嫉妒哈桑,并且编造谎言赶走哈桑是可耻的吗?请分析一下阿米尔的性格弱点。第三,结合故事情节,请分析一下,哈桑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第四,你认为阿米尔最后真正实现了自我的救赎吗?

又如在《雷雨》整本书阅读设计中,始终有任务单引领讨论和研讨。让学生有的放矢,阅读由浅入深。给学生布置任务单:用简练的语言讲述故事,要求不能遗漏剧中人物。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序幕+四幕剧基本采用了倒叙的方式,也鼓励学生梳理故事年表,将情节清晰列出。画思维导图,理清关系。任务单一: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将剧中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人物列出来。任务单二:分组设计人物关系思维导图。任务单三:选取其中一个人物,为他(她)建立一个微信圈,并说明建立的理由。这样做有助于理清人物的已知关系和未知关系,在有限视角中理解人物在剧中的处境,在全知视角中看到其人生的轨迹。

在梳理清楚人物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对每一个人物在所处环境中“逼不得已”的选择的理解,力求还原其中几个有争议也是学生质疑较多的人物的成长轨迹,让人物呈现原形人物多元特点。可以任选其中一两个任务单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过程。

三、整本书阅读促进阅读效能提升

通过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认识,促进主题探究的多元深化和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提升。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者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整本书阅读及其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四、通过质疑和研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质疑和研讨是整本书阅读必备的环节之一,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在学校教育下,通过语文课程学习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语文能力和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阅读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也指语文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城市里的高中生对农村高中生少平的贫穷生活就不乏质疑,对于少平选择去当煤矿工人的人生经历也不是很理解,那么艰苦的生活是怎么磨炼人的呢?这正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的地方。

猜你喜欢
主题式整本书研讨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