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信
(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兽医局,山西 阳城 048100)
只要是站在风口,猪真的也能飞起来。2018 年秋季以来,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导致猪价在2019 年春季触底反弹后全线飘红,进而突破历史罕见高位;入冬以来,已进入猪肉的传统消费旺季,加之冬至已过,气候开启寒冷模式,“灌香肠、制腊肉”相继启动,元旦、春节来临,或将再度推动全国猪价阶段性上行。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危害严重,当前生猪复养依然存在一定困难。最近,农业农村部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随着各项稳定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显效,目前全国生猪生产整体开始趋稳向好。预计,2020年猪价仍将在高位区间波动运行,后市逐渐震荡回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9年猪价之所以暴涨,主要原因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生产受到严重冲击,存栏量短期内大幅度下滑,导致猪源偏紧、产量骤减供求失衡造成的。数据显示,2018年8月份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由于消费需求下滑,导致2018年秋季至2019年春节期间的消费旺季,生猪价格旺季不旺,反跌至10元/千克以下的历史低点。而春节后的3月份,在节后消费淡季里猪价却触底反弹,4-5 月份一直在震荡中上行;6 月份,全国活猪、猪肉、仔猪行情更是全线飘红,在传统消费淡季里逆势上涨,7-8月份更是一天一个价地往上蹿。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猪价暴涨了两倍多。9月份以后,在中秋、国庆消费需求拉动下,全国生猪供求形势更加紧张,导致猪价持续高位运行。
国庆节过后,本应回落的猪价反而再度飙升,许多地区出现一天涨2元的势头,导致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在10月中下旬突破40 元/千克的高位,部分地区甚至创下45元/千克以上的罕见新高。11月中下旬,“高贵”的生猪价格才显现回落势头,但12月份以来,随着大风降温与雨雪天气增多,加之,中南六省活猪禁调政策实施,生猪行情又震荡前行。
据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监测,12 月22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33.74 元/千克,内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32.89 元/千克,土杂猪出栏均价为32.42 元/千克,当日猪粮比为17.12∶1。随着活猪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也在飙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019 年11 月份,CPI 同比上涨4.5%,涨幅比上月扩大0.7 个百分点;虽然11 月份猪肉价格有所回落,但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猪肉价格上涨对CPI 涨幅贡献达到58.9%,影响CPI 上涨约2.64 个百分点。纵观2019 年的猪价行情,预计,全年每头出栏肥猪盈利根据各场管理水平不同达到2 000~2 500 元左右,行业盈利达到历史最好、最高水平。
入冬以来,随着气候开启冬季模式,受制于寒潮侵袭雨雪天气增多,生猪运输受到一定影响,生猪出栏有所减少,全国猪市呈现稳中小涨行情。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冬至已过,“灌香肠、制腊肉”全面启动,加之元旦、春节因素的叠加效应,屠宰、加工与流通各环节备货量必然增加,或将推动猪价稳中上行。不过,随着各项调控措施实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后市猪价的上涨空间。
目前已进入冬季猪肉的传统消费旺季,加之冬至已过,气候开启寒冷模式,北方“灌香肠”,南方“制腊肉”相继启动,加之,元旦、春节猪肉备货增加,不少农村还有“杀年猪”的习俗,短期内集中消费需求快速放大,猪价还有阶段性的上涨预期。
根据养殖规律,从能繁母猪配种、产仔到肉猪上市周期约需要10 个月时间,2018 年10 月份生猪基础产能下降,导致2019 年6-7 月份开始生猪供应减少问题集中显现,而2019年恢复生产的肉猪供应在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同时,复产过程中因缺种猪而部分商品肉猪留作种用,也会减少肉猪的上市量;而猪价上涨,虽然会刺激补栏热情,但由于仔猪来源有限,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供求市场难以平衡,短缺仍将持续。
从生产成本来看,目前在生猪主要生产成本中,仔猪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倍左右,将导致后期出栏生猪成本更高;同时,今后环保政策愈来愈严,将导致投资建场及用于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增加;2020年开始实施“饲料禁抗”等规定,养殖场户一时难以适应,导致疾病多发难治,发病死亡率上升,用于防治方面等的开支增加,也将对行业带来阵痛,从而进一步推高养殖成本。
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影响CPI上行的主要因素,同时超高的猪肉价格也对消费产生了抑制。据悉,为了合理调控市场,避免物价大幅度波动,保障居民消费,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2019年9月份三批投放3万t储备肉的基础上,12月12日、19日、23日又分别向市场投放三轮各4万t储备肉,从而减轻了市场猪肉供应压力,致使猪肉价格逐步回落,预计两节期间仍会有大量低价储备肉投放市场。同时,进口肉类在近几个月增长明显。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1-9月,进口猪肉达到132.57万t,比2018年同期增幅43.6%,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119.3万t的进口总量,预计2019年全年猪肉及副产品进口量将创历史新高,突破300万t。这些因素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后市猪价的上涨空间。
最近,相关人士表示,今后还将密切跟踪市场动态,适时按节奏做好中央储备肉投放工作,并指导产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区域间产销衔接,畅通肉类供应渠道;运用市场化原则,继续鼓励扩大猪肉进口,确保国内供应;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重点加强对“炒猪团”的整治力度。
2019 年生猪行情全线飘红,成为真正的金猪年。但猪价超常规上行,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为了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稳定生猪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多项政策“组合拳”开始显效,目前生猪生产呈现整体趋稳向好的态势。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稳定生猪生产,2019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召开多次会议、下发专门文件要求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 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把生猪稳产保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全国生猪稳产保供做出全面部署。3月印发《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5月至8月多次召开全国生猪稳产保供会议,9月在河北邢台召开生猪生产推进会。随后,相继召开东北和南方片区会,指导东北地区扩群增养,要求南方地区尽快遏制下滑趋势。成立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加强生产和政策情况调度。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多部委密集出台17 项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养殖场户增养补栏,多措并举扩大生猪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据了解,随着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的落实显效,2019 年11 月以来,全国生猪生产出现转折性积极变化,目前生猪存栏已经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局面,生猪生产呈现整体趋稳向好态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2019年11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自2018 年11 月份以来首次回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已连续2个月回升。从不同区域看,有18个省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比10月多6个;有22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比10月多5个。其中,东北、西北、黄淮海、华东、华南等地区生猪生产恢复较快。
据统计,2019 年11 月份,全国年出栏5 000 头以上规模猪场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分别为1.9%和6.1%,均比10 月份扩大1.4 个百分点,已连续3 个月环比增长。
对重点种猪企业跟踪监测表明,2019年11月份,二元后备母猪销量环比增长25.9%,同比增长135%,表明养殖场户补栏增养信心进一步增强。
据对全国饲料生产企业全覆盖监测,2019年11月份,猪饲料产量环比增长6.9%。猪饲料是生猪养殖的物质基础,猪饲料产量连续3 个月环比增长,也反映出全国生猪生产呈现恢复的良好势头。
最近,农业农村部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各地进一步落实省负总责总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实抓细,确保三年生猪生产恢复任务目标的实现。要求2019年尽快遏制生猪存栏下滑势头,确保年底前止跌回升,确保2020年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
当前,许多养猪场户关心的还是春节前和2020 年的猪价走势。笔者认为,由于此轮猪价涨幅过大,根据近年“逢节必跌”的经验,临近春节切不可因为猪价上涨就刻意压栏。同时,疫情也是一把双刃剑,目前已进入猪病高发流行期,养殖场户要接受以往教训,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情防控。
从供需两端变化形势分析,总体看当前能繁母猪存栏已经回升,生猪存栏下降也基本见底。与此同时,2019年以来进口猪肉持续增加,加之禽肉、牛羊肉等替代品消费增加,将会对后市猪市行情形成一定打压。预计,2020年生猪行情小涨问题不大,大涨的希望渺茫,但依然会维持在利好价位。大家一定要理性对待,既不要跟风抛售,也勿盲目压栏,豪赌后市。建议正常养猪,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出栏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