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梅 李天禹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贵州 遵义 56300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以月经失调、肥胖、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等临床或生化表现,并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点[1]。国外研究报道,PCOS发病率高达15%,我国育龄期女性的发病率达5.6%,病程较长,治疗成本高,疗效差,停药后易反复[2-3],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目前,现代医学对PCO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特异性的治疗。中医药在治疗PCOS方面有独特优势。兹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PCOS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1 肾虚肝郁,脾失健运为本 《素问·六节脏象论》言:“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肾主水,“经水出诸肾”(《傅青主女科》),“胞络者,系于肾”(《素问·奇病论》),具有升清降浊的气化之功,维持行经孕育。肾虚则清不得升,浊不得降,水湿内停,阻碍气机,影响经血运行,胞宫不畅,冲任功能失调,日久发为PCOS。肝藏血,主疏泄,调节情志及生殖功能,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可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动态平衡,启动天癸发育,并维持天癸功能,作用于冲、任、督、带及血室,使胞脉胞络顺畅,血海充盈,月经规律,卵巢萌发排卵;同时肝气升发,可调达脾胃,畅运中州,脾运有常,则精微输布,上为乳汁,下归血海。故“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育龄期女性若受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冲任受阻,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衡,卵子发育受阻,月经延后或不至。若兼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冲任血海不足,卵子失养,经水乏源。脾运失司,痰湿内生,阻滞冲任,致卵子发育受阻,经血受阻,而致经水迟至或不行。故PCOS发病与肾、肝、脾相关,脾肾两虚、肝气郁结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
1.2 痰瘀阻滞为标 《万氏妇人科》言:“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而经一行,及为滞为带,为经闭,为无子之病。”胞脉主冲任之血,冲脉为血海,任主胞胎,故痰浊滞于冲任,胞脉胞络闭阻,致月经晚至或不至。PCOS患者多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司,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生浊。或肾阳不足,蒸腾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渐生痰湿。肝主疏泄,若肝郁日久,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肝木乘脾伐肾,导致脾不运化,肾不温化,水湿内停,日久成痰。痰湿之邪黏滞重浊,易袭下位,故常聚于胞宫而致胞宫阻滞,可致闭经、不孕。痰湿内壅,阻滞气机,脾运更损,胞宫痰阻更甚。
2.1 辨证论治 PCOS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临床上医家多依据各自的临床经验,采用复合证型,故而证型多样,以肾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痰湿瘀滞证、痰瘀互结证5类证型为主[4]。姚笛等[5]通过收集名老中医曹玲仙教授诊治的127例PCOS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发现,PCOS以兼夹证为主,肾虚、痰湿、肝郁为基本证候,并将PCOS分为肾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痰阻证3个证型。常久等[6]通过对66篇文献进行梳理发现,PCOS病位主要在肾、肝、脾三脏,主要病机是肾虚,其证型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虚血瘀、肾虚痰湿等,主要证候要素为痰湿和血瘀。许甜甜等[4]认为,不同地域之间PCOS中医证型分布不同,这可能与地形特点、饮食习俗、气候等有关,医者在治疗时应考虑地域因素,因地制宜,因人而治。李承功等[7]将肥胖型PCOS分为4个证型:①肝脾郁滞证,治宜疏肝解郁,理气运脾,疏畅气机,方用调肝种玉汤(药物组成:白芍、香附、当归、白术、牡丹皮、茯苓、炒枳壳、柴胡等);②痰脂瘀阻络证,治宜健脾祛痰消脂,行气活血祛瘀,方用启宫荡胞丸(药物组成:川芎、白术、、香附、茯苓、陈皮、胆南星、枳实、桃仁、红花、莪术等);③肝郁化火证,治宜清肝泻火,解郁理气,凉血散瘀,方用化肝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赤芍、牡丹皮、栀子、丹参、生地黄、柴胡、香附、枳壳、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红花);④脾肾阳虚证,治宜温运脾阳,培肾固本,暖宫助孕,方用内补二天汤加味(药物组成:鹿茸、菟丝子、沙苑子、蒺藜、熟地黄、炮附子、肉苁蓉、官桂、五灵脂、覆盆子、炒白术、巴戟天、炙甘草)。张玉珍将PCOS分为3型:①脾肾虚痰湿型,治宜补肾健脾,祛湿化痰,方用苍附导痰汤加减;②肝经郁火型,治宜疏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③肾虚肝郁型,治宜补肾疏肝调经,方用罗氏调经种子汤(主要药物为菟丝子、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药、柴胡等)[8-9]。金志春将PCOS辨证分为3型:①肾虚证,治宜补肾固冲,偏于阳虚者,常用淫羊藿、肉苁蓉、杜仲等补肾温阳药;偏于阴虚者,常加玄参等以滋阴填精。②痰湿阻滞证,治宜健脾化湿除痰,可用苍术、茯苓、陈皮、薏苡仁等化湿药。③肝郁血瘀证,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活血祛瘀,多用黄芩、郁金、三棱、红花等活血清热药[10]。
2.2 中药周期疗法 中药周期疗法是以“补肾”为基础,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阴阳转化、消长节律和气血盈亏变化的规律,结合妇科疾病的病机特点进行分期用药,以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的一种治法。一般遵循“活血化瘀—滋肾养血—补肾助阳—疏肝养血”的序贯治疗原则。刘小倩[11]以补肾调周法治疗PCOS患者52例,以补肾抑囊汤(药物组成:熟地黄、菟丝子、山药、肉苁蓉、当归、丹参、巴戟天、何首乌、续断、枸杞子、茯苓)为基础方,卵泡期酌加墨旱莲、女贞子等以滋补肾阴、调补冲任,排卵前加桃仁、赤芍、红花、茺蔚子、香附、桂枝、泽兰等以补肾助阳、调气活血,排卵后黄体期加龟甲、阿胶、桂枝、牡丹皮等以补肾助阳,月经前酌加赤芍、川芎、茺蔚子、香附、泽兰等以通经引血下行。治疗后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提高,总有效率94.2%。陈海燕等[12]采用中药周期疗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体质量正常型PCOS患者45例,并与二甲双胍治疗45例对照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基础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等组成,月经周期第6~10 d加何首乌、白芍,月经周期第11~14 d加丹参、泽兰、香附、益母草、川牛膝,月经周期第15~23 d加续断、巴戟天、杜仲,月经周期第24~28 d加川牛膝、赤芍、香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月经稀发、闭经、腰痠、怕冷、多毛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排卵率及雌二醇(E2)高于对照组(P<0.05),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LH/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周期疗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体质量正常型PCOS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可显著调节PCOS患者性激素和胰岛素抵抗。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杨卫灵[13]采用苍附消囊汤(药物组成:川芎、半夏、苍术、香附、茯苓、当归、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患者51例,并与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51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FSH、L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王德军等[14]采用加味二陈汤联合醋酸环丙孕酮片治疗肾虚痰湿型肥胖型PCOS患者78例,并与醋酸环丙孕酮片治疗79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双侧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低于对照组(P<0.05),FSH、LH、T、糖化血红蛋白(HbA1c)、FINS、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章珍珍等[15]在盐酸二甲双胍片+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祛瘀方(药物组成:淫羊藿、巴戟天、益母草、熟地黄、当归、香附、丹参、赤芍、川芎)治疗PCOS患者35例,并与盐酸二甲双胍片+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LH、T水平及FINS、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张伟卿等[16]运用补肾调经方(药物组成:鸡血藤、当归、丹参、川芎、黄精、玉竹、香附、川楝子、牛膝、甘草)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PCOS患者43例,并与二甲双胍片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及LH、T、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双侧多囊样改变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缓解PCO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内分泌水平,减少卵巢多囊样形态改变。陈京京等[17]采用益肾祛痰汤(药物组成:熟地黄、当归、党参、山茱萸、巴戟天、补骨脂、仙茅、淫羊藿、陈皮、姜半夏、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小茴香、延胡索、苍术、川芎、炙甘草)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痰瘀互结型青春期PCOS患者25例,并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平均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T、LH、LH/FSH水平以及痤疮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1 针灸治疗 林婉珊等[18]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主穴取中脘、关元、气海、中极、命门、腰阳关、腰俞)治疗肾阳虚型PCOS不孕症患者30例,并与克罗米芬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最大厚度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排卵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LH水平及LH/FSH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E2、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调任通督针刺法能促使肾阳虚型PCOS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提高黄体功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提高排卵率。杨丹红等[19]采用针刺调周法(以双侧三阴交、大赫、归来、关元、中极为主穴,经后期配足三里、肾俞、肝俞、脾俞、太溪,经间期配合谷、血海、地机、膈俞,经前期配气海、血海、足三里、肾俞、子宫,行经期暂停治疗)治疗PCOS患者30例,结果显示,针刺组患者月经周期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体质量指数(BMI)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调周法可能是治疗PCOS的优势疗法之一。刘晓青等[20]采用针刺(取穴:①组穴为子宫、关元、气海、丰隆、足三里、三阴交;②组穴为脾俞、肾俞、阴陵泉、三阴交)联合温灸盒灸法(针刺后行温灸盒灸法)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患者39例,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FSH、LH水平及E2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39例)(P<0.05)。
3.2 穴位埋线 张连娣等[21]采用二甲双胍、膈下逐瘀汤口服联合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型PCOS不孕症患者80例。穴位埋线取穴:第1组膈俞、带脉、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肝俞、中极,第2组肾俞、丰隆、卵巢、脾俞、水分、天枢、阴陵泉,2组交替进行选穴埋线操作,每周1次。对照组80例采用二甲双胍、膈下逐瘀汤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宁东红等[22]采用消导调经汤(药物组成:胆南星、淫羊藿、三棱、苍术、鹿角霜、莪术、赤芍、牡丹皮、茯苓、桃仁、姜半夏、焦神曲、制香附、枳壳、桂枝、甘草、陈皮)联合穴位埋线治疗PCOS伴不孕患者30例。穴位埋线取穴:丰隆、三阴交、天枢、梁门、带脉、关元、气海、水道、子宫、中脘。对照组30例采用克罗米芬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马桂芝等[23]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42例。穴位埋线取穴:脾俞、肾俞、天枢、阴陵泉、丰隆、水分、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带脉。对照组42例采用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BMI、FINS、HOMA-IR、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PCOS是影响广大育龄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其症状多样,病程缠绵,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危害。中医药在治疗PCO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肯定,且方法多样,近年来进行了较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但鉴于PCOS病机复杂,缺乏学界统一认可的核心病机、临床观察指标以及规范的辨证指南,各临床医生均从各自经验用药,临床疗效差异大。且中医药临床研究多限于临证经验总结、古代文献整理,或个案报道,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等研究。针对目前PCOS诊疗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需借助循证医学体系,充分开发与挖掘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完善中医药治疗PCOS诊疗方案,为更有效、安全地防治PCOS提供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