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露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河南·新郑 451100)
在工匠精神内涵与特征的支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从宏观角度来看,工匠精神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个人的独立人格,且有助于稳定化校园学习氛围的构建。[1]从微观角度来看,工匠精神是一切教学实践政策的实施基础,可从多个角度总结现有思政教育的应用弊端,并以此为支持,展望高校思政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工匠精神,在广义上讲可理解为是职业品质、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综合性体现,基本上可总结为是从业者的行为文化表现与价值取向能力。而从狭义上讲,工匠精神是指凝结于所有人身上的品质与态度,对于从业者来说,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摒弃所有不良思想,逐渐追求一种精益求精的生产与加工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匠精神必须与传统的手工业相伴相生,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繁衍与延续,这种精神思想逐渐被刻进各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已经成为了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来说,工匠精神不仅代表了一种崇高的职业理念,也能够完美体现从业者的职业追求与价值取向。
在世界观方面,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总是具有着较多的重合部分。工匠精神是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既能对思政真理的发展过程进行检验,也能在求知的过程中,建立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真理实践标准。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工匠精神也能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思政教育的实施内涵,对于学生来说,学校能给他们带来的庇护始终是有限的,[2]工匠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最基本的心理抗压环境,一方面加大力度学习日常必备的文化课程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为未来所需面对的挑战做好准备。
工匠精神最早起源于手工类制造业,是对个人敬业观念思想的总结与归纳,伴随着中华民族学习与钻研理念的发展,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实际意义也得到了延续,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劳动与创造,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对于教育思想的约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资源,工匠精神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可利用价值。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工匠精神有助于对思政思想的弘扬,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受众主体,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在新时代的课程发展背景下,工匠精神已经与思政思想完全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打破了传统的固化教育局面,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高校思政教育展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高校思政教育在工匠精神的带动下,能够对学生进行较好的鞭策,从而对现有高校思政教育环境进行全面性改革。
现阶段,包含各大高校在内的社会群体,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认知还仅停留在表象阶层,人们虽然对“工匠热”有着极高的追随积极性,但却并没真正意识到这种精神应该是镌刻于中华民族儿女的骨血之中的。单以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工匠精神不应只作为一种口号,而是要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完全融合。在进行思政学习之前,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个人承受能力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从高校的角度来讲,思政教育氛围的构建可使校园学习环境逐渐趋于完善,并可适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加大力度宣扬工匠精神的实用性,并以此为契机,督促学生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心中渴望的学习目标。
现阶段社会不断发展与变化,国家对于大学生的需求也在与时俱进,除了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他们在职业素养及思想品格方面具备一定的可应用价值。一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对于学生日常学习成绩的追求,而忽略了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这是导致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出现严重分离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各大高等院校应当加大力度宣传工匠精神的重要应用性,并在日常教育中融合大量的基础思政内涵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与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良好校园学习氛围的构建而贡献力量。[3]但现阶段,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不仅受到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与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实施态度息息相关。
良好的教育氛围包括学生个人因素、高校管理态度、社会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所谓学生个人能力是指大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由于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的不同,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也有着很大的偏差。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这种认知偏差应该是被运行存在的,学校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帮助,不能因为个人差异因素的存在而放弃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应该以一种包容一切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态度会随着大学生的学习反应而发生改变,某种程度来说,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越深刻,学校思政教育对其的影响也就越深远,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进步,使得整个教学氛围不断向着完善化趋近。社会接受能力则是对公众反应的总结,在工匠思想的影响下,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思政知识传播场所,社会大众之间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造成影响。总的来说,单一化的教育氛围得到丰富,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也得到有效促进。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过于单一,受到现实社会问题的影响,学校忽略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考量,导致工匠精神逐渐偏离最初的实践初衷。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各大高校应当在现有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寻求更多、更有效的实施方案,逐渐将思政教学的重点由基础知识普及转移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构建。[4]通过这样的实践改革,不仅能够传达工匠精神的时代化内涵,也能使校园教育环境逐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也可以作为主导者对自己的学习旅程进行规划,从而使素质化教学与实践化教学从根本上得到统一,落实工匠精神的应用主旨,打破高校所面临的思政教学壁垒。
师资力量能够反映高校所具备的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建设越完善,大学生所能收获的教育知识也就越丰富。学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更肩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任。而一个高尚的人是立体的、多样化的,单纯一方面的突出表现,并不代表个人综合素质的突出,只有全方位的完善,才代表较强的个人实践素养。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工匠精神能够督促他们更好落实个人的工作职责,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将自己视为思政思想的传承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见证者。结合中华传统教学文化来看,工匠精神已经与教育内涵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每一个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对个人素质水平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教育保障是高校思政教学的最基本实践内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参与者,都必须遵守社会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基础约束条件。从工匠精神实用内涵方面来看,高校思政教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应用体系,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社会反馈各项参与要素缺一不可。个人能力的突出不能说明高校教育的出色,只有全员素质水平的提升,才能代表高校思政教育的成功。[5]从古至今,工匠精神已经完全融于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血脉之中,无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型人才,还是普普通通的社会群众,都有他们最为适宜的工作岗位。从高校的角度出发,思政教育所需的保障条件颇多,在现代工匠精神的作用下,学生与教师都需要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要求,为使整体教育环境趋于完善,还需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实践的重要性,在多方面调动作用之下,学生、教师、高校、社会逐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没有明确的个人之分,所有群体都只能作为教育的组成者出现,他们不但肩负着传承工匠精神的使命,也必须担负起思政教育的发展与延续的责任,这不仅是教育实施的必备前提,也是强化思政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