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0)
有一句形象的话“用好一个人,搞活一个企业”,这句话说明了企业家对保证企业活力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家是企业实际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企业的发展要依靠企业家的成功决策、管理和经营,企业家决策失误或经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企业的破产。企业有没有活力,关键要看企业家是怎样决策、管理和经营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家要激发职工的内在动力,同时承受市场的外在压力。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但是这种规定和做法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方面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这些规定和做法,大大制约企业的活力,因为企业在选择厂长或经理这一重要事情上最需要自主权,但是事实上企业并没有自主权。因此,企业的活力也就很难发挥出来。实事求是地讲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也就是说,政府主管部门决定企业领导人,与企业自主决定领导人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是有巨大的差别的。由政府主管部门决定的企业领导人要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时时处处服从政府主管部门的指挥,否则,他就会被主管部门免职。可见,企业领导人是很难自主的,一个连自己都不能自主的企业领导人,怎能让企业自主?所以,只要企业不能自主决定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就等于没有自主权,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的活力就很难保证。仅仅给企业其他方面的自主权,不给企业自主决定企业领导人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影响了企业的活力。
准确地说,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企业领导人要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在这一体制和做法下,企业领导人,承受的是来自政府的压力而不是市场的压力,他们很难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激发企业的活力。从全国范围看,只有少数企业搞得不错,但大多数企业缺乏活力。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许多国有企业领导人仍然“不是找市场,而是找市长”,从这一现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领导人还不能做到自觉地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因此,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改到企业领导人产生机制的这一根本问题上,这个根本问题就是一定要给予企业自主决定当家人的权力,一定要使企业领导人对企业负责,企业家才能真正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同时积极地承担市场的外在压力,只有这样企业的活力才能得到保证。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企业自主决定当家人,并不是全体职工选举产生厂长(经理)。客观地看,由全体职工选举企业领导人的办法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到企业自主,必须允许企业自己到企业家市场招聘厂长(经理)。在这一做法下,企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企业家对招聘自己的企业负责。从世界范围看,企业家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激烈的竞争制约着企业家的行为。因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特别需要有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企业家市场的发育做配合。可以说,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没有企业家市场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就很难保证企业的活力。
政府主管部门不能决定企业的领导人,即切断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人事关系,国家在国有企业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呢?很多人有这一顾虑。准确地说,国家的利益只能由政府部门保障,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保障国家的利益。以往我们而将这种责任推给企业家,给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从发展的眼光看,只有企业真正活起来,经济效益上去了,国家的利益才能获得保障。如果企业没有活力、没有效益,国家的利益也就很难保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活力是企业家艰辛的努力的结果,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自觉的努力,企业家既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又要有耐心细致的经营管理,企业家只有把握住了市场运行的规律,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
企业的生存是每一个经营者最基本的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取决于收益,收益的实现取决于市场交换的实现,因此,经营者为了企业的生存必须创造收益,也就是要使市场交换成为现实。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者的创收益的要求被市场交换以外的行政力量限制和制约。面对市场的制约,每一个经营者都是不能回避的,都必须在承受市场制约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活力。经营者对于非市场性的制约,是一定要摆脱的,如果经营者摆脱不了非市场性的制约,就很难保证企业的活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只有创收益的动力还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有能够实现市场交换的能力,也就是要具有能够抵抗市场压力的能力。企业在有创收益动力的基础上,抵抗市场压力的能力越强,企业的活力就越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要抵抗住市场的压力是非常不容易的,也就是说市场的交换有时难以实现。比如,产品质量不好,实现不了交换;产品不对路、产品供大于求,大于的部分实现不了交换。企业经营者只有抵抗住市场的压力,才能获得企业的活力,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综上所述,创收益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抗市场压力是与创收益动力相互统一,构成企业活力实现的必要条件。面对发展的动力,企业家只能是顺其自然,不能违背自然,因为这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逐步发展,市场才能够逐步扩大,企业家才能够磨练出的抗市场压力的能力。客观地说,企业家对于市场压力,可以使之减轻到最低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取消,企业的活力总是要以经营的损失为代价才能实现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能是无代价地实现企业的活力的,无代价的活力是不现实的,企业家只能现实地对待市场,现实地提高抵抗市场压力的能力,在经营过程中把抵抗市场的压力与创造收益的动力相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的活力。
企业家的职责就是经营管理,企业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完成企业交给他们的经营管理任务。只有企业家全心全意地进行经营管理,才能使企业活起来。如果企业领导人像社会活动家,肩负多重社会责任,是不可能集中精力进行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必须有效地激发和保护企业的内在动力,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至于怎样激发和保护本企业的内在动力,每个企业家可以有不同的做法,这是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之所在。要在激发和保护企业的内在活力上做的出色,就要靠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艺术。面对市场压力,企业家要做的是决策工作,是对企业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的决策。可以说这是关系到企业命运的决策,因为一旦决策失误,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内在动力和企业承受外在压力的能力,对企业活力的实现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把这两个方面现实地统一起来只有依靠市场化的企业家。传统的由政府主管部门决定国有企业领导人的做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市场经济中有活力的企业家,才有国有企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