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陈巧云
从本质上来看,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思维并非天生具备的,而是要经历长久的启迪与想象锻炼而得。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方法与内容,为创造性思维激活提供坚实的保证。尤其是要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比较,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地体会到创造思维品质。从现代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牛顿定律来看,其发现就是基于牛顿、伽利略在研究成果上的创造性思维内容,而各类不同的原子模型结构挖掘,也是建立在极限、方法等创造性思维基础上的。通过对原有的科学原理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创造思维品质习惯,使学生更多地进行动手操作,构建一个更为完善、有序的创造思维大环境。
首先,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要进一步加强高中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比例。例如,教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课程时,即可加强实验教学。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实验步骤,然后再由教师将学生带领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打点计时器的实际操作。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方法,能够让学生具备形象化的具体思维,相较于传统的只观看不操作和直接操作不观看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具象化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在课程中多创设学生的自主问题情境,通过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模式,发散自主的思维能力,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在进行《圆周运动》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由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圆周运动模型,使学生之间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达到学习的目的,以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自然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首先,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不同现象之间的差异。例如,在进行《质点参考系与坐标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奔驰的飞车与行走的路人,通过具象化的比较能够发现二者本身没有一定的联系,但前者相较于后者产生了不同的位移变化。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发现不同的事物尽管看似一样,但其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区分。以速度和电容为例,二者都是通过比值的方式定义物理量,但其物理概念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教师要多运用比较法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抽象思维对学生的想象力要求较高,良好的比较模式,能够驱动学生更好地理解思维内容,逐步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电流》这一章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用梳子梳头发时产生电流、清晨穿毛衣时产生火花等现象,学生通过概括这些静电现象总结出静电场的性质,并得出电流产生的基本规律。采取概括式教学法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现物理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目标。
逆向思维也是当前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一,而其中最为有效、最为直接的方法仍然是实验法,新时代的物理课程中实验也占据了极大的比例。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使用更多元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原理。传统的物理课程中,教师大多需要在实验进行前将实验的原理、步骤等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照本宣科式地进行操作,极度缺乏自主创新和研究,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提升。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逆向思维,可先演示一段类似的实验内容,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后,再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自主的判断与学习,研究教师的手法与操作的本质,让学生从背后的逻辑出发,逐步探究其价值与作用,深化实验课程作用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逆向思维判断能力。
由于物理学科是用科学的思维和视角判定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学科系统的知识可作为判断现象本质的依据。如教育工作者可提出这样的假设:飞机保持匀速行驶状态,每间隔1s向下投放一次物资,如果排除空气形成的阻力因素,在物资落到地面之前,会在空中形成直线还是抛物线形状。对此,教育对象往往会依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形成的是抛物线。但这种结论是考虑到阻力影响的情况。题目中标明排除阻力因素,因此答案也会不同,这就需要运用学科模型解题。物理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状态和环境,在此环境中物体能够在无条件干扰的情况下,将学科理论更为明显地呈现出来。教育工作者运用模型演示理论内容,也能够为教育对象提供更为清晰和准确的思考方向,从而促使教育对象沿着正确的思路解决问题。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差异,在解题时往往会运用多种模型进行具体演示。如果研究对象为实际物体,在演示物体运动或变化时,可运用实物模型。如果物体本身的体积等因素对研究结果影响不大,则可用一个点来代替,这被称作质点模型。
此种方法是将未知内容与已形成的知识储备建立一定的关联关系,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降低未知的难度,从而找到解决未知的途径。如将一个垂直的圆形轨道安置在重力环境下,将一个带电的物体放置在轨道上,使其做圆周运动。当物体运动到轨道最顶端时,物体的运动速度最低,且根据重力便可计算得出速度的数值。此时如果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添加一个水平方向的电场外力,与重力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物体,在这种条件下物体会在哪个位置运行速度最低,并求出速度值。此时重力和电力共同对物体的运动形成影响,因此二者的合力便是原来状态下的重力,并可以此求出相应的速度值。此外,这种等效方法还可运用到物体运动、电流有效值等计算方面。在具体运用时,首先需明确划分出研究问题的各类属性特征,尽量排除干扰性的非本质特征,针对问题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此后调动已形成的知识储备来解决未知问题,从而准确而快速地获取答案。这种解题方式是高中阶段教育对象需掌握的实用性解题技能,其能够促使教育对象以等效的思维研究解题思路,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学科思维。
总之,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以上实践探索,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积极总结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旨在通过实践探索,为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