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设计
——以荀子《劝学》为例

2020-01-10 00:39刘卿序
课外语文 2020年25期
关键词:劝学喻体荀子

刘卿序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2)掌握课文出现的通假字,并掌握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3)理顺文章写作脉络,理解文章主旨内容,感悟作者表达的学习意义及态度。(4)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5)感悟文章的论说形式“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运用于议论文写作中。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

(1)课文的重点字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2)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文章中心思想归纳与理解。(3)比喻修辞的基本分类及例句。共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三、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基础教学课)

1.课文导入。以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导入课文。

2.题解:出于《荀子》及有关荀子的文学常识。全篇采用大量的事例与比喻,深入浅出阐明劝学要旨。巧妙地运用对偶、排比,词采丰富,语言精练,充分显示先秦哲理散文的特色。

3.作者简介。荀子:名况,《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荀卿”,古书亦称“孙卿”,战国赵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战国晚期。(1)生平事迹:一生周游列国,五十岁时曾经讲学于齐国稷下,三次担任“祭酒”(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担任举酒祭神的人);后至楚国,楚相春申君时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去职,家居兰陵,晚年著书讲学以终。李斯、韩非为其弟子。(2)文学成就:荀子为先秦晚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与孟子并为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之文,多有明确的主题及中心论点,议论严谨,架构完整,打破论语语录体及孟子、庄子对话体的形式,为文善用比喻、排比与骈偶,形成严密雄浑的风格;其赋篇共有五则短赋《礼》《知》《云》《蚕》《箴》,是最早的“以赋名篇”的作品。

4.课文初识。(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对预习时的生字进行标记。(2)让同学自主阅读课文,加强字音字形记忆,标出自己觉得重要及不理解的地方。

5.文章讲解。按段落进行讲解,先一句一句地翻译,再讲解单独字的意义,最后整段翻译。其中重点的字词有:青:靛青,一种染料。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輮:使……弯曲。虽:即使。就:动词,靠近,接近。挺:直。参:验,检查。省:省察。须臾:片刻。彰:明显,显著。假:借助,利用。致:达到。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通假字有:有:通“又”。暴:通“曝”,晒。知:通“智”,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

(二)第二课时(巩固拓展课)

1.字词预习。回顾上节课讲授的字音字形。

2.文章分析。(1)第一、二段:说明学习不可以停止,并强调后天的学习可以改变先天的本性。先言学之重要,再言学习内容,后言学的作用。在写作中可以借鉴这种手法。(2)第三段:说明学重于思,君子必“善假于学”。先揭主旨“学重于思”,后以“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五例,强调善假于物。(3)第四段:说明学习的方法贵在累积,有恒心与专心一致。累积是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及“不积跬步”;有恒心是以麒麟、驽马及雕刻为例;专心一致是以蚯蚓、螃蟹为例。

3.比喻的修辞。比喻是一种“借彼喻此”的修辞法,凡是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的事物中有类似之点,以“那”件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说明“这”件事物的,都叫“比喻”。比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明喻:主体+喻词(如、像)+喻体。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2)暗喻:主体+喻词(是、为)+喻体。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3)略喻:主体+喻体(喻词省略)。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4)借喻:喻体(主体、喻词省略)。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5)博喻:用两个以上的喻体,比喻一个主体。如:琼艘瑶缉,无涉川之用;金弧玉弦,无激乖之能。是以介洁而无政事者,非拨乱之器,儒雅而乏治略者,非翼亮之才。(葛洪《抱朴子》)

4.国学常识文化拓展。(1)九流十家。儒家:源于司徒之官即掌管教育,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孔子及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主张亲近仁民、爱有差等、正名定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忠恕,行仁政;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义”,主性善,尊王贱霸,民贵君轻;荀子的核心思想是“礼”,主性恶,化性起伪,尊君隆礼;在战国时期,与墨家并称为“显学”,孟子主张法“先生”即尧、舜,荀子主张法“后主”即文王、武王、周公。墨家:源于清庙之官即掌管祀典,代表人物是墨子,提倡兼爱(爱无差等)、非攻等;孟子驳斥墨子的“兼爱”主张是“无父”,称“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道家:源于史官及掌管典籍,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及杨朱;主张崇尚自然,清静无为,主张“清虚以自守,取法自然”;孟子驳斥杨朱“为己”的主张是“无君”。法家:源于理官及掌管刑法,其中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子集大成;法家的主张是尊君、法治、循名责实、赏罚分明,其中“法”指的是宪令著于官府,刑法必于民心;“术”指的是国君需有操纵臣下的技巧;“势”指的是国君需有威势。名家:源于礼官及掌管礼制,代表人物有公孙龙及惠施,重逻辑推理,讨论名实异同,开创了中国逻辑学的先驱。杂家:源于议官及掌管谏议,代表人物有吕不韦,其综合了各家所长,不具有原创思想,主张“兼儒墨,合名法”,代表作品有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及刘安的《淮南子》。农家:源于农稷之官及掌管农事,代表人物是许行,主张军民并耕。阴阳家:源于义和之官及掌管星历,代表人物是邹衍,主张顺时敬天,五德始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纵横家:源于行人之官及掌管朝聘,代表人物是苏秦和张仪,主张合纵连横游说天下,是策士游说之外交术。小说家:源于稗官及掌管野史,为十家,未入九流,代表作品有《山海经》《穆天子传》,内容来自街谈巷议,道听途说。(2)论学类作品比较。《劝学》选自《荀子》,作者是战国荀况;属于论说文的文体;内容要旨是劝勉学习,注重学习环境的影响,贵在持之以恒和专一,可代表古代儒家的教育思想;笔法为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是唐代韩愈;属于论说文的文体;内容要旨是因李蟠请学,说明从师问道的重要,以“师”为文眼;笔法为层层对比。《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宋代王安石;属于山水游记的文体;内容要旨是借游山为题,议论“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揭示人立身行道,要“有志”“有力”“有物相之”,更要“深思慎取”;笔法为先叙后议,兼容客观叙述与主观议论。《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宋代王安石;属于记叙文的文体;内容要旨是透视一个天才儿童因父亲“不使学”,以致沦为一般人的客观事实,强调学习的重要;笔法为先叙后议,叙事简洁,议论精确恰当。(3)成语补充。青出于蓝:本指学则才过其本性,后世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锲而不舍:原义为学必须不断累积,持之以恒。今日指任何事情的成败,视其有恒心毅力与否。

5.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整理重点字词,熟记国学拓展知识。(3)根据文章的议论结构仿写一篇文言议论文。

四、拓展练习

根据下文,回答问题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礼记·学记》)

(1)下列文句的叙述,符合本文意涵的有:A.“师逸而功倍”意谓老师怠惰,学生事半功倍。B.“从而庸之”意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功。C.“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谓先准备好工具,再修剪树枝。D.“相说以解”意谓老师说服学生,而后问题得到解决。

(2)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有:A.本文旨在说明为学的重要。B.全文以学生的立场,说明为学之道。C.文中从“学习”“发问”与“答问”,说明学习的方法。D.无论学生学问的高低,老师授予全部的学问给学生。

(3)根据文句含义,前后文句可合理相互阐发说明的是:A.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B.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C.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不愤不启,不排不发。D.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

猜你喜欢
劝学喻体荀子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对高中语文《劝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英语中的明